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春華秋實 不負耕耘——湖北“特殊之年”書寫“金秋答卷”

2020年09月22日 19:28:09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武漢9月22日電 題:春華秋實 不負耕耘——湖北“特殊之年”書寫“金秋答卷”

  新華社記者侯文坤

  春華秋實,收獲不負耕耘苦。經歷疫情、汛情“雙考”,湖北攻堅克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抗洪救災與農業生産,努力降低疫情汛情影響,穩住了農業“基本盤”,“三農”形勢總體向好。

  極不容易的“金秋答卷”

  “畝産800斤,個大飽滿、色澤鮮艷,價格每斤比去年高兩塊錢,好賣!”辣椒紅了,李同寶笑了。

  秋分時節,走進鄂西北的一處朝天椒種植基地,一簇簇紅彤彤的辣椒挂滿枝頭。放眼望去,藍天白雲下一個個揮汗如雨的身影和一片片火紅的辣椒地構成一幅多彩的豐收畫卷。

  李同寶是湖北省南漳縣武安鎮黃家寨村朝天椒種植基地負責人。“2月份開始種植時趕上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本以為今年的投入要打水漂了。”他説,地方政府及時引導農戶錯峰下地、分散勞作,協調農資部門推出微信預約、送貨到府、貨到付款等惠民措施,確保了防疫和農業生産兩不誤。

  “今年是極不容易的一年。”湖北省農業農村廳廳長肖伏清説,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重創湖北農業。疫情稍緩,梅雨季和多輪強降雨又給農業帶來嚴重的二次衝擊。

  雖歷磨難,但湖北逆風向上:夏糧總産94.39億斤,同比增3.2%;生豬存欄量達到2081.4萬頭,實現8個月連續回升;上半年農産品出口9.76億美元,同比增長17.8%……

  秋糧是湖北糧食生産的“大頭”。監利市紅城鄉的稻田裏,秋風驟起,沉甸甸的稻穗蕩漾開來。“不到一個月就可以開收了,翻秋補種的不比正季中稻産量差,畝産預計1200斤左右。”監利嘉潤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永智掐了一把稻穗兒説。

  春種秋收本是農事規律,可他深知今年的收成有多難。

  “洪澇導致不少農田絕收,政府組織搶種補種。我們合作社臨時搶育秧苗9萬多盤,幫助農戶補栽2900多畝。”楊永智的合作社後續還跟進服務,做好田間管理指導,穩住了産量。

  非常之年的非常應對

  春耕遇疫情,農業生産一度舉步維艱。

  湖北戰“疫”不誤農時,適度調整水稻種植計劃,圍繞疫情防控、春耕春管、農産品銷售等,線上線下同步指導服務,從2月中下旬開始,迅速組織無疫情村開展春季農業生産和田間管理。至5月初,全省早稻、玉米、大豆等春季作物基本恢復到常年水準;3174萬畝小麥、油菜等田間管理,做到了應防盡防、應治盡治。

  無人機飛防、線上採購農資、遠端視頻指導等“零接觸”的新式農耕不誤防疫不誤農時。

  “棗陽九成以上的農戶都可以打個電話或發條微信就把農機服務迎到府,真是方便多了。”棗陽市七方鎮種糧大戶阮聯平感嘆道,疫情推動了更多農戶去選擇社會化的農業服務,夏收時合作社租了6臺收割機,一天就收完400畝小麥。而在以往,這些活兒至少要40人幹上10多天。

  硬仗,一場接著一場。

  夏忙遭洪澇,不少農田被淹。

  湖北農業農村部門強化協作,加強研判預警,以“謀”防災;加強科學指導服務,以“技”減災;加強統籌協調,以“行”救災,及時補種改種,全力以赴降損失、穩面積、保産量。

  4000多名農業專家下沉災區指導抗災救災,梅雨期間搶時完成農作物改種230多萬畝,荊州、黃岡等重災區基本實現應改盡改。

  “人到,技術到。人到不了,技術也要到,不能耽誤農業生産恢復。”54歲的湖北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遊艾青今年趕了回時髦——錄制農技網課,拍攝短視頻,手機線上答疑。一批批專家深入田間地頭,一次次技術指導從“雲端”推送,幫助農戶盡量降低損失,加快推進災後農業生産恢復。

  重振重建中育新機

  “每周鮮藕訂單40多噸,直供東南亞等國外市場。還有不同口味的熟食,一天的銷量也有10噸左右。”武漢市金水祺良農副産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吳祺説,今年蓮藕減産不少,本以為企業要活不下去了,但價格上揚,加上通過深加工延伸産業鏈條,營收基本與去年持平。

  蓮藕是湖北重要的特色農産品,眼下正是上市的季節。吳祺經歷了蓮藕畝産從一兩千斤到四五千斤的跨越,也見證了從兩三角錢一斤鮮藕到一元錢一小袋蓮藕熟食的增值。“這些‘邊角料’也有用,可以加工成藕粉。”他拿起幾節被掰掉的藕頭説。

  豐收不限于豐産,更有品質和效益的提升。湖北將應急與謀遠結合,整合資本、資源,延伸産業鏈條,提升附加值,正著力讓農産品從“種得好養得好”轉向“賣得好”。

  主營茶葉的美靈寶現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受疫情影響,年前的訂單不少無法履行。在政府部門及時指導和服務下,公司積極加大研發投入,加強産品創新,研發了功能性茶飲,成功與韓國等7個國家的代理商簽訂銷售合同,預計今年出口訂單有望突破1億元。

  “我們穩住了農業‘基本盤’,也看到了短板。”肖伏清坦言,讓他體會比較深的是農業信息化建設、品牌建設、冷鏈物流體係建設、精深加工産業發展的滯後。以問題為導向,湖北正努力把疫情帶來的損失轉化為提高“三農”工作的動能,積極依靠科技支撐、釋放改革活力,持續推進農業農村高品質發展。

【糾錯】 [責任編輯: 尹世傑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661126527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