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國鑒·巴西|音樂、電影、狂歡節——巴西多元文化盡顯浪漫與熱情-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1/12 21:07:51
來源:新華網

列國鑒·巴西|音樂、電影、狂歡節——巴西多元文化盡顯浪漫與熱情

字體:

  新華社北京11月12日電(記者陳昊佺)巴西是南美大陸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人口超過2億,不同族群的碰撞交融,成就了巴西多元包容的文化,其中音樂、電影和狂歡節尤其充分地體現了這種多元文化的魅力。

  

  2月18日凌晨,在巴西裏約熱內盧桑巴大道,桑巴舞校的演員參加狂歡節游行。新華社記者王天聰攝

波薩諾瓦——巴西人的獨有浪漫

  “波薩諾瓦”可能是最具巴西特色的音樂風格,巧妙融合了巴西桑巴與美國爵士樂,完美詮釋了“可望而不可得”這種屬於巴西人的獨有浪漫。

  在巴西葡萄牙語中,波薩諾瓦意為“新的方式”。這裡的“新”,指以巴西國寶級音樂家若昂·吉爾貝托為代表的歌手壓低嗓音的吟誦,也指在傳統爵士樂器中引入吉他的演奏方式。

  8月17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來自中國和巴西的音樂家在沙灘藝術節中國日活動上表演合奏。新華社發(盧西奧·塔沃拉攝)

  20世紀50年代,美國爵士樂逐漸發展出有別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風格,放棄大樂隊編制的演奏形式,轉為以樂手領奏為主。當時的眾多流派中,冷爵士樂可能對波薩諾瓦影響最大。這種爵士樂在即興演奏的基礎上,用平穩舒緩的節拍和含蓄優美的旋律傳遞演奏者的憂鬱情感。

  當美國冷爵士樂遇上巴西的熱情桑巴時,就誕生了波薩諾瓦。

  巴西人常説,葡萄牙語詞彙Saudade無法翻譯,這個詞語形容一種“可望而不可得”的憂鬱情感。波薩諾瓦正是詮釋這種情感的最佳工具。

  1958年,吉爾貝托翻唱了由音樂家湯姆·若賓作曲、詩人維尼修斯·德·莫拉埃斯作詞的歌曲《思念滿盈》,正式將波薩諾瓦這種音樂風格帶入公眾視野。在這首波薩諾瓦的“開山之作”中,吉爾貝托壓低嗓音,伴隨輕快的吉他伴奏,輕聲吟唱對愛人離去的不捨,同時又幻想著愛人歸來的甜蜜,完美詮釋了Saudade所代表的那種不可言喻的複雜情感。

巴西電影——尋求獨立敘事的歷史

  在《邊境殺手》《速度與激情》《毒梟》等好萊塢大片中出現過的拉美國家,都淪為襯托美式個人英雄的背景板。很大程度上説來,巴西電影發展史就是一部從西方電影敘事中尋求獨立的歷史。

  11月4日,在巴西裏約熱內盧,觀眾排隊等待進入奧迪恩影院。2024巴西中國電影節4日在裏約熱內盧奧迪恩影院開幕,活動旨在通過電影增進兩國人民相互了解,推動兩國文明互鑒。新華社記者王天聰攝

  1963年,受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影響,巴西導演內爾森·帕雷拉·德·桑托斯拍攝了電影《艱辛歲月》,將鏡頭聚焦於巴西一個普通農民家庭,講述他們在巴西東北部荒涼土地上艱難生存的故事。這部電影反映了當時巴西社會貧富差距和底層人民生活艱辛,揭開了巴西新電影運動的序幕。

  隨後,多部反映巴西底層人民生活的影片進入國際視野。巴西導演格勞貝爾·羅沙更是多次入圍戛納電影節,並憑藉《安托尼奧之死》一舉奪得1969年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乍看之下,《安托尼奧之死》與當時風靡一時的美國西部題材片有諸多相似之處。然而,在同樣草木稀疏的沙漠布景裏,這部巴西電影講述的卻不是牛仔拯救小鎮的老套故事,而是地主的打手因同情農民而覺醒,最終憤而反抗剝削者的“革命之路”。

  到了20世紀90年代,巴西電影迎來復興。中國觀眾熟知的《上帝之城》《中央車站》等電影均拍攝於這段時期。這些影史上的名作無不將鏡頭對準了巴西普通人民,飽含對被壓迫階層的樸素人文關懷。

狂歡節——巴西人的“唯一確定之事”

  巴西作家格拉西利亞諾·拉莫斯説過:“如果説一個人唯一能確定的事情是終將死亡,那巴西人唯一確定的事情就是明年的狂歡節。”

  2023年12月1日晚,在巴西裏約熱內盧,來自蜂鳥舞校的演員參加桑巴游行。新華社記者王天聰攝

  按照傳統,每年裏約熱內盧市長將代表城市管理權的金鑰匙交給“狂歡節國王”,就正式啟動了裏約狂歡節,游人、花車、舞者在裏約桑巴大道上載歌載舞,縱情狂歡。

  裏約狂歡節雖然歷史悠久,桑巴大道(Sambódromo)這個詞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誕生。時任裏約州副州長達西·裏貝羅把桑巴舞(Sambo)和希臘語詞根“大道”(dromo)結合,命名當時在建的裏約桑巴大道。巴西後來建設的其他桑巴大道大多沿用這一名稱。

  這張2月18日凌晨在巴西裏約熱內盧桑巴大道拍攝的照片顯示,桑巴舞校隊伍參加狂歡節游行(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王天聰攝

  桑巴大道之於裏約人的重要性,正如神廟之於古希臘人。到了一年一度的特級組桑巴舞校比賽當晚,七萬多名觀眾涌入桑巴大道,人們聽從快樂之神的召喚盡情起舞,那種投入感,仿佛古希臘人向神祈禱。

  裏約桑巴大道長約700米,大道盡頭是阿波蒂奧希廣場上的巨大拱形紀念碑。阿波蒂奧希一詞同樣來自希臘語,意為崇拜某物到神化的地位。紀念碑後是裏約依山而建、無窮無盡的居民區,平房的燈光在夜幕中猶如點點星光,伴隨着阿波蒂奧希之拱的綵燈一起閃耀。

  突然,彩色焰火從大道兩側平地而起,與一同亮起的聚光燈奪走全場目光,桑巴鼓點和全場歡呼隨之響起,一輛輛張燈結綵的舞校花車從起點駛出。參加桑巴舞校巡演的舞者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他們並非專業舞蹈演員,日常都有各自的生活,但一旦穿上舞服,來到桑巴大道,都為快樂起舞,祈求快樂之神在新的一年裏賜予恩惠。

【糾錯】 【責任編輯: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