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中心  台灣  體育  軍事  論壇  學校  言論  IT  法治  視頻  汽車  文娛  旅游  會展  圖片  專題  飲食  周末
國際  政府在線  焦點  財經  證券  教育  讀書  科技  傳媒  訪談  音樂  直播  房産  時尚  就業  收藏  健康  人事  賀卡
首頁
最新報道
重要活動
輝煌成就
神州共慶
視頻報道
嘉賓訪談
圖片
圖表
媒體熱議
海外評論
網上調查
資料庫
精彩瞬間
  現在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專題 > 國慶55周年 > 精彩瞬間
"國防科技工業成就"專題展:強我國防 築我長城
[10-08]
為慶祝國慶節香港公共巴士播出《小平您好》
[10-03]
國慶故事:從“珍惜幸福”到“履行職責”
[10-03]
新中國成立後大閱兵13次 展現人民軍隊發展歷程
[09-30]
共和國同齡人魏東紅:我渴望周游世界
[09-28]
新中國的第一年——寫在國慶55周年之際
[09-30]
通訊:20年鏡頭對準中國--記法國攝影師閻雷
[09-30]
開國大典親歷者:從學徒學生到國家棟樑
[09-30]
一個鼻孔臉盆大 天安門毛主席畫像上下幾千次
[09-30]
一個普通家庭的難忘國慶
[09-30]
共和國與我:漸行漸遠的“解放鞋”
[09-30]
中國變了,但還是中國
[09-21]
毛澤東丟了代表證 五十年前大典趣聞
[06-17]
鄧小平與國慶35周年大閱兵
[08-23]
莊嚴的檢閱──江澤民檢閱國慶受閱部隊特寫
[12-31]
從騾馬拽炮到空中加油 共和國國慶閱兵大揭秘
[09-29]
彈指一揮間 重訪1998年抗洪採訪對象(圖)
[09-30]
國歌今日55歲 老音樂人講述聶耳改歌詞事情
[09-27]
150件國禮件件&&挑一
[09-23]
軍旗從這裡升起 輝煌寫滿征程
[07-05]
一名新華社記者的"非典"採訪手記
[09-30]
長沙和平解放55周年 起義老兵回憶激情燃燒歲月
[09-21]
溫故知新 老照片見證共和國歷史
[09-21]
海軍第一支潛艇部隊:蛟龍蹈海五十年
[09-21]
新中國首批女交警誕生記 開路先鋒贏得美譽(圖)
[09-21]
葉永烈:在“飛天”的日子裏
[10-23]
新中國第一代全國勞模孟泰:祖孫三代鋼鐵情
[09-27]
新中國第一批初中生:尋找老同學再續半生緣
[09-21]
大閱兵:建國50年慶典(組圖)
[09-22]
大閱兵:建國35周年慶典(組圖)
[09-22]
大閱兵:建國10周年慶典(組圖)
[09-22]
大閱兵:建國5周年慶典(圖)
[09-22]
大閱兵:1949年開國大典(組圖)
[09-22]
透過慶典看國運 共和國歷史上的五個五年“小慶”
[09-27]
開國大典背後事:“主席”兩個字是膠水寫上去的
[09-27]
紅色電影經典之《開國大典》
[04-23]
鄧小平閱兵車 3噸重“紅旗”安抵廣安(組圖)
[08-23]
見證新中國重大歷史事件5把名刀藏國博(圖)
[09-22]
訪開國大典炮兵方隊指揮和原炮兵司令員李健
[09-23]
國慶45周年,老百姓説:"禮花放絕了!"(圖)
[09-21]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
[08-10]
婚紗的容顏 光陰的故事
[04-02]
料是鄉關同一夢
[03-12]
乙萬生:一老漢40年紅色收藏成癡
[10-13]
歡慶第一部憲法誕生的國畫
[09-21]
我國第一代女飛行員魏礫的第一次飛行表演(圖)
[09-21]
開國第一宴
[09-21]
見證人大: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規模巨大的普選
[09-08]
新中國第一本護照發給了誰?
[10-07]
香格里拉──永遠的精神家園[組圖]
[09-12]
輝煌成就
視頻報道
[經典中國]打造雪域高原生態圈
[經典中國]瀘定:天塹變通途 僻壤成佳景
[經典中國]遵義:讓富裕與文明走進大山
[經典中國]重慶:正在崛起的長江上游經濟中心
嘉賓訪談
“中國是我的祖國,俄羅斯是我的家鄉”
  
以幸福生活告慰先烈 訪“11•27”大屠殺脫險志士
“新中國成立的消息鼓舞我們解放大西南”
新華社原副社長李普:開國大典我至今曆歷在目
新華社原副社長李普:開國大典我至今曆歷在目
網上調查
慶祝國慶55周年 新聞調查(一)
慶祝國慶55周年 新聞調查(二)
國慶節儉公眾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