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戰場“替身”的制勝之道

2018年10月12日 09:08:39 來源: 解放軍報

    近期,美國空軍授予雷聲公司一項價值9610萬美元的合同,用于生産微型誘餌導彈(MALD)。MALD是一種空射導彈,具有誘餌和幹擾能力,可準確復制美國及其盟國多種飛機飛行剖面和特徵。根據公開數據,2019財年美國採購各種幹擾誘餌彈的數量,較2014財年足足翻了一番。這些幾乎不具備直接殺傷能力的誘餌彈,為何備受美軍青睞?專家稱,誘餌彈往往能在關鍵時刻發揮出“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隱真示假,保護飛行員和飛機的安全。

    誘餌彈是一種典型軍用假目標,造價低廉。《水滸傳》中的李鬼,因冒用“黑旋風”李逵的名號為非作歹,最終成了李逵的斧下之鬼。然而,在軍事舞臺上,有著戰場“李鬼”之稱的軍用假目標卻以能成功冒充各類武器裝備而立足,而且冒充得“風生水起”——無論飛機、坦克還是大炮,它們演誰像誰,是最專業的“替身演員”。

    低費效比

    本小利大催生戰場“替身”

    常言道“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如果説戰爭是世界上最“燒錢”的行為之一,相信沒有人會表達不同意見。特別是在現代戰爭中,不論是發起進攻的一方,還是組織防禦的一方,只要戰事一開,必然都會消耗大量的資源。

    毋庸置疑,戰場上消耗最大的就是武器裝備。因此,最大限度地保證武器裝備完好,無疑是降低戰爭消耗的有效途徑。這種情況下,軍用假目標就派上了用場。

    科索沃戰爭中,南聯盟軍隊就曾成功運用軍用假目標。1999年3月24日晚,美國海軍“菲律賓海”號導彈巡洋艦發射了一枚“戰斧”巡航導彈。熒屏上清晰地顯示出,這枚巡航導彈精確命中普裏什蒂納機場,一架南聯盟米格-21戰機瞬間被毀。

    這種場景在北約對南聯盟進行的78天狂轟濫炸中司空見慣。對于擁有“發現即摧毀”能力的北約軍隊來説,于千裏之外精確“點穴”實屬常規操作。

    可就在南聯盟軍隊從科索沃撤兵的第一天,被炸得“底朝天”的普裏什蒂納機場突然像變戲法一樣飛走了11架米格-21戰機。不僅如此,南軍還有大約250輛坦克、450輛裝甲車和600門大炮陸續撤出,令北約軍隊直呼“萬萬想不到”。出現這種場景,原因其實並不復雜:被“摧毀”的“戰機”“坦克”中,大部分是南軍精心設置的軍用假目標。狂轟濫炸中,北約有相當一部分先進武器都打在了這種軍用假目標上。

    英國《泰晤士報》記者從科索沃發出的報道説,“北約部隊在科索沃只找到3輛被炸毀的坦克,而其余全是假坦克假大炮。”對北約而言,高精尖武器屈“才”打“假”,不僅丟了自家的臉,更丟了兜裏的錢。

    軍用假目標的優勢之一是低費效比。瑞典有家專門制造假目標的“梭魚”公司,它的廣告語別具一格:“我們制造的‘噴氣式飛機’每被擊中一次,就會為您節省數百萬美元。”這一説法不無道理,不妨來算一筆賬:一輛真正的T-80主戰坦克造價超過200萬美元,一輛1:1充氣型T-80坦克假目標造價不足2萬美元,而一枚AGM-65G“小牛”空地導彈造價高達12.3萬美元。這樣裏裏外外一算,如果“白菜價”的假目標能被一枚“真金白銀”的導彈擊毀,那真可謂“死得其所”了。

    《戰爭經濟學》中提到:“金錢是戰爭的力量源泉”“誰擁有最後一塊錢誰就總是勝利”。從這個角度來看,通過使用軍用假目標成功騙過敵人猛烈炮火而保存下來的武器裝備,很可能就是贏得戰爭的最後砝碼。

    高倣真度

    以假亂真全靠“內外兼修”

    一場大霧,數十戰船,若幹草人。諸葛亮“草船借箭”是古代成功運用軍用假目標的經典戰例之一。

    上世紀以前,由于偵察手段單一,戰場感知能力有限,軍用假目標往往只需依靠 “畫皮”功夫就能收到奇效。而當前,偵察與監視技術飛速發展,陸、海、空、天、電磁五維戰場充滿可見光、紅外、雷達、聲響等現代探測器,作戰對手無一不是“火眼金睛”,稍有疏忽,軍用假目標就會原形畢露。不過,如今戰場“替身”也搭上了信息化的快車,不僅在外練“筋骨皮”上有所精進,更習得了不少“內功心法”,迎來了“替身演員”的又一春。

    從“外在招式”上看,現代軍用假目標主要突出了“快”“真”“穩”三個特點。

    信息化戰場分秒必爭,假陣地、假目標的開設速度直接決定著隱真示假的成敗。不少充氣式假目標能在5分鐘內充滿氣並投入使用,是軍用假目標陣營的主力;由聚氨酯泡沫塑膠制成的膨脹式假目標,可在數十秒內體積迅速膨脹10倍,達到真實目標的尺寸,野戰條件下運輸和使用都很方便。

    硬殼式假目標則注重突出“真”和“穩”的特點。以某型硬殼式假目標為例,由于其外殼採用復合材料制作,外觀細節十分逼真。經過測試驗證,無論是用肉眼還是使用軍用望遠鏡,超出一定范圍都分辨不出它的真假。此外,該型假目標還可以內置獨立行走機構和簡易液壓裝置,能夠實現裝備牽引和起豎,進一步提升了其倣真程度。硬殼式結構的“硬身板”有效提升了穩定性和耐用性,無須增加固定措施即可抗強風,其野外使用壽命可達2年以上。

    在“內功”修煉上,現代軍用假目標下的功夫更大。通過在假目標內部安裝小型燃油發電機、特殊加熱電路和特制的角反射器,可以産生類似于真實目標的紅外輻射特徵和雷達反射特徵,能有效欺騙紅外、雷達等現代探測設備。美軍研制的一種以丙烷為燃料的可控紅外模擬器,用程式控制其熱輻射周期和溫度特徵,能有效模擬多種有價值的軍事目標。“潘興”戰術導彈假目標還能逼真地模擬與真實“潘興”戰術導彈有關的閃光、噪聲、煙塵、電子、雷達和紅外特徵,讓對手想不“信以為真”都難。

    逼真度是軍用假目標欺騙敵人偵察和攻擊的首要因素,也是未來軍用假目標創新發展的發力點。有了各種新科技的加入,軍用假目標會讓未來戰場更加撲朔迷離。然而,技術的進步不會只垂青于攻防之中的某一方,這出攻守好戲可能永遠沒有落幕的那一天。

    多維一體

    “假戲”也要演“全套”

    毫無疑問,現代戰爭並非一兵一卒的爭鋒,也非一刀一槍的較量,而是體係與體係的對抗與比拼。為了使軍用假目標的“示假”效果更加逼真和完美,人們在改進單個假目標性能的同時,也在拓寬軍用假目標的使用范圍,軍用假目標開始成係統、成體係出現。

    以美軍“霍克”防空導彈充氣假目標係統為例,它包括9組假模型:改進的排指揮所、連續波搜索雷達、大功率探照燈、3臺發電機和3具導彈發射架。這套假目標各組件之間按照真實的導彈發射陣地進行配置,加上一定的隱蔽偽裝和人員活動痕跡,迷惑性極強。

    在工程偽裝上,一出精彩的“假戲”更離不開所有角色的密切配合。比如,洞庫、機場等軍事目標具有體積龐大、配套設施多、目標集群特徵明顯等特點。這類假目標不僅需要在外觀、射頻信號等自身特徵上與真實目標高度一致,甚至在工程選址、建設周期和人員活動等方面也要同步展開相應模擬,可見其體係化程度之高。

    “假戲”要演“全套”,還得有“上天”和“下海”的“戲份”。軍艦這類動輒萬噸排水量的“大洋重器”肯定不能按等比例制造實體假目標,而“充氣戰機”即使飄到空中估計也逃不過防空導彈的“法眼”。因此在海空領域,軍用假目標走的是“神似形不似”的路線。海軍的假目標係統主要依靠艦船發射的箔條誘餌彈或紅外誘餌彈模擬艦船本身的信號特徵,從而迷惑、躲避來襲導彈。戰機配備的假目標除紅外誘餌彈以外,還有拖曳誘餌係統,這種看起來像“拖靶”的裝置可將導彈吸引到自己“身上”,以保護戰機不受攻擊。

    然而,僅僅把軍用假目標當成戰場防守一方的“工巧之器”,就未免有點狹隘。當前,進攻一方也開始應用無人機假目標、網絡戰假目標等隱真示假,在實戰中的作用不容小覷。

    保存自己的最終目的還是要殲滅敵人。在科索沃戰爭中,南聯盟軍隊隱真示假的功夫再強,也沒能改變從科索沃撤軍的事實。實際上,以假目標保護真正的高價值目標,誘使敵人做出錯誤判斷,從而獲得和不斷積累戰術乃至戰略上的優勢,並取得最終的勝利,才是運用軍用假目標的意義所在。

【糾錯】 [責任編輯: 蔡琳琳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99697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