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學習戰術藝術需追溯其數理機理

2018年12月04日 10:08:54 來源: 解放軍報

    戰術具有藝術和科學的兩重性,科學性是藝術性的基礎,戰術不基于科學,就不足以成為藝術。信息化戰爭時代,“快打慢”“精制粗”早已成為制勝普遍共識,在這樣的前提下,討論戰術藝術的科學基礎,深挖其數理機理,服務、指導作戰顯得尤為重要。

    戰術是數理分析的深度提煉和升華。戰鬥現象類同于其他社會現象,具有自身特殊性,也具有自己的規律、因果關係。戰術運用獲勝,必是在一定因素和條件作用下把握了關鍵因素,正確運用作戰力量,按規律推進的結果。英國傳奇英雄T·E·勞倫斯曾描述:“戰術的十分之九是確定的,可以從教科書中學習,但是另外非理性的十分之一宛如翠鳥閃電般地掠過水面,那是對將軍們智慧的考驗。”沒有之前十分之九的確定,最後十分之一的飛躍便不存在,戰術必定是在嚴謹數理分析基礎上進行的藝術升華。例如“大吃小”這個原始、樸素的戰術概念,依據的是對作戰能力的考量,多少算“大”往往是需要數理分析的,在不同條件和情況下,“大”的具體表述顯然不同。

    探究戰術的數理機理是學習戰術的現實要求。如果戰術略過數理推導和演繹過程,一步踏上藝術高臺,大概率會變成走向“個人天賦”“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玄而又玄”。戰術的藝術性使其更具美學特徵,因此也更具品味意蘊,更容易引起觀摩人員的共鳴、推崇和仰望。只是單論其藝術性卻不易于有序傳承,可復制性、再創性大大降低,因為並不是每個作戰指揮員都可以只經反覆研磨戰術藝術,便能領悟其深意,知曉其原理,然後學以致用。只有抽象出戰術運用的數理機理,才能使貌似玄學的戰術藝術落地,使之具備更好的傳承性。只知其表,不諳其裏,未能把握戰例戰術的數理機理,在實戰中往往會生搬硬套,更談不上活學活用。

    探究未來智能作戰戰術的數理機理尤為重要。從人工智慧到“演算法戰爭”是一脈相承的。人工智慧的基礎是硬體和數據,但核心是演算法,演算法是人工智慧的引擎。而構建演算法的核心和根基是嚴謹的數理分析與推理,其內涵是創建基于問題的抽象數學模型,並根據目標問題選擇不同的方法完成演算法設計。武器只有輸入並學習了戰術數理公式,才具備達到“智能”的基礎,才能與指揮員相配合,進行“智能作戰”。從《孫子兵法》“妙算”到“演算法戰爭”,或許算的內容、方式、手段、工具等有所區別,但對戰爭制勝的訴求和理念是一致的,是相通的。適應人工智慧軍事應用的作戰趨勢,使傳統戰術藝術在信息化戰爭甚至智能化戰爭時代繼續釋放光芒,必須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搞清楚戰術制勝的數理機理,用數學語言刻畫出戰術設計和運用的演算法靈魂,服務和應用于作戰。

【糾錯】 [責任編輯: 劉憬杭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00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