低空經濟發展報告(2025)發布-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05 06:23:18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低空經濟發展報告(2025)發布

字體:

  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上海低空經濟産業發展有限公司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低空經濟藍皮書:低空經濟發展報告(2025)》(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剖析了低空經濟發展的核心邏輯與實踐路徑,為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系統性指引。

  報告指出,隨着低空空域管制改革的穩步推進及智能製造、清潔可再生能源等技術的快速演進,低空經濟已成為新質生産力發展的關鍵實踐場域,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與産業升級中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報告深入剖析了新質生産力發展範式與低空經濟之間的重要&&,指出低空經濟作為融合航空航天、智能製造、新能源、大數據等多元技術的綜合性經濟形態,憑藉其智能化、綠色化、韌性化協同推進的發展特徵,正日益成為新質生産力的重要實踐載體。

  報告指出,低空經濟作為高科技含量的新質生産力的典型代表,技術創新成為決定其發展質量和速度的核心變量。針對技術成熟度滯後於場景需求、産業鏈協同不足的問題,需以場景為錨點,推動技術創新與産業生態深度融合。報告提出“技術攻堅—場景反哺—生態協同”的創新閉環,當前應加快核心技術“突圍式”突破,建立場景驅動的“逆向創新”機制,推動産業鏈“垂直整合+跨界融合”。

  第一,聚焦電池續航、智能飛控、低空通信等“卡脖子”領域,設立國家級技術攻關專項,採用“揭榜挂帥”機制,鼓勵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組建跨學科團隊,推動多領域融合創新。

  第二,建立“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用戶參與”的場景孵化&&,重點突破城市物流、應急救援、低空旅游等高頻場景。

  第三,推動“材料—整機—運營—服務”全鏈條協同,培育一批具備系統集成能力的龍頭企業。(記者 金輝)

【糾錯】 【責任編輯:冉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