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第三季《早餐中國》開播 看完它無數人決定一定要早起
2020-11-04 07:04:53 來源: 中國新聞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天氣漸漸變冷,每天早上都免不了要和溫暖的被窩上演一出苦情大戲。

  但如果此時有一碗熱乎乎、香噴噴的早飯擺在附近,你願意火速起床嗎?

  最近,第三季《早餐中國》開播了,還是熟悉的配方:每集幾分鐘,拍一家有當地特色的早餐店。

  這部曾經號稱要拍攝100集的紀錄片,終于快要實現當初的願望,不過,又有觀眾表示不滿了:“只有100集怎麼行?我家樓下的美食還沒拍呢!”

點擊進入下一頁

來源:《早餐中國》微博。

  碳水配碳水,充實又味美

  俗話説,一日之計在于晨,一頓完美的早餐吃完,大半個早上的心情都是陽光明媚的。

  而一頓好早餐最重要的是什麼?

  能抗餓。

  于是,在全國各地的早餐桌上,你能看到一個又一個“碳水炸彈”:

  石子饃夾涼粉、驢肉火燒、豬扒包、牛肉小飯……碳水裹脂肪、碳水夾碳水、再配上一碗碳水,難怪有網友説,“中國人就是滿滿的碳水化合物本體”。

  先來看看這一碗熱氣騰騰的豬湯——

  燉熟的豬肝、豬心、豬肚、豬內臟在碗裏砌好,用熱湯預熱幾遍以後,加上蔥花和醋提味,再澆上乳白色的濃湯……提前用豬骨和豬肉慢燉好幾個小時的湯,是這一大鍋的精髓。

點擊進入下一頁

來源:《早餐中國》微博。

  有肉有湯,不來點主食怎麼行?老板獨家制作128層的千層燒餅烤得酥脆,掰碎加到碗裏,“一口葷一口素”,那叫一個滿足。

點擊進入下一頁

來源:《早餐中國》微博。

  而這誠意滿滿的一碗,只要5塊錢,還能免費續湯,每天限量500碗,來晚了可就沒了。

  再來看看另一鍋湯鮮味美的面——

  排骨、豬皮、魚頭、魚骨熬制3小時的高湯打底,配上膏黃肉滿的皮皮蝦、梭子蟹、炸馬鮫魚片、帶魚、小黃魚、紅蝦……食客可以自選粉面、搭配最想吃的海鮮。

點擊進入下一頁

來源:《早餐中國》微博。

  從小在海邊長大的老闆娘,最熟悉海鮮的好品相:梭子蟹反過來看,兩邊尖尖的頭都是黃顏色,膏全部到頭了,這蟹都是好的;皮皮蝦有膏的時候,尾巴後會有黃顏色;

  所以,她做的海鮮面也很有講究:煮的時候要先魚,後放皮皮蝦、梭子蟹,然後再放主食,最大程度地釋放每一種食材的美味。

點擊進入下一頁

來源:《早餐中國》微博。

  海裏的海鮮看完,緊接著是和“天上龍肉”對應的“地下驢肉”——

  你可能沒去過河間,但一定聽説河間驢肉火燒。在這家父子店裏,父親做肉,兒子做火燒,外酥裏嫩的火燒每天要現做,還要每一層都薄如紙、能透光,甚至薄到能用火點著。

  把用老湯熬煮很久的驢肉、燜子、板腸子切好,再放上一點青椒,加進剛烤好的火燒裏……不少人專門開車一個多小時,就為吃上一口香脆。

  同樣是主食夾肉,安徽亳州的牛肉饃看上去似乎更“結實”——

  紅薯粉絲煮熟切絲,新鮮的牛肉調成餡料,做成有四皮三餡的牛肉饃:“外面一皮,底下一皮,中間兩皮,三層餡子”。

點擊進入下一頁

來源:《早餐中國》微博。

  跟其他地方的饃不一樣,亳州牛肉饃是用油煎出來的,一大張圓餅放在平底鍋裏,反覆翻面炕上四十分鐘,才能成就脂香、脆爽的口感,配上一碗甜嘛糊或者鹹嘛糊,真正頂飽。

  雖然每一個正在減肥中的人都會談“碳水”色變,但實在架不住,碳水化合物是真香!

  中國早餐,100集打不住

  去年《早餐中國》剛開播的時候,它曾説要拍到100集再收官,一位網友説不可能,後來,被更多的網友用全國各地的美食圖懟了回去。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不同地域的氣候與民俗,成就了不同的早餐文化。

  光是早餐桌上最常見的豆腐腦,人們就能做出甜、鹹、香、辣等等不同的花樣。

  在盛産大豆的黑龍江,你可以用2、3、5元在哈爾濱市場吃到爽滑鮮嫩的豆腐腦:

  早起現摘的蘑菇,加上野生榛蘑和黑木耳調味,這是僅售2元的清湯榛蘑鹵;撕成細條的雞絲放進有有鮮蘑丁的高湯,就變成了雞湯鹵。

點擊進入下一頁

來源:《早餐中國》微博。

  而5塊錢的牛骨棒湯鹵,則是用牛骨熬出的白湯打底,吃一口能還能吃到牛肉薄片和枸杞。

  到了陜西,豆腐就得和當地人最愛的饃聯繫起來,比如渭南人的經典早餐豆腐泡。這裏的豆腐是比豆腐腦略硬的軟豆腐,饃是文火烙就的麥面餅,配以油潑辣子、香椿等秘制調料。

  你可以選擇兩種吃法,比如先把饃掰成小塊,蓋上熱騰騰的豆腐和調料汁,松軟入味,呼哧呼哧就能下肚;

  或者直接舀豆腐,就著香椿夾饃一起吃,麻辣鮮香配上麥香,一口下去味道更過癮。

  據了解,這季紀錄片的時長,從5-6分鐘增加到了8-9分鐘。一些觀眾説,自己經歷了這樣的心路歷程:從“這個好吃!那個也很好吃”,到“這些店主都起得很早啊,他們晚上幾點睡覺的”?再到“賣早餐真不是一件容易事兒”。

  淩晨1點,灌腸店的店主已經洗漱起床,開始制作筲灌腸,為趕上5點的第一波營業;

  驢肉火燒店家的兒子,長年站在幾平米的格子間揉面、做火燒,已經把木地板磨薄了;

  豬湯店的老板説,自己最初每天只能賣出十幾碗,哪怕不掙錢也在繼續,才和妻子有了現在的小家。

  他們當中,有六七十歲的老夫妻,也有剛接過事業的年輕人,有的為了家人回到故鄉,有的從大生意失敗後重來……簡單的一份早餐,是支撐起一個家庭的全部。談起生活的道理,他們也總是很簡單直接:

  “只要自己做到最好,日子就差不到哪去。”

  是早餐,也是鄉愁

  導演王聖志曾説,真正能從美食類紀錄片中脫穎而出的,是那些旁人容易忽略的細節,那些通過一點一滴的微妙鏡頭傳遞的人情。

  片子裏的早餐店,都是在當地有些年頭的店鋪,店主和周圍的食客都見證了彼此的變化。

  比起擺盤精致的宴席,家門口的小攤、熟悉的鄉音、便宜的價格,早餐似乎更能代表人們對故鄉的眷戀。

  如今,《早餐中國》前兩季已經拍攝了70集,第三季也已經播出了十幾集,眼看著100集的目標馬上要實現了,還有很多網友留言提意見,希望它們到自己的家鄉來拍。

  人在異鄉,胃在故鄉。在外漂泊的遊子最想念的,除了家裏的飯菜,一定還有從小吃到大的早餐攤,回家以後,滿足的一碗飯下肚,身體和心靈才算是真正著陸。

  于是,很多人看完它以後決定,明天一定要早起。“只要早起,就能找到故鄉。”

  所以,你想好明天早上吃什麼了嗎?你最最最想念的一道早餐是?(任思雨)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載入更多
天山腳下稻花香
天山腳下稻花香
金秋菊花香
金秋菊花香
秋日海岸
秋日海岸
秋日海上魔鬼城
秋日海上魔鬼城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669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