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楊波:“柳葉刀”的深情

2016年09月26日 11:20:16 來源: 新華網

    解放軍第309醫院專家醫療隊在革命老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的醫療義診剛剛開始,普通外科主任楊波的診&前就擠滿了患者。劉百元 攝

    新華社9月26日銀川電題:楊波:“柳葉刀”的深情

    劉濟美、劉百元

    他總是迫切地要將自己的知識傳授給西吉縣中醫院的醫生們,他總是竭盡所能的去解決最困擾患者的健康問題。每當遇到適合手術的病例,他都會通過現場教學,提升基層醫生們的手術水平與醫院的醫療能力。

    解放軍第309醫院專家醫療隊22日在革命老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的醫療義診剛剛開始,普通外科主任楊波的診&前就擠滿了患者。

    “你的化驗單顯示肝硬化,並伴有少量肝腹水,非常不利於疝氣術後傷口癒合。”楊波發現當地患有疝氣的患者非常多,而在與縣醫院的交流中,楊波得知他們在進行疝氣手術時還在採用傳統的硬膜外麻醉技術,而並不掌握國際上普遍採用的局部麻醉技術。

    疝氣手術需要利用一個比疝氣缺口更大的一體成型的無張力三合一人工網片來修補並加強受損的腹壁缺口。傳統的硬膜外麻醉技術益處在於手術中患者的組織結構不會因為麻醉的作用産生腫脹變形,醫生很容易辨識局部的各個解剖結構開展手術,而弊端則在於康復時間長,治療費用也高。

    “而局部麻醉技術通常術後只需住院1至2天,甚至有的患者手術當天就能出院。”楊波介紹説,“但是,局麻技術卻對醫生的技術能力提出了挑戰,因為局部麻醉後,患者的組織結構會發生腫脹變形,不利於辨識局部的解剖結構,醫生必須憑藉着豐富的經驗對這些組織進行辨識,精確的進行手術。”

    “國家對疝氣手術採用的是單病種付費政策,由於我們不掌握局部麻醉技術,所以我們醫院幾乎每做一例疝氣手術都會倒貼近千元,病人康復慢也不利於醫療資源的流轉。”西吉縣中醫院院長李軍義邀請楊波開展手術教學,將技術與經驗傳授給醫院,“幸運的是,在對義診患者的篩查中我們也尋找到了合適的病例。”

    患有疝氣3年的患者李剛22日上午來到了中醫院。“3個月前我的疼痛忽然加重,無法勞動,聽説北京的專家來義診,我一早就趕過來排隊。”

    但是在對李剛進行查體的過程中,楊波發現李剛突出的組織無法推回腹腔,憑藉着豐富的經驗,楊波判斷患者還合併了其他泌尿系統的疾病。

    通過B超檢查確診,李剛患有腹股溝斜疝、睪丸鞘膜積液和精索鞘膜積液,同時患有肝硬化、脾亢、肝腹水而且血小板極低。“這些問題互相關聯又互相影響,在手術中,每一項指標的波動都會影響手術的結果,對醫生提出了挑戰。”根據病人的具體病情,楊波迅速調整了手術方案,“我們要用一刀同時解決患者的三個病症。”

    “因為患者血小板低,要對血管進行精細分離。”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的手術室裏還有很多觀摩手術的外科醫生,楊波一邊手術一邊現場教學。手術成功後,李義軍感激的説:“楊主任的‘柳葉刀’不僅救治了患者,更將技術留給了我們。”

    “醫療扶貧與技術幫帶並不是一定要帶來‘高大上’的醫療技術,而是要扎紮實實地做好基礎技能的培養和教學工作,這樣才能留下一支不走的醫療隊。”除了專業技術的幫帶,楊波還對中醫院外科的學科發展和建設提出中肯大建議:在西醫外科治療的基礎上盡量融合中醫藥特色,如術後的中醫康復治療,以及圍繞手術期間的中醫綜合管理以提升學科的競爭力。

    楊波在多個全國、全軍醫學專業委員會擔任要職,有着30多年的臨床經驗,而作為此次醫療隊的專家組組長,每次面對病患的時候還總是謹慎的進行查體與問診。“謹慎,這不僅是一種職業素養,更是對生命的敬畏。”楊波説,“而能到革命老區、長征勝利會師地為當地群眾服務,這也是我一名軍醫的責任與義務。”

    西吉縣常年缺水,這裡的村民對水資源極其珍惜。義診中,中醫院給專家們都準備了礦泉水,而自己的醫生則是喝略鹹的當地水。每次巡診回來,下車前楊波都會把大家喝剩下的礦泉水收集起來,他説:“我們不能浪費水,更不能浪費貧困縣的水,這些水是老區人民對我們的深情。”

    義診中,楊波也總是穿着軍裝,帶着紅十字袖標,他説:“這會讓我們贏得老區人民的信任,也讓我們有一種職業的自豪感,更意味着要肩負更多的責任。”

楊波一邊手術一邊進行對現場教學。劉百元 攝

    楊波在多個全國、全軍醫學專業委員會擔任要職,有着30多年的臨床經驗。劉百元 攝

    義診中楊波總是穿着軍裝帶着紅十字袖標,他説:“這會讓我們贏得老區人民的信任,也讓我們有一種職業的自豪感,更意味着要肩負更多的責任。”劉百元 攝

【糾錯】 [責任編輯: 王楠楠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71292996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