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打卡”美麗鄉村 望山看水憶鄉愁
2019-09-04 09:29:1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合肥9月4日電 題:“打卡”美麗鄉村 望山看水憶鄉愁

  新華社記者王菲

  一條條鄉間小路整潔通暢,一座座農家小院瓜果飄香,碧水青山間白鷺上下翻飛......初秋時節,記者跟隨農業農村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走進美麗村莊”記者行活動,在安徽滁州天長市、馬鞍山市當涂縣等地的農村採訪發現,通過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綠化硬化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措施,不但實現了生態宜居村莊美,更推動了一場鄉村生産、生活方式的變革,“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釋放出鄉村振興新動能。

  對于天長新街鎮李坡村67歲的村民戴芝金來説,現在每天將自家的垃圾分類後放在家門口的專用垃圾桶裏,再等村裏的環衛人員到府回收,已經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生活習慣。在村裏看到地上的垃圾,戴芝金也會拾起來按類別放到不同的垃圾桶。

  “以前垃圾遍地蒼蠅蚊子到處飛,這幾年搞環境治理,改水改廁,村裏環境衛生比城裏也不差!去年村裏又開始實行垃圾分類回收,剩飯剩菜這些生活垃圾集中處理,變成有機肥,用來種菜栽花,又幹凈又好!”提起村裏的變化,老人一臉的自豪。

  村裏幹部告訴記者,通過市場化運作把垃圾清運委託給保潔公司,每天有專門人員兩次到府收取垃圾,村民也逐漸養成了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在李坡村生態資源化處理中心,記者看到,一名工作人員通過電腦自動控制,集中的餐廚垃圾通過自動脫水、發酵、幹燥、除味等環節,變成了幹燥疏松的有機肥料,整個過程在密閉的箱體內進行,幾乎聞不到異味。

  黨員幹部帶頭幹,改水改廁、清理垃圾、栽花種樹、綠化亮化......李坡村是安徽省全面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一個縮影。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原則,安徽省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已達到67%,美麗鄉村省級中心村已建和在建各類生活污水處理設施4997座,完成改廁228萬戶。

  積分獎勵、生態家庭評比、組建村志願者服務隊......形式多樣的鄉風文明創建活動,營造起“人人參與、戶戶爭先”共建美麗鄉村的氛圍。

  “村莊環境靠大家,我參加了村裏志願隊,有一分力發一分光。村子越建越好,日子越來越舒暢!”71歲的當涂縣西河村村民吳少貴説。

  在古色古香的天長市汊澗鎮長山村村史館裏,上百件古陶器安靜地陳列在展廳中,向遊客訴説長山村千年的文化鄉愁。

  汊澗鎮黨委書記説,長山村村民積極參與村莊的規劃建設,大夥都説村裏環境好了不能缺了文化。村史館裏的很多“寶貝”,都是村民自發捐獻出來的。

  村容村貌變美了,美麗鄉村帶動休閒農業發展,村民創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勁頭更足了。

  地處大山深處的當涂縣桃花村“一山四水五分田”,當地依托李白文化資源和大青山的生態資源,打造鄉村旅遊+李白文化+山林生態的美麗鄉村示范區。

  從桃花村的“山閒山舍”民宿茶室的露臺抬眼望去,大青山山巒疊翠,爭奇競秀,一座座徽派小樓掩映在茂林修竹之間,新修的山路如一道黑色的綢帶隨著山勢起伏,傳説唐代詩人李白晚年就終老于此。

  村黨委書記韋平平告訴記者,以前的桃花村只有一條很窄的石子路進出,是出了名的窮鄉僻壤。最近幾年政府投資修了瀝青路,村裏統一規劃進行亮化美化,發展旅遊業和水蜜桃、板栗、藍莓、香梨等特色經果林産業,現在全村40%以上的農民開起了農家樂和民宿。

  桃花村黨委牽頭成立青山人家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美麗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2018年桃花村集體經濟收入69萬元,實現富民強村。

  “在山裏每天早起聽鳥叫,能感受到各種不同種類的鳥越來越多。”“山閒山舍”民宿主人夏敬業説,對築巢環境最挑剔的白鷺,更是把這裏當作繁育下一代的“樂巢”,每年5月到7月繁殖期間,飛來的白鷺成千上萬。還有多年未見的野羊也開始在山中出沒。

  “環境好了,路通暢了,來桃花村自駕遊的遊客越來越多。”夏敬業説,現在民宿每年的純收入有十七八萬元,他和老伴天天就琢磨怎麼把院裏院外弄得美美的,讓客人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再來。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天空之眼瞰呼倫貝爾
天空之眼瞰呼倫貝爾
高山“微小學”的開學第一天
高山“微小學”的開學第一天
“定遠艦”沉艦遺址在威海發現
“定遠艦”沉艦遺址在威海發現
旅德大熊貓“夢夢”産下雙胞胎
旅德大熊貓“夢夢”産下雙胞胎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4958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