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北京:“午夜餐廳”拯救深夜饑腸轆轆
2018-01-25 08:13:49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原標題:北京開設“午夜餐廳”

  寒冬裏的“生命廚房”裏,一位患者自己煮面。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在北京,工作至深夜卻無處就餐的情況或將改變。近日,北京市商務委副主任孫堯透露,2018年北京市將支援商家開設24小時營業的“午夜餐廳”,以方便市民生活。分析人士指出,將24小時營業的“午夜餐廳”納入政策支援范疇,這在北京還是第一次。

  深夜“覓食”成難題

  “歲末年初,各種工作任務比較多,有時候加班到深夜已經是饑腸轆轆。”在北京市西城區金融街工作的胡先生感慨地説,身邊的很多上班族朋友也有這樣的經歷,夜裏12點想吃口熱乎的飯菜,卻苦于找不到合適的地方,更別説吃得健康營養了。“尤其是在這麼冷的冬天,深夜‘覓食’成了難題,有時用‘饑寒交迫’來形容也不為過。”胡先生説。

  “臨近期末考試,我們一般吃完晚餐就去24小時營業的餐廳上自習,夜裏餓了就直接點餐,既填飽肚子又能看書學習,兩不耽誤。”一些高校的學生反映説。

  專家表示,無論“上班族”加班、“學生黨”熬夜學習還是遊客體驗城市夜生活,夜宵市場均存在較大消費潛力和提升空間,“午夜餐廳”或將迎來更大發展。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産業所副研究員洪群聯對筆者表示,北京市擬將“午夜餐廳”納入相關政策支援范疇,主要考慮的是適應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北京消費結構升級和變化的趨勢,也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這種消費結構變化不僅表現在“80後”“90後”“00後”人群日益成為消費主力,也反映了百姓生活向服務型、多樣化、個性化消費升級的趨勢。

  城市文化影響大

  餓了麼外賣平臺發布的《2017年中國互聯網本地生活服務藍皮書》統計指出,人們一天24小時的訂餐分布正在變得更加均勻,夜宵訂單佔比達9%。在最愛點夜宵的前十城市中,廣東包攬6席,訂單比例佔全天20%,其中北京作為唯一入選的北方城市排名第6,當然這也與北方冬天時間較長、溫度較低有關。

  “一個城市夜宵是否活躍,反映了城市的人氣和活力,也是文化、經濟、人口、就業、財富、氣候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效果。”洪群聯分析稱,由于氣候原因,南方城市夜宵普遍比北方城市活躍。北京“午夜餐廳”的發展和興起是經濟發展、人口集聚、社會開放、消費升級的必然結果。

  “午夜餐廳”興起的背後也面臨一些挑戰。洪群聯表示,對“午夜餐廳”而言,食品安全和環境衛生是根本要求,與普通餐廳相比可能面臨兩個突出問題:一是市場規模不清、供求不匹配,可能影響商家經營管理,特別是區域布局和産品供應。二是服務品質和管理水準有待提升。以往市場上曾出現過許多24小時營業餐廳,但多種因素導致餐廳夜晚營業時的産品供應品種少、品質差,影響了消費者體驗。

  加強夜宵市場調查研究,成為業界共識。專家表示,一方面應結合人口流動、居住分布現狀,利用網絡點餐、交通出行等大數據,了解夜宵需求的潛在規模、區域分布和動態變化,優化“午夜餐廳”網點布局;另一方面要督促“午夜餐廳”提供多樣化服務和提升經營管理水準,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多種業態共發展

  “午夜餐廳”是夜宵經濟的主要內容,但夜宵經濟並不局限于單純的餐飲服務,而是由夜間消費餐飲服務帶來的休閒、娛樂、購物等係列活動。

  “支援夜宵經濟發展既是培育消費新熱點,也是培育經濟新增長點。”洪群聯建議,一是可以探索建設若幹夜市,加強餐廳衛生等基礎條件建設,完善包括停車場在內的配套設施。二是鼓勵企業進行産品創新和服務創新,借用互聯網技術和手段,促進餐飲和娛樂、購物等融合發展。三是完善監管和優化服務,特別是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維護良好市場秩序,形成有利于百姓夜間消費的市場環境。

  專家提醒,夜宵經濟作為餐飲業的一個細分領域,在滿足人們需求、促進消費升級方面,大有可為。當然,一些年輕群體也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注重健康飲食、規律作息。(張詩淇)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頔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歡樂春節”巡演走進塞浦路斯
“歡樂春節”巡演走進塞浦路斯
海洋環保 寓教于樂
海洋環保 寓教于樂
大紅燈籠高高挂
大紅燈籠高高挂
扶貧的紅燈籠
扶貧的紅燈籠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8112231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