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國家航母”概念設計圖。
10月22日至26日,在第4屆伊斯坦布爾國防航空航天展覽會上,土耳其海軍首次展出未來航母模型,並公布相關技術指標、設計細節和最新進展。土耳其未來航母被命名為“國家航母”,土耳其海軍明確該航母主要採用本國技術打造,凸顯了土耳其在沒有外援情況下自主開發航母的決心,該項目也將成為土耳其推動裝備國産化發展的重要節點。
滿足海軍發展需求
與英國、印度等國航母相比,土耳其“國家航母”的戰技指標並不突出。其總體設計立足於土耳其國情和海軍發展現狀,同時借鑒了“阿納多盧”號無人機航母的建造經驗,能夠滿足土耳其海軍戰略發展需求,被看作是適合中等國家海軍發展的航母方案。
根據土耳其官方公布的數據,土耳其“國家航母”長285米、寬72米、吃水10.1米、排水量6萬餘噸,滿編艦員超過800人。該航母採用全燃聯合動力推進系統,最大航速25節,14節航速下續航里程1萬海裏(約1.85萬千米)。該航母可搭載50架艦載機,包括有人駕駛飛機和無人機,其中飛行甲板上可容納20架,機庫內可容納30架。艦載機將採用滑躍起飛、攔阻降落方式,為此航母甲板上將設置3條跑道,2條用於起飛、1條用於降落。另據土耳其官方透露,土耳其已經着手開發艦載機彈射裝置,未來可能取代滑躍起飛裝置,進一步提升艦載機的起降效率。
與目前大多數現役航母不同,土耳其“國家航母”還將安裝部分武器系統。根據設計,其飛行甲板上將安裝4組8聯裝國産垂直髮射系統。另外還有4座國産近防武器系統和7座國産遙控武器站,分別配備最大射程4000米的35毫米雙管高炮和最大射程3000米的25毫米單管高炮。隨着這些國産武器系統上艦,土耳其“國家航母”將具備一定的自衛作戰能力。
強調自主生産配套
完全採用本土化設計和建造技術,是土耳其“國家航母”的突出特點。據該航母的設計建造部門透露,土耳其“國家航母”將大量採用國産化艦載系統,不僅噸位和艦載機數量是“阿納多盧”號無人機航母的兩倍,預計其國産化率還將超過“阿納多盧”號,達到80%以上。
長期以來,土耳其着眼自主國防建設,以國産化為目標,推動國防裝備項目建設。尤其在海軍裝備發展中,以打造國産化艦艇為目標。“國家航母”項目採用本土化設計,對航母艦體外形、內部架構和關鍵武器裝備進行體系化優化設計和模擬驗證。驗證結果表明,該航母戰技指標達到設計要求,具備較好的海況兼容性和可操作性,能夠在多種海況下高效、穩定運行。
為提升國産化率,土耳其“國家航母”的艦載機全部採用國産飛機。其中,艦載有人戰鬥機為土耳其航空航天工業公司開發的海軍版“自由鳥”輕型攻擊機,無人機採用拜卡公司的“紅蘋果”隱形無人戰鬥機和TB-3察打一體無人機,以及土耳其航空航天工業公司的“安卡”-3無人戰鬥機。
提升裝備製造水平
航空母艦的設計建造涉及艦船、動力、航空、電子、武器和系統集成等諸多領域,是國防工業能力和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國家航母”項目的啟動和發展,不僅反映了土耳其在大型艦艇設計建造方面的能力,還將進一步提升土耳其國産裝備研製水平。
一方面,“國家航母”項目將帶動土耳其船舶製造業的發展,推動相關武器&&發展和裝備戰技指標更新。例如,該航母採用獨特的凸形艦艏設計,能夠減少1.5%的燃油消耗,使得航程相應增加;其採用的靜音螺旋槳有助於改善水下噪音情況。
另一方面,“國家航母”項目還將帶動土耳其國産作戰管理系統的升級發展。土耳其是世界上少數幾個能自主設計、生産先進作戰管理系統的國家之一。借助“國家航母”項目,土耳其將進一步開發適合航母編隊使用的新一代作戰管理系統,提升國産作戰管理系統性能,加快其更新換代速度。
未來, 土耳其“國家航母”將作為其海上力量核心,與“阿納多盧”號無人機航母等大型艦艇一起編隊行動。屆時,土耳其海上力量除了在愛琴海、黑海和地中海等海域發揮作用外,還可能前出印度洋、大西洋等海域,其對地區地緣戰略格局的影響力將明顯提升。(梁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