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訪談 | 機器人“通小舞”是如何實現“絲滑跳舞”的?-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21 09:00:05
來源:新華網

新華訪談 | 機器人“通小舞”是如何實現“絲滑跳舞”的?

字體:

  8月16日,在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單機舞蹈項目中,來自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的“通小舞”斬獲金牌。它是如何實現“絲滑”跳舞的?機器人跳舞到底和打拳擊、跑馬拉松有什麼區別嗎?新華訪談專訪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BIGAI-Unitree戰隊成員,講述“通小舞”背後的舞動密碼。

  平衡性+美感 通小舞的“舞動密碼”

  靈動的舞姿與絲滑的扭動,“通小舞”在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單機舞蹈項目中,在街舞、查爾斯頓舞、太極幾種舞蹈中切換自如,那麼通小舞是如何實現“絲滑舞步”的呢?

  據通小舞戰隊——“BIGAI-Unitree”成員介紹,首先需要邀請專業的舞蹈老師錄入一段真人舞蹈視頻數據,通過一些方法將其轉化到它可以學習的數據上。通小舞通過在倣真器裏進行學習,結合自身的身體結構去不斷模仿,同時戰隊不斷打分給予它反饋,使其不斷提高舞蹈動作熟練度及絲滑度,最後部署到真機上呈現出這段舞蹈。

  與跑馬拉松、打拳擊不同,機器人跳舞需要同時兼顧柔順性、協調性和美感。“機器人跳舞既需要在審美上能夠帶來愉悅感覺,同時需要在舞蹈平衡點去進行一定的攻關,有一定的難度。”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具身機器人中心主任黃思遠説。

  通宵調試 “老父親”戰隊力求完美

  據了解,這支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BIGAI-Unitree”戰隊是由四位來自於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成員全程參與設計的。他們&&,通小舞就像自己的一個孩子,而戰隊成員就像它的“老父親”。

  從一開始什麼都不會,到慢慢學會技能,上賽場前熟練地掌握技能,到最後保證比賽的時候不會出現偏差,這四位“老父親”在最後幾天還在運動館通宵調試算法,最終有驚無險,使得通小舞圓滿結束了比賽。

  “有時候我們會因為一些跳舞上的動作細節而爭吵到凌晨一兩點。”戰隊成員李宇瀚、智佩淵提到爭吵只是為了讓通小舞在競技場上表現得更加完美。

  “它上場時候我們四個人心情特別緊張,因為我們不太清楚它到底能拿什麼成績,但是得展示出通小舞它最優秀的一面。”戰隊成員賈寶雄説。

  人形機器人加速進化 未來可期

  近年來,人形機器人技術和産業的快速發展引人關注,對於想要從事該行業的年輕人,“BIGAI-Unitree”戰隊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需要更早接觸硬體,去接觸機器人的每一個環節,從而更好地理解機器人,理解理論與實際測試、應用之間的差別。同時要讓機器人動起來,需要了解與機器人相關的多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

  戰隊成員&&,中國人形機器人技術已經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進來,共同推動中國人形機器人技術的進步與發展。

統籌:李曉雲 李由

記者:關心

編導:劉慶生

攝像:劉廈 陳傑 尹然

新華訪談製作

【糾錯】 【責任編輯:陳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