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論壇丨電磁空間作戰:智能化戰爭新樣式-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14 11:03:02
來源:解放軍報

軍事論壇丨電磁空間作戰:智能化戰爭新樣式

字體:

  信息時代,電磁活動滲透於人類社會生産生活的方方面面,貫穿陸海空天網多維戰場空間,從底層承載各類信息活動,成為大國博弈角鬥場、國家安全新邊疆和聯合作戰制高點。電磁空間作戰正在不斷改變戰爭規則和制勝機理,是奪取制信息權的核心手段、達成作戰目的的新型作戰樣式,成為打贏智能化戰爭的關鍵所在。

  電磁空間是實現多維戰場聯合製勝的超域和底座

  電磁空間是人為製造和自然産生的電磁波構成的物理空間,以電磁頻譜為表徵,在時空上與陸、海、空、天有形空間共生疊加。電磁空間的作用不是憑空而起,而是由時代進步引起、技術發展推動、戰爭形態演變促生。當前,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量子信息等創新性技術發展正在重塑社會運行面貌,信息活動電磁化與電磁活動信息化相向而行,電磁空間逐步演變為現代社會重要信息活動領域,是承載國家主權與利益的新疆域,並作為獨立作戰域登上信息化智能化戰爭舞&。

  維護國家戰略全局安全的新型領域。信息時代,電磁波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國家戰略運輸、現代通信、移動物聯、輿論宣傳、戰略預警等無不依賴於電磁空間。隨着電子信息技術發展和應用,骨幹網絡、關鍵節點、重要系統、數據中心等成為新的“戰略要地”,一旦遭受電子干擾或摧毀攻擊,將面臨系統癱瘓、數據中斷、社會混亂的不利局面。電磁空間安全已成為國家安全的戰略前沿和核心利益根基,直接影響並決定着陸地、海洋、空中、太空、網絡等安全。國家必須採取必要的措施,維護在太空、電磁、網絡空間等重大安全領域的活動、資産和其他利益安全。

  決勝聯合戰場全域制勝的重要領域。信息化智能化戰場,電磁空間滲透貫穿於陸、海、空、天各作戰域,是偵察預警、指揮控制、武器制導、敵我識別等戰場信息活動的共同載體,是打通、覆蓋和鏈結陸、海、空、天多個作戰域的超域,是影響和決定戰爭勝負的底座,承載着絕大多數軍事信息活動。地理空間和電磁空間跨域滲透、網絡空間與電磁空間相互融合,電磁空間已成為體系作戰的重要支撐。聯合作戰體系強者勝,而體系之基在“高效”、“高效”的依託在電磁,體系之魂在“靈活”、“靈活”的關鍵在電磁,體系之效在“精確”、“精確”的支柱在電磁。在聯合作戰中,奪取制電磁權是奪取戰場綜合控權的先決條件。

  打贏信息化智能化戰爭的突破領域。智能化戰爭的重要特徵是廣泛分佈於各維空間的無人化作戰&&,近幾場局部衝突向世界展示了無人機全維偵察、隱蔽滲透、精確清除和縱深打擊的巨大威力。無人化作戰&&的發展、網絡信息體系的構建,創新出以智能化決策、指揮控制為後&輔助支持,以無人化作戰為前端行動發力的嶄新作戰方式。無論是無人作戰&&的環境感知、目標探測、蜂群組網、戰術機動、遙測控制,還是從戰場海量數據信息的廣泛收集,到智能決策指令的高效分發,再到行動效果的及時反饋等,各環節都離不開對電磁頻譜的有效運用。可以預測,未來戰爭將轉向智能賦能、有人/無人協同,特別是智能無人自主作戰模式加速發展。電磁始終是跨域聯合、體系作戰的唯一通道,是實現以快打慢、敏捷制勝的神經中樞,是實施智能無人、精確打擊的基礎支撐,電磁空間將成為信息化智能化戰爭無人化戰場奪控的焦點所在。

  電磁空間作戰是奪控戰場制電磁權的整體域作戰

  電磁空間作戰,是指圍繞奪取制電磁權,為實施電磁空間偵察、攻擊、防護、管控等行動,以電磁空間作戰力量為主,其他相關力量支援配合,在電磁空間實施的作戰。電磁空間作戰,將在聯合作戰中先於其他作戰樣式展開,並貫穿全程、破敵要害、左右戰局,發揮奪取戰場主動權的重要作用。特定情況下,可以作為相對獨立的戰略手段,在戰略對決中發揮關鍵作用。

  作戰機理是圍繞電磁頻譜的整體對抗掌控主動。電磁頻譜是開放共用的,不同頻段電磁波具有不同的傳播特性和應用場景,涉及通信、雷達、光電、量子、水聲、敵我識別等各作戰領域,是戰場上重要戰略資源。電磁空間作戰,實質就是以電磁空間為獨立作戰域,從聯合作戰和戰略博弈的視角,圍繞頻譜的攻防對抗和體系博弈,針對電磁波活動所實施的全頻譜全流程全時空的整體對抗行動。與傳統電子對抗相比,電磁空間作戰更強調電磁空間作戰域控制權的爭奪。從電子對抗到電磁空間作戰,是局部和整體的關係,是由器到域的嬗變,這是戰爭形態加速向智能化演進,網信體系成為戰爭基礎支撐的必然結果。電子對抗是聯合作戰的基本行動,電磁空間作戰是聯合作戰的重要樣式。

  作戰目的是奪取制電磁權進而支撐綜合製權。現代戰爭中,制信息權成為贏得戰爭勝利的關鍵。電磁空間作戰的直接目的,是在一定時空範圍內有效制約敵方電磁信息活動效能,且充分保證己方電磁空間安全和行動自由,即奪取制電磁權。在聯合層面,電磁空間作戰為其他空間作戰賦能,將制電磁權轉化為對陸上、海上和空中等其他空間制權的支撐,實現跨域增效、聯合製勝。其機理在於,廣泛分佈於地理空間的軍事活動主要以電磁波為載體,電磁空間是陸海空天戰場的“神經脈絡”,誰掌握了制電磁權,誰就從根本上掌控了偵察、決策、打擊、機動等軍事活動的主動權,促成其他戰場制權的條件,進而錨定綜合製權的制高點,掌握全局主動。從印巴衝突等近期戰爭實踐看,爭奪制電磁權的影響從戰場行動層面上升到戰略全局高度,深度影響戰爭進程和戰局走向。

  作戰重心是一體籌劃實施偵攻防管基本行動。電磁空間作戰任務的達成,需要圍繞用頻、攻頻、護頻和控頻的高效運行,通盤籌劃電磁空間偵察、攻擊、防護和管控等基本行動。電磁空間偵察,重點是獲取一定範圍內電磁信號特徵參數、方位分佈、活動規律、目標屬性,以及相關環境信息,進而掌握電磁空間態勢。電磁攻擊,是指使用電磁干擾、電磁脈衝、定向能和反輻射武器等,通過電磁空間或利用電磁空間攻擊敵方電子信息設備、系統、網絡及相關武器系統或人員的行動。電磁防護,是指為避免或減輕電磁空間敵方活動、自然電磁環境危害等因素對己方的不利影響,而採取的防護措施或行動。電磁空間管控,通過電磁作戰管理和電磁頻譜管控,在電磁空間通過局部行動控制、消解衝突等,主動塑造有利於己、不利於敵的狀態和形勢的行動。

  電磁優勢是軍事強國爭相搶佔的戰略博弈新高地

  塑造電磁領域優勢是打贏信息化智能化戰爭的必然選項。在顛覆性技術推動下,全球電磁空間作戰正進入新一輪快速發展時期,世界主要軍事強國爭相搶佔電磁空間作戰領域技術發展優勢,推動下一代裝備實戰化部署運用,優化作戰體系,全球電磁空間作戰領域建設進入搶先佔優、加速發展的新階段。

  提升指揮控制能力。電磁空間作戰強調的是電磁空間的整體域作戰,按照獨立域實施作戰籌劃、對關鍵行動進行集中控制是電磁空間作戰效能發揮的內在要求。外軍積極探索通過加強頂層規劃、優化指揮體系、建強指揮手段等方式,提升指揮控制能力。戰略統籌規劃方面,成立專門領導管理機構,在管理、規劃、監管、建設、訓練等領域為部隊提供全面指導和支持;指揮機構建設方面,在戰區方向、任務部隊等層面,組建專門的指揮機構,規範要素構成及運行方式,統合電磁空間偵察、電磁攻防和頻率管理、分配、干擾消除等職能;在支撐手段建設方面,加強電磁作戰環境數據庫、電磁戰鬥管理系統、電子戰規劃與管理工具、實時頻譜運作系統等系統建設,為電磁頻譜的精確、高效控制提供支撐條件。

  建強作戰支持能力。電磁空間作戰,需要針對電子目標的迅疾變化,及時更新精確制導武器、機載告警器、電子干擾設備等系統的數據、軟體或硬體,提供高效的電磁感知、威脅響應、策略生成等作戰支持。現代局部戰爭實踐證實,快速敏捷的作戰支持能力是獲得電磁優勢的關鍵。外軍探索通過集中編設成規模、成體系的專業力量,提升電磁作戰支持能力;加強異構電磁空間作戰系統技術集成工具應用,按照通用技術和數據標準開發滿足多種武器系統應用的通用軟體系統;集中建設威脅目標數據庫,統一開發、驗證和發布威脅目標倣真模型;結合大型軍事演習活動,在對抗中成體系檢驗作戰支持能力;利用數據鏈和在線支持系統,發展作戰&&機動中在線重編程能力。

  發展新銳攻擊能力。新興技術加速轉化應用,為新型電磁空間作戰手段的出現奠定了物質基礎,電磁空間作戰加速向數智賦能、分佈聚能、定向釋能方向發展。數智賦能方面,機器學習和自適應決策算法,低延遲、可重構、高性能的硬體架構等技術應用使得電磁空間作戰裝備具有深度學習、自主決策能力。分佈聚能方面,利用數據鏈建立有人/無人電磁空間作戰&&的連接,構建廣覆蓋、高精度、要素活的分佈式電磁空間作戰殺傷鏈,實現電磁作戰效能最大化、頻譜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電磁與火力耦合釋能最大化。定向釋能方面,圍繞防控無人化&&威脅、反制高超聲速武器和破擊戰場信息節點需求,突出強激光、高功率微波、粒子束等電磁硬摧毀技術發展應用,加快推動電磁硬摧毀力量的體系化建設。

    【糾錯】 【責任編輯:李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