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事業取得顯著進展,從搶救性保護到系統性傳承,再到創新性傳播,非遺傳承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在此背景下,如何深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體驗式傳承與創新性發展有機統一,成為一道“必答題”。
薪火相傳:沉浸式體驗“中國白”的千年魅力
10月24日,由中國銀行私人銀行主辦,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協辦,新華網承辦的“薪火行·心傳承”德化白瓷非遺體驗活動在福建泉州德化縣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中銀私行嘉賓,攜手非遺傳承人及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齊聚“世界瓷都”,親身體驗德化瓷燒制技藝,共同感悟中華文脈的深厚底蘊與時代價值。
活動期間,嘉賓們先後走進德化陶瓷博物館、龍鵬藝術館、陳明良藝術館,通過“參觀+沙龍+體驗”的多元形式,系統了解德化瓷的歷史脈絡、技藝精髓與文化影響力,沉浸式感受非遺在當代的生命力與創新表達。

“這是我第一次來德化,今天體驗了德化陶瓷手繪,不僅感受到指尖下千年非遺的溫度,更能把自己繪製的創意陶瓷作品帶回家,這份‘親手傳承’的體驗太有意義了。”受邀參加活動的嘉賓陳先生&&,“原來非遺不只是博物館裏的展品,更是能親手觸摸、親身參與的文化生命力。”
活動期間,中國博物館協會陶瓷專業委員會委員、德化縣陶瓷博物館館長鄭炯鑫為嘉賓系統梳理了德化瓷的“前世今生”,在主題分享環節,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陳明良從陶瓷歷史、美學內涵、器型鑒賞、人物雕塑藝術及近現代創作等多個維度為嘉賓講解。

參與嘉賓們不僅聆聽了非遺傳承人堅守匠心的動人故事,也親手參與德化瓷手繪體驗,在瓷土與顏料的交融中,真切感受“指尖上的陶瓷藝術”所蘊含的文化溫度。
據悉,中國銀行私人銀行通過發起“薪火”非遺保護與傳承專項行動,系統支持非遺項目與傳承人,挖掘非遺背後的創新動能與時代張力,凝聚金融力量,擦亮文化底色,攜手社會各界發揮“搭&&、傳文化、促消費、助共富”作用,以金融力量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助力非遺經典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燦爛的光芒。

文脈傳承,永無止境,時代使命,催人奮進。中國銀行私人銀行將繼續深化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與傳承工作,引導金融資源精準支持非遺相關實體産業發展,通過搭建公益賦能&&,助力非遺傳承人創新創業,推動非遺在守正創新中煥發新生,通過強化金融賦能文化傳承的使命擔當,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非遺保護,為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貢獻金融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