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水資源消耗“雙控”行動成效如何
2018-03-22 08:34:06 來源: 光明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水資源消耗“雙控”行動成效如何

  ——寫在2018年“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之際

  3月22日是第26屆“世界水日”,也是第31屆“中國水周”的第一天。今年我國紀念“世界水日”和開展“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是“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建設節水型社會”。

  眾所周知,我國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解決水短缺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節水。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提到“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迴圈利用,實施國家節水行動”,標誌著節水成為國家意志和全民行動。近年來,我國全面實施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各行業節水力度不斷加強,水權交易和水價改革持續推進,用水效益大幅提高,水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全民節水護水的篇章,正在一筆一畫的點滴努力中寫就。

  強化“紅線”剛性約束

  倒逼用水方式轉變

  春日,草木萌發,濟南市洪山溪周圍散步的人逐漸多了起來。“以前洪山溪就是條泄洪溝,什麼污水都往裏排。現在水清了,環境好了,成了城市一道景觀,我常來這兒散步。”家住附近的市民楊建軍説。

  洪山溪的變化得益于濟南市治污和節水行動的深入推進,得益于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和用水總量、用水效率和限制納污三條紅線的約束。事實上,濟南只是我國全面實施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倒逼用水方式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我國出臺“雙控”行動方案、節水型社會建設“十三五”規劃、全民節水行動計劃,目前31個省區市已將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控制指標分解到地級行政區。

  為嚴格控制用水總量,水利部加快推進53條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各地積極推進跨市級行政區域河流水量分配。強化城市新區、産業園區、重大産業布局等重大規劃及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嚴格取水許可管理,對取水許可總量達到或超過控制指標的地區,暫停審批新增取水戶。截至2016年年底,已完成200多項城市新區規劃、工業園區等規劃和1萬多個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核減水量40億立方米。

  為嚴管用水強度,水利部加強用水定額和計劃管理,制定並頒布取水定額國家標準累計達32項,基本建立覆蓋主要農作物、工業産品和生活服務業的用水定額體係,全國31個省區市實現用水定額全覆蓋。組織完成首次省級用水定額評估,對納入取水許可管理的單位和用水大戶實行計劃用水管理。

  與此同時,用水監控也在加強,目前我國已完成國家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項目一期工程,基本建成重要取水戶、重要水功能區和大江大河省界斷面三大監控體係,實現全國75%總許可水量的線上監控。

  農業用水實現零增長

  各行業節水全面加強

  3月17日,江西省永豐縣七都鄉新天地家庭農場,務工人員正在滴灌設施完備的水土保持果業基地勞作。借助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發展節水高效農業,當地不僅實現了農作物增收,還明顯改善了生態環境。

  在我國,農業是用水大戶,佔用水總量的60%以上。要做好行業節水的文章,必然要在農業節水方面多著墨。

  據了解,2016年至2017年中央投資232億元對我國248處大型灌區、262處重點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和70處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同步推進灌區用水計量設施建設。同時,因地制宜,大力發展以噴、滴灌為主的高效節水灌溉,積極推進東北節水增糧、西北節水增效、華北節水壓採、南方節水減排等一批區域規模化高效節水灌溉。截至2017年年底,全國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億多畝。

  通過發展高效節水灌溉,由“澆地”變“澆作物”,徹底告別“大水漫灌”,農業生産方式也因水而變。5年來,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率與傳統灌溉相比節水20%~50%。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同時,農業灌溉用水總量實現零增長。

  工業、服務業和生活節水也全面加強——水利部聯合工信部公布兩批國家鼓勵的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目錄以及一批高耗水工藝、技術和裝備淘汰目錄,推廣節水工藝、技術和設備,重點實施高耗水工業行業節水技術改造。加強城鎮公共供水管網改造,普及應用生活節水器具;大力推進高耗水服務業節水技術改造,嚴控高爾夫、洗浴洗車等高耗水服務業;全面開展節水型單位和居民小區建設。截至2016年年底,全國建成節水型企業、公共機構、小區等各類節水載體5.5萬個。

  政府市場“兩手發力”

  激發節水內生動力

  寧夏,每人平均水資源量不足全國平均水準的1/2,在成為水權試點後,通過啟動水權確權,實施總量控制、定額管理,讓市場的手充分發揮作用,實現了萬元GDP用水量下降28.7%,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9.8%。用水總量3年減少7.2億立方米,GDP實現年均增長7.6%,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和水生態環境改善的雙贏。

  節水,需要政府推動,也需要充分調動市場的力量,堅持政府與市場“兩手發力”,建立長效機制,激發節水的內生動力。

  實行水權試點以來,經過3年多的實踐,我國已形成流域間、流域上下遊、區域間、行業間和用水戶間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水權交易模式。2016年,中國水權交易所正式挂牌成立,截至2017年底,已促成交易42單,累計交易水量14.68億立方米。

  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水價改革是重要的一環。在統籌考慮市場供求關係、資源稀缺程度、環境保護要求、社會可承受能力等因素後,我國加快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建立可持續的精準補貼和節水激勵機制,促進農業節水增效;全面推行城鎮居民用水階梯價格和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充分發揮水價在節水中的杠桿作用。

  節水的文章,最終寫下的是我國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提高的成就——2012年至2016年,我國萬元國內生産總值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下降25.3%和26.6%;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由0.516提高到0.542。我國用佔世界9%的耕地、6.4%的淡水資源,解決了佔世界1/5人口的吃飯問題,以農業用水的零增長保障了糧食連年豐收,以用水總量的微增長保障了經濟中高速增長。(記者 陳晨)

+1
【糾錯】 責任編輯: 楊婷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壺口瀑布迎來“桃花汛”
壺口瀑布迎來“桃花汛”
春天裏的“文化符號”
春天裏的“文化符號”
櫻花開 迎客來
櫻花開 迎客來
春暖花開
春暖花開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70112257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