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艇員們寫了遺書拍了遺像,中國核潛艇如何衝破90個晝夜極限
2018-08-15 09:49:42 來源: 中國新聞周刊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原標題 水下90天:中國核潛艇的極限長航

  403艇6名艇部幹部出航前在港口合影。前排左起:常保林(政委)、孫建國(艇長)、劉毅(見習艇長);後排左起:李敏信(副政委)、程文兆(副艇長)、蔣松才(副艇長)。圖/受訪者提供

  1985年12月19日,一級戰鬥警報聲大作。因故障頻頻,長航試驗中的中國海軍核動力魚雷潛艇403號從水下浮起。

  政委常保林隨艇長孫建國登上艦橋,這是封艙25天以來第一次重見天日,反而嗅到一股難聞的腥味。他們的心情非常沉重,覺得即將在海軍史上寫下失敗的一頁。

  此時才航行了30來天,離海軍下達的長航第一目標70晝夜相去甚遠,更別説打破美國“海神”號核潛艇1960年創下的連續航行83天又10小時的紀錄,像中國女排一樣爭塊金牌了。

  距離向全體艇員宣布返航決定只有十幾個小時了。常保林向《中國新聞周刊》回憶,當時他想不出該如何宣布長航失敗這個消息。

  他走出政委室,去找主機軍士長劉忠文。劉忠文判斷,事故原因還是主冷凝器破損污染了凝水,潛艇只隔離了左舷通道,應該再試一試右舷。常保林找到孫建國説:“我們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一定要試試另一舷,實在不行我們也沒有什麼遺憾了。”

  這一堅持,峰回路轉。

  403艇繼續航行,奔向當時的人類極限。

  備航

  1984年,核潛艇部隊被下達“0990”試驗任務。“0990”試驗任務即最大自給力考核,也即“長航”。

  中國核潛艇設計理論數據是連續航行90晝夜,但能不能達到設計指標需要經實踐考驗。“0990”試驗與首次南極科考一樣,成為國家級的試驗任務。

  經中央軍委和海軍批準,決定由403魚雷核潛艇11艇員隊執行任務。

  中國第一艘核潛艇(舷號401)1974年交付海軍後,北海艦隊潛艇一支隊組建。攻擊型核潛艇402、403、彈道導彈核潛艇406也相繼下水,裝備部隊。1984年,潛艇一支隊番號改為海軍青島潛艇基地。

  核潛艇部隊此前已經進行過幾次三十多個晝夜的航行訓練,但畢竟與90晝夜不在一個量級。北海艦隊因此成立了長航準備組。

  11艇員隊是中國核潛艇部隊的第一支艇員隊。1984年底,艇員隊領導班子做出調整,政委侯德善年齡偏大,不宜執行長航任務,406彈道導彈核潛艇政委常保林被任命為政委。

  至此,11艇員隊領導班子配齊。艇長孫建國,政委常保林,見習艇長劉毅,副艇長程文兆、蔣松才,副政委李敏信。艇長孫建國著重抓訓練和物資準備,政委常保林負責人員情況、長航教育和思想發動。

  到任後,常保林首先熟悉全艇的一百四五十名艇員,不到一周就把花名冊全背了下來,把每個人的基本情況、態度和專業能力全部摸清。

  當時艇員最擔心的問題主要是長航的危險性和對身體的危害性。90晝夜的航行出惡性事故的幾率非常大,超劑量的輻射、有害氣體和上百分貝的噪音對人體傷害極大。

  對于參加長航會有什麼政治待遇和經濟待遇,大家認為,起碼不會低于南極科考。潛艇領導一邊向戰士們灌輸“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雷鋒事跡”,一邊費盡心力向艦隊、海軍為大家爭取待遇。他們逢會就反映,還寫了書面報告。

  潛艇領導對大家説,參試者通過長航,幹部可能得到提拔重用,很多人會成為核潛艇部隊的領導幹部乃至艦隊、海軍領導幹部的接班人;志願兵可轉幹,為家屬隨軍創造條件;戰士、老兵可以轉為志願兵,符合條件的戰士,可照顧報考院校;要求入黨的艇員可以在長航中火線入黨,或分期分批入黨。所有參試者都將載入海軍史冊,立功受獎;所冒的生命危險和所受的身體損傷,上級部門會給予一定的物質補償。

  為了打消艇員的疑慮,常保林還請勤務部門長林有來講了輻射劑量課、營養課、海上保健課。

  係統教育之後,艇員們上交了一百多份決心書和建議,39名老戰士自願超期服役,70名團員遞交了入黨申請書,21名幹部推遲休假,還有人推遲了婚期。

  第一次檢驗性航行,計劃出海7天,可是不到4天就因一回路故障被迫返航,對艇員的信心打擊很大。返航後排查了故障,第二次檢驗性航行就比較順利。

  救生協調訓練分為換乘協同訓練和與直升機的協同訓練。長航中如果發生特殊情況,艇上出現危急病號或傷員無法處理,就需要換乘運到陸地治療,或將急需備品備件通過補給船運過來。

  蘇聯和美國的核潛艇長航資料顯示,隨著航行時間的延續,艦員的身體會每況愈下。程文兆與勤務部門長林有來、軍醫孫湖山等人採購了最好的副食,海軍還派了食品研究所的營養師隨艇參加長航。

  長航食品主要是各種罐頭,有橘子、菠蘿、梨三種水果罐頭,小黃瓜、窩苣、胡蘿蔔等幾種蔬菜罐頭,艇員每人每天一斤。水果罐頭可以調節口味,很受歡迎。胡蘿蔔罐頭口味不好,少有人愛吃。鳳尾魚罐頭最受歡迎。主食是鐵桶包裝的甜鹹餅幹和烤饅頭幹。雖然攜帶了很多遠航食品,但主要是靠廚師做飯,主食主要是大米和麵條,副食有豬肉、魚、大蝦、 雞蛋等。冷藏室容積有限,新鮮蔬菜較少,帶的大部分是已失去原味的脫水蔬菜。艇上凡是有空地,都堆滿了一袋袋大米。

  基地還為艇員特制了快幹透氣的尼龍綢外罩、長航服、呢料船形帽、刺繡臂章。

  航海計劃由基地司令部的航海業務長任德寶制定,航行路線、航行區域、轉向地點等都在海圖上畫好,再向上級匯報。

  長航的具體計劃是絕密的,僅限司令部和潛艇高層領導知情,具體出航時間是在臨近出航時才通知,此前只下達航行目標,很多行動都是出海後才傳達。

  出航前,參試人員做了極為仔細的體檢,並做了記錄。

  參試人員共計125人,其中艇員110人,機關和隨艇出海的領導9人,海軍艦隊機關3人,軍代表1人,海軍食品研究所2人。成立了海上臨時黨委,由基地副司令員楊璽、政治部主任孫承勤、副參謀長楊金奎、艇長孫建國和政委常保林5人組成,楊璽為書記。

  這項試驗一是考核潛艇,二是考核艇員。航海長張其光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和大部分艇員一樣,感到心裏很沒底。

  出航前,艇員們都立了軍令狀。很多艇員寫了遺書,幾乎每人都在港口拍了一張照片,在很多人看來,這很可能就是自己的遺像。

  出海

  1985年11月20日,天氣晴朗,青島栲栳島清風習習,海鷗嘶鳴。10點整,403艇松開最後一根纜繩,駛離碼頭,進入航道。

  每天早上,五指-1崗位(機電長值更崗位)會拉響蜂鳴器,廣播:“艇員起床!”照例傳出常保林的聲音:“同志們,早上好!今天是×月×日,出航第×天,封艙第×天,我們離完成任務90晝夜還有×天,我們在水下長徵的徵途上又邁出了一步!”

  核潛艇水下航行時,不同艙室溫差極大,溫度最高的有35℃,溫度最低的要穿棉工作服。二艙上層是潛艇的指揮中樞,二艙中層是生活艙。艇長室、政委室都設在二艙上層。

  艇上實行嚴格的一日生活制度,程文兆分管行政管理。

  33歲的機電長金國祥是艇上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為長航推遲了婚期,也因為承受了輻射劑量推遲了要孩子。高溫高輻射的反應堆艙出現故障時,他經常帶頭往裏衝。

航海業務長任德寶觀測航道障礙物。圖/受訪者提供

  由于航行位置包括很遠的公海海域,基地岸上指揮部(簡稱“岸指”)有時會直接向指揮組發出絕密電訊,下達任務。為了防止計劃被泄露,岸指有一次還下令潛艇臨時修改了航路。

  出航後不久,海上刮起了八級大風,陣風九至十級。幾千噸重的核潛艇在大海中像一葉扁舟漂搖。巨浪像子彈一樣打在外壁和舷窗上,北風呼嘯聲、艦體震動聲、反應堆轟鳴聲交織。潛艇橫搖20多度,上下起伏達數米。

  絕大多數艇員都吐了,抱著臟物桶嘔吐,甚至吐出黃水和血絲。休更人員躺在晃來晃去的床上無法入睡,有人甚至把自己綁在床上。核反應爐控制屏前的幾個艇員一邊緊盯著讓人眼花繚亂的儀表盤,一邊不時把嘔吐物收進罐頭盒裏。

  常保林和副政委李敏信一整夜不斷到各艙室查看。政工幹部極少有人暈船,常保林認為可能與職業有關,因為他們倒下就無法做人的思想工作了。

  次日上午,潛艇潛入水下航行,變得非常平靜,艇員們終于睡了個好覺。

  出航第6天,海上臨時黨委召開會議,決定提前進行封艙試驗。封艙試驗,即潛艇下潛後,在與大氣隔絕的情況下水下航行。

  海軍下達的任務是20晝夜。封艙前的動員大會上,孫建國和常保林表示,如果條件允許,爭取突破,越長越好。

  12月10日,出航21天、封艙16天後,潛艇順利進入計劃海域,試航進入第二階段。

  艇員開始出現疲勞,機械隱患也開始增多,反應堆運作産生的放射性塵埃濃度也在逐漸增加。

  成千套機械運轉産生的廢氣、艇體的油漆揮發、一百多人的呼吸和新陳代謝、做飯的油煙等,核潛艇內的有害氣體有上百種,能定量監測出來的就多達80來種。長期與大氣隔絕,艙室的有害氣體越來越多。

  20晝夜過後,楊璽召開會議,研究上浮時間。會上,有人認為既然海軍下達的任務已完成,應結束試驗,最後決定:爭取完成29晝夜、30個天文日。

  封艙第22天時,艙內的放射性塵埃劑量已超出正常大氣幾十倍。部分艇員開始出現血壓不穩、心律不齊、視力下降、牙齒出血、疲倦乏力、失眠等不良反應,高噪音也使人煩躁不安。

  第一個月精神心理壓力最大,最為難熬。不見天日的水下生活會讓人一覺醒來陷入茫然,遲鈍麻木,分不清是早是晚,眼前沒有24小時制天文鐘的時候,就想想上一頓飯吃的什麼來判斷。

  每天早上,人人都搶著去撕指揮艙的月份牌,渴望一天快點過去。副艇長蔣松才在日歷上寫了一句話:“你撕不如我撕,一天只能撕一張。”有人對了下聯:“我快不如你快,一天還是一樣快。”橫批:“度日如年。”

  “一旦超出了人體的生理極限,再堅定的立場和意志也扛不住。”航海業務長任德寶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當時快40歲的他代表基地機關參加長航,他要求自己保持積極良好的形象。即便如此,長期生活在一個封閉的鐵罐裏,他也會在某一刻突然腦子一片空白,甚至閃過恐懼。他覺得潛艇內外分明是兩個世界,甚至開始疑惑,難道就這樣了嗎?藍天綠樹永遠都看不見了嗎?

  苦中作樂

  機械可以修理,人員只能苦中作樂。

  一艙是魚雷艙,也是“電影院”和“舞廳”。魚雷架上支起了床鋪板,可以用來跳舞,每天晚飯後和放電影前,年輕的戰士們都會來這裏跳迪斯可。

  組織科幹事李成權和魚電班長張選東會用一臺日本錄影機錄下每天發生的典型事跡和好人好事,有時還會做一些專訪,剪輯好後每晚播放,被稱為“長航的《新聞聯播》”。每晚7點,在慣性導航室的閉路電視上播放。

  之後,會放映錄影。艇上準備了很多錄影帶,三十多集的香港電視劇《武則天》,任德寶看了三遍。一艙後壁的小型銀幕上,還可以用電影放映機放《上甘嶺》《英雄兒女》《地道戰》等電影。

  《海上快報》被大家戲稱為長航的《人民日報》,每天一期一版,由艇員們在業余時間人工排版、刻版、油印、分發。長航期間一共編了百余份,油印了3000多份。

  在“廣播電臺”,戰士家人的錄音和愛人錄制的情歌被收集起來,《十五的月亮》《繡荷包》《送情郎》反覆播放,很多人聞聲落淚。

  李敏信和文體小組的成員經常組織艇員搞俯臥撐、拉力器、啞鈴等比賽,組織撲克、象棋、軍旗、跳棋等比賽,比賽結果在《戰鬥快報》中刊登,還頒發獎品。

艇員在用餐。圖/受訪者提供

  核潛艇的生活條件比常規潛艇優越得多,電用不完,水可以滿足使用。有幾個應急備用的淡水櫃,但常規情況下用不上,而是用海水淡化裝置造淡水,再摻加一些微量元素,做成飲用水。五艙設有造水機,用蒸汽將海水蒸發成純蒸餾水,主要用于設備和係統用水。艇員可以洗澡,洗衣服。

  潛艇一般是二級戰鬥部署更次航行,不值更人員可以休息。潛艇偶爾上浮時,艇員們都很期待能登上艦橋“放風”。輪換登艦橋的短暫時間裏,大家都會拼命大口呼吸新鮮空氣,煙癮大的則抓緊機會抽兩口煙。平時艇內不讓抽煙,煙癮大的戰士只能把煙放在嘴邊聞。

  隨艇出海的海軍食品研究所的工程師從上海帶來了一種氣功練習的方法,很多人都跟著他練,拍打身體的各個部位,鍛煉身體。

  隨軍醫生林有來會監督食堂工作。肉類等冷凍時間長,有一種聞到就想吐的怪味。新鮮蔬菜、肉魚蝦等冷凍食品和大米吃完後,開始吃罐頭和壓縮餅幹。長時間見不到新鮮蔬菜,一小塊已經變糠的水蘿蔔也好吃得不行。

  排險

  12月17日淩晨,造水崗位的蘇培林發現主冷凝器水位上升,放掉後水位又上升,水中氯離子增高。

  核潛艇反應堆對水質要求非常嚴格,如果水質不達標,就會損壞802蒸發器這一重要設備,核潛艇就一定要返航。

  一天後,水質化驗崗位的志願兵顧漢賢經測定後發現,除備用水艙和副凝水合格外,802裝置係統用水全部不合格,尤其主凝水和熱井的水氯離子嚴重超標。他判斷可能主冷凝器出了問題,當即報告了機電長金國祥和機電業務長葉章彬。

  水質污染加大了水質化驗和造水崗位的工作量。正常情況下,802裝置係統的水4小時化驗一次,現在15分鐘就要化驗一次。造水崗位的劉小青、朱明、蘇培林連續不斷地工作,造出了近兩萬噸水,以儲備足夠的合格水。

  出航第30天,楊璽召集專業幹部和艇長政委開會,研究水質問題。會議剛開始,全艇突然失電,一片漆黑,所有機械都停止了運作。空調設備一停,五艙的溫度很快就上升至50℃,人人都像在蒸籠裏一樣。潛艇馬上啟動應急供電。

  這是出海以來第一次失電,故障排除後重啟反應堆,恢復了正常。但直到當天晚上,水質還在惡化。

  12月19日,指揮組臨時召集緊急會議,決定結束封艙試驗。潛艇浮起後,禍不單行,又遇上九級大風,潛艇一側搖擺達30度,離心排鹽泵和小馬力離合器發生故障,潛艇搖晃得更厲害。搶修後,小馬力離合器終于修復正常。

  不久,楊璽召開海上臨時黨委擴大會,研究下一步怎麼辦。有人主張返航,最後決定,下一航行陣地離家很近,與返航路線也一致,可以一邊航行一邊搜尋原因排除故障。

  12月21日,基地岸上指揮部來電催要水質情況後,令403艇直接返航靠碼頭,並派出驅逐艦和拖船各一艘策應。臨時黨委研究部署了返航工作,黨支部也開了會,準備第二天起床後,向全艇艇員作動員。

  主機軍士長劉忠文堅決主張不能返航,常保林支援他的意見。經孫建國和楊璽同意,決定立即隔離主冷凝器右舷,不久後水質明顯好轉。劉忠文還提出,將主冷凝器拆開,找到破損的管子,用直徑相當的塞子替換,截斷與海水的迴圈。

  臨時黨委火速向岸指發報,請示不返航在海上檢修主冷凝器。岸指同意,並決定派一檢修小組登艇檢修。

  第二天,搶修隊10人登艇搶修,預計三晝夜搶修完畢,在艇上人員配合下,只用了半天時間就搶修完畢,開創了水下排除主冷凝器故障的先例。搶修小分隊10人因此獲立三等功。

  長航得以繼續。

  副司令楊璽(左)、見習艇長劉毅(中)檢修機械,分析故障。圖/受訪者提供

  1986年元旦剛過,802裝置再次出了問題。這次出在反應堆艙裏,只能將反應堆運作停下,待堆艙放射性和溫度逐漸降低,打開艙門,進艙排除故障。

  這時堆艙內溫度仍有50℃左右。經計算,每人進堆艙的極限時間為4分鐘。檢修人員身著白色防護服,頭戴防護裝置,劉毅在現場指揮。

  劉忠文第一個衝了進去,7分45秒後被劉毅強制命令叫了出來。接著主機志願兵李蘭平又衝了進去,7分40秒後被拖了出來,機電長金國祥、業務長王金福、葉章彬、劉毅也先後進堆艙修理。

  4個小時後,故障終于排除。這時,航程已經近半。

  目標90晝夜

  出航超過60天後,海上臨時黨委開會研究,70晝夜的第一目標完成後是否還要繼續。

  航行到第二個月,艇員們覺得任務結束在望,有了盼頭,大部分艇員都有返航的想法。

  經過一番爭論,臨時黨委決定完成90晝夜的任務,向岸上指揮發了請示報,幾天後,岸指來電批準。

  長航時間超過70晝夜後,每個艇員值更已滿160次,接近體力極限。帶動螺旋槳轉動的大軸震蕩聲,與心臟的跳動産生共振,讓人極為煩躁。艇員飯量減了一半,每天只吃得下二三兩飯,體重最多的掉了十幾斤,很多人視力明顯下降,耳鳴、牙齦出血、血壓下降、心律不齊、四肢無力、急躁易怒,有人睡不著,有人睡不醒。人們的心在疲憊中高懸著,隨時準備著面臨最壞的結果。

  由于長期缺蔬菜,艇員的身體酸鹼度失衡。經化驗,所有人員酸鹼度PH值都遠遠超標。很多人已經接近虛脫。有的艇員靠在太陽穴抹風油精、嚼幹辣椒提起精神。

  這驗證了美國核潛艇的試驗結果:遠航潛艇的最佳航行時間為60晝夜。

  潛艇在最後一個陣地夜間航行時,航行燈出了故障,很容易發生碰撞事故。潛艇在風浪中左右搖晃,爬上舵樓很容易被摔向大海。航電兵田偉超將拋纜繩捆在腰上,冒著北風爬向舵樓頂端,蔣松才緊緊拽住繩子。田偉超趴在舵樓上兩小時,終于打開密封罩,換了燈泡。

  2月8日是牛年的最後一天,除夕夜,豬肉已經吃完,戰士們只能包素餡餃子。

  劉毅和程文兆表演了一段相聲,分別扮演美國總統和蘇聯總理,高帽子和大鼻子都是紙糊的。內容是嘲笑美國,長航紀錄已被打破。

  艇上病號越來越多,艇員中不同程度出現了記憶力下降,説話詞不達意,出入艙門會莫名夾手夾腳或撞到頭,上下崗走錯艙室。

  2月18日,機電長拉響蜂鳴器廣播:“艇員現在起床!”

  常保林拿過話筒説:“同志們,早上好!水下長徵的徵途中,這是最後一次向大家説‘早上好’了,這説明我們水下長徵已經取得勝利!在這裏鄭重向大家宣布,到10點30分,我們403核潛艇最大耐久力試驗,已連續航行90晝夜,圓滿完成考核子試驗任務!”

  403魚雷核潛艇的125名戰士連續航行了90晝夜零5小時,打破了美國核潛艇“海神號”連續航行84天的紀錄,航程達23625海裏,相當于繞地球一周,水下航行69天,航程18868海裏,其中一次性下潛連續水下航行25天。

  吃過午飯,舵信班為403艇換上了新的軍旗,艇員們都穿上了專門為長航設計的服裝。

  13點整,403艇跨越栲栳島防浪堤,緩緩進入港內。碼頭上鞭炮聲、鑼鼓聲、軍樂聲齊鳴。

  楊璽走在隊伍之首,艇員們一個接一個鑽出艙口,井然有序地走下了潛艇,接受檢閱,原本準備好的擔架、醫生和救護車都沒有用上。

  不久後,戰士們被送到青島151療養院,開始為期兩個月的休養。

  之後的幾年裏,在孫建國和常保林的極力爭取下,125名艇員相繼有70余人獲立三等功,10余人獲立二等功。

  2005年和2015年,長航老兵們在青島自發組織了長航20周年和30周年的聚會。他們將《海上戰鬥快報》上的詩文、對聯結整合了一本內部書刊《水下詩文》。

  現在,125人中已經有7人去世。公開資料顯示,世界長航史上還沒有出現新紀錄。

  出海前發給每個人的那套特制長航服,幾乎所有人都保留著。很多人將之洗凈後精心收藏好,再也沒舍得穿。 (《中國新聞周刊》2018年第30期)(記者 宋春丹)

+1
【糾錯】 責任編輯: 聶晨靜
相關新聞
  • “我的科研生涯可以繼續了!”——“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雙目視力恢復良好
    眼科權威為“中國核潛艇之父”送光明,這是發生在兩位全國道德模范身上的暖心故事。1個月前,姚玉峰勇擔重任,為黃旭華的雙眼進行了白內障手術。術後,黃旭華的視力即恢復至0.6,經過1個月的修養,視力提升至0.8。
    2018-02-06 17:59:12
  •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深潛”30年 為國鑄重劍
    也難怪戰士們心情忐忑,因為上世紀60年代,美國王牌核潛艇“長尾鯊號”在深潛試驗時失事,160多人葬身海底。”  也正是在此次深潛成功的前一年,黃旭華的身份才剛剛“浮出水面”,得到93歲老母親和家人的諒解。
    2017-11-27 07:46:50
  • 我國首艘核潛艇退出現役進駐海軍博物館
    10月15日,已經退出現役的我國首艘核潛艇在拖船的拖帶下,靠泊在位于青島的海軍博物館碼頭。不久之後,這艘遊弋大洋40余載屢建功勳的核潛艇,將作為一件展品供世人參觀。
    2016-10-16 15:58:32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鳥瞰西湖美景
鳥瞰西湖美景
烈日下的“護橋衛士”
烈日下的“護橋衛士”
廣東全力防禦颱風“貝碧嘉”
廣東全力防禦颱風“貝碧嘉”
智利一養老院失火造成10人遇難
智利一養老院失火造成10人遇難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51123271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