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産糧第一大省春耕新圖景
2019-03-24 11:31:05 來源: 《瞭望》新聞周刊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目前,黑龍江農業綜合機械化率達96.8%,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6.5%,全國領先

  隨著糧食市場化改革,農民“找市場”的意識越來越強,以銷定産抓春耕,成為越來越多農民的新選擇

  很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正由原來的單一生産型向生産經營復合型,甚至純粹的經營型轉變

  萬物復蘇的春天,我國産糧第一大省黑龍江,到處是春耕備耕的熱鬧景象。《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發現,黑土地上,描摹著我國農業現代化春耕新圖景:從傳統的“鎬鋤鐮犁”到衛星定位的大馬力農機,從上“大肥”注重增産量到“三減”追求綠色品質,從坐等國庫收糧到主動找市場,從單一種植到産加銷實現三産融合,黑龍江春耕的這四大變化,凸顯了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成效,“中國飯碗”端得更牢了。

  從“鎬鋤鐮犁”到衛星定位大農機

在黑龍江省虎林市金健農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院落裏,合作社理事長李文勝正在檢修大型農機。一些農機僅輪胎就比一個成年人還高。

  登上一臺拖拉機,駕駛室內各種按鈕、拉桿讓人眼花繚亂。李文勝一邊演示衛星定位功能,一邊介紹:“這個螢幕可以顯示拖拉機的具體位置,比如我們要求播種間隔18釐米,那前後絕對差不了。”

  採訪中,李文勝還誇起合作社近年購進的一臺自動噴灑農藥無人機。“以前打藥得雇四五個人,現在一個人在地頭拿手柄控制就行,沒藥了無人機還能自動返航。”

  在遜克縣豐禾現代農機合作社的院落裏,停放著2臺安裝衛星定位和自動導航係統的播種機。合作社理事長侯寶柱説,這些大型農機集合了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播種機械科技,能夠一次性完成播種、覆土等作業,播行筆直、覆土均勻,每小時播種面積達60畝,還可以實現無人駕駛作業。

  科技的力量正改變傳統的備春耕方式。過去水稻催芽,農民都是在自家屋內用塑膠布、棉被捂住種子,費心勞神,且出苗慢、出苗率低。而在雞西市雞東縣金達萊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長李永男領著記者參觀其水稻智能程式控制催芽車間:“每個箱體內有多個感溫探頭,探頭採集的數據傳輸到電腦上。工作人員在電腦上就能控制箱體溫度,實現恒溫。”

  近年來,黑龍江不斷完善現代農業生産體係,向機械化、科技化要産能。目前,黑龍江農業綜合機械化率達96.8%,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6.5%,全國領先。

  從“大肥”重産量到“三減”追品質

  春寒料峭,但黑河市嫩江縣嘉田種植專業合作社,已是一片繁忙景象。在該合作社的一個地塊裏,一輛施肥機正在增施有機肥,不遠處漚制的農家肥堆成了小山。嘉田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田鳳彬拿出一本綠色農業發展生産檔案給記者看。減化肥量、施有機肥量、用的什麼農藥……每項都記得清清楚楚。

  “鄉裏的農技推廣幹部不定期來檢查這份檔案。”田鳳彬説,合作社種的小麥、大豆上農家肥,減少了化肥量,在農藥使用上也完全按照綠色食品生産標準,絕不超標。

  在黑河市孫吳縣樺林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長吳德顯正在檢修大型噴藥機。“和以前噴藥技術不同,現在採用的是播後苗前封閉除草技術,噴液量、除草劑藥量實現了兩降低。”吳德顯説,合作社的6萬畝地,實現了綠色標準種植,每公頃化肥使用量減少200多斤。

  記者從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黑龍江省正大力實施減化肥、減農藥、減除草劑的“三減”行動。今年該省將開展有機肥提質增效試點示范,全省有機肥施用量將達到1800萬噸;完善病蟲害線上監測預警係統,使全省綠色防控措施覆蓋率達到45%以上;實施地膜、農藥廢棄包裝物等回收利用,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處置率將達50%。黑龍江省在去年“三減”高標準示范面積3500萬畝基礎上,今年再增加500萬畝。

  從坐等國庫收到主動找市場

  農民的市場觀念也正在發生變化:過去盯産量,坐等國庫收購,現在盯市場。春耕生産前簽訂單,根據訂單發展優質、高效農業,成為不少農民的新選擇。

  “以前種地,我們種啥人家吃啥;現在種地,人家愛吃啥我們種啥。”慶安縣久勝鎮久陽村村委會主任孫廣説,以前種“大路貨”,不愁賣,有國家糧庫收購。現在不同了,市場倒逼他們種有需求的品種。

  不久前,孫廣帶領村民和黑龍江東禾農業集團簽訂水稻收購協議。

  “有了收購協議,這下備春耕,我們也放心了。”村民李武説,按照企業要求,購買了稻花香、“龍稻18”等優質水稻品種。去年李武種了150畝水稻,畝産達1000斤,銷售價每斤1.8元,比當地市場價每斤高出1毛多。今年,李武準備把規模擴大到300畝。

  近兩年,國家下調水稻最低收購價,越來越多的農民直接面向市場。“以前我們只知道種地,哪想過行銷的事?”富錦市東北水田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春説,通過與企業合作,現在合作社生産的大米成了“網紅”産品。在一家電商平臺上,月銷售量顯示為近16000份。

  記者從黑龍江省糧食局了解到,截至2月末,黑龍江省水稻市場化收購達53%,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首次超過政策性收購。黑河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任立華、慶安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孫合江等基層幹部表示,隨著糧食市場化改革,農民“找市場”的意識越來越強,以銷定産抓春耕,成為越來越多東北農民的新選擇。

  從單一種植到産加銷三産融合

  忙備春耕的同時,也在忙加工。在嫩江縣寶全種植專業合作社院落裏,麵粉加工車間機器轟鳴。“每年我們都會種小麥,以前賣原糧,價格不穩定。去年建了麵粉加工廠,不僅將自己産的小麥加工成麵粉,還為6個合作社提供代加工。”合作社理事長常寶全説,所産的“龍麥香”牌高筋麵粉銷往大連,受到市場歡迎,經濟效益大幅提升。

  以往只考慮種和收的農民,如今越來越懂得“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道理。

  富錦市錦山鎮同軍谷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秦同軍介紹,近年來,合作社按照産加銷一體化發展思路,延伸産業鏈條,發展農産品加工與銷售,變種植型合作社為綜合型經濟體。

  目前,該合作社利用自産糯米生産糯米酒,利用自産優質高油大豆加工笨榨非轉基因大豆油,利用大棚二次利用種植的黑豆生産笨榨黑豆油,同時開發了30多種産品以及精致小米、精品雜糧、精品小麥粉、幹馬鈴薯片、幹豆角絲等係列農副産品。

  3月7日,黑龍江省孫吳縣樺林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吳德顯正在檢修大型噴藥機 王建攝/本刊

  “以前我們只管悶頭種地,現在也開始出去跑市場。”秦同軍介紹,僅去年,他就參加各級各類農博會、農展會、農産品展銷推介活動10余次,足跡到了北京、哈爾濱、深圳、杭州等多個城市。去年銷售精品包裝鴨稻香米4.7萬余盒,銷售額達285.2萬元,實現凈利潤118.8萬元。

  一些基層農業幹部表示,當前,黑龍江省很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市場觀念、品牌意識、闖市場能力在逐步提升,正由原來的單一生産型向生産經營復合型,甚至純粹的經營型轉變,農業也正由一産向一二三産融合發展。

+1
【糾錯】 責任編輯: 成嵐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合肥:安全教育進校園
合肥:安全教育進校園
舞劇《昭君出塞》在紐約上演
舞劇《昭君出塞》在紐約上演
“桃花故裏”賞桃花
“桃花故裏”賞桃花
“巴基斯坦日”閱兵彩排
“巴基斯坦日”閱兵彩排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51112427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