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猛料!一文讀懂中國軍隊戰鬥力

2016年09月25日 17:48:22 來源: 新華社

    海軍在海南島至西沙附近海空域組織實兵實彈對抗演練,這是導彈護衛艦運城艦發射反艦導彈(7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查春明攝

    新華社北京9月25電(記者王東明、王楠楠)25日,新華社播發重磅通訊《鍛造面向未來的勝戰之師——習主席和中央軍委領導推進軍隊戰鬥力建設紀實》。

    文章開篇就説:“夏秋時節,演兵場上金鼓陣陣、高潮迭起——

    塞北草原,多支陸軍合成旅挺進朱日和,一番番鏖戰如火如荼;遠海大洋,海軍三大艦隊互為對手多維對抗,一輪輪攻防驚心動魄;西北戈壁,空軍“金飛鏢”爭奪戰硝煙正濃,一次次突擊雷霆萬鈞;大山深處,火箭軍新型導彈旅排兵布陣,一枚枚長劍引弓待發……近似實戰的演訓如砥似礪,打磨着一支勝戰之師。”

    怎麼樣?很有貨吧。告訴您,這篇近8000字的通訊,通篇滿滿的都是信息量。

    這3年多來,中國軍隊戰鬥力建設到底有哪些進展?現在就帶您看看這篇通訊到底透露了哪些猛料——

空軍轟-6K飛機赴西太平洋進行遠海訓練(9月12日攝)。新華社發(郭偉 攝)

    聚焦能打勝仗

    練兵備戰龍頭牽引作用愈發凸顯——

    ·2013年至2015年,全軍共開展207場各軍兵種部隊跨區基地化訓練、126場聯合專項訓練、50場軍兵種互為條件訓練

    ·陸軍部隊首次成建制派出步兵營擔負聯合國維和行動

    ·海軍艦機出島鏈遠海訓練常態化

    ·空軍航空兵赴南海戰鬥巡航

    ·抗震救災、抗洪搶險等非戰爭軍事行動駐地官兵衝鋒在前

    政治工作生命線威力充分發揮——

    ·深入開展改革強軍等主題教育,廣泛組織“新一代革命軍人樣子”大討論,引導官兵鑄忠誠、強素質、練本領

    ·“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整頓、“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凝聚起推動戰鬥力建設的磅礡力量

    ·制定下發《關於加強戰鬥精神培育的意見》,全軍各級積極探索構建培育戰鬥精神長效機制

    選人用人導向更加鮮明——

    ·從2013年4月開始,中央軍委集中對全軍和武警部隊軍級以上領導班子進行考核。用打仗的標準選賢任能,讓想打仗的有舞&、鑽打仗的有位子、能打仗的有奔頭

    資源投向投量精準高效——

    ·2015年,全軍壓減公務車輛24934輛,軍以上機關行政消耗性開支同比下降50%以上

    ·陸軍加強信息化部隊建設

    ·海軍新型作戰艦艇密集下水

    ·空軍大型運輸機、新型轟炸機裝備部隊

    ·火箭軍新型戰略導彈震撼亮相

    戰鬥力建設基礎不斷強固——

    ·《軍隊基層建設綱要》重新修訂頒佈

    ·全軍和武警部隊涌現出5800多個軍事訓練一級單位,2.5萬人次被各級表彰為“踐行強軍目標標兵”“愛軍精武標兵”,1.5萬餘人次獲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

殲-15艦載戰鬥機準備着艦(資料照片)。新華社發(張凱 攝)

    從難從嚴訓練

    軍事訓練的“頂層設計”進一步向實戰靠攏、向打仗聚焦——

    ·2014年3月,頒發《關於提高軍事訓練實戰化水平的意見》

    ·2016年6月,全軍實戰化軍事訓練座談會在京召開,對全軍實戰化訓練再部署再發動

    打贏準備和核心能力在實戰化訓練中實現整體轉型提高——

    ·陸軍廣泛開展大考核、大比武、大拉動活動,持續發揮“考比拉”的催化效應

    ·海軍演兵大洋,參演兵力、攻防難度、戰場環境複雜度等紀錄一再刷新

    ·空軍空戰訓練放開約束條件、對抗空域,突出全天候、打臨界

    ·火箭軍部隊機動距離越來越遠,作戰半徑越來越大,真正做到全域機動、全域懾戰

    ·武警部隊一次演習帶動70個軍師級單位提升應急反恐處突能力

    ·陸航主導合成演習、特戰分隊滲透“斬首”、電子對抗無形絞殺、預警機“鷹眼”飛天

    一大批懂作戰、通聯合、精指揮的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砥礪成長——

    ·全面推開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專業化培養模式

    ·陸軍跨區演習將指揮員評估分值權重由20%增至35%

    ·海軍艦艇長100%在遠航訓練、聯合軍演、遠洋護航、遠海搜救等重大任務中經受錘煉

    ·國防大學聯合作戰、聯合訓練教學時間比重由45%增加到78%

    演訓場上清除“和平積弊”助力真打實備強勢推進——

    ·3年多來有600多名幹部因訓風不實、考核成績不合格被取消擬任主官資格、推遲調職晉銜或處分追責

    ·打破“紅必勝藍必敗”的思維定勢、整治實戰化“標籤亂象”……全軍訓風演風考風持續向好

    ·聯演聯訓,突出夜間行動,突出臨機導調,突出精確評估,突出協同對抗

    ·跨區基地化訓練緊貼實戰要求,大範圍、快節奏、跨晝夜連續實施

    某洲際戰略導彈旅加大實戰化訓練,成功發射一枚導彈(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宋波攝)

    創新培育戰鬥力新的增長點

    戰鬥力建設在體系重塑中迸發生機活力——

    ·領導指揮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作戰指揮和建設管理職能相對分離,規模結構和部隊編成得到優化,新型作戰力量建設得到加強

    ·健全了軍委、戰區兩級聯合作戰指揮機構,軍委戰略指揮功能得到加強,五個戰區專司聯合作戰指揮

    ·裁減軍隊員額,減少領導指揮層次,優化軍種比例、官兵比例、新舊裝備部隊比例

    戰鬥力建設的“核心競爭力”穩步增強——

    ·從“飛鯊”首降航母,到“東風”威震長空;從大型兵棋系統讓官兵在戰爭實驗室中學習戰爭,到一體化指揮信息系統助力三軍聯合作戰演習;從全軍戰法創新集訓,到《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的重磅推出……全軍部隊抓住用好創新驅動這個強勁引擎,將理論、技術、組織、管理、文化創新的“準星”始終瞄準戰場,加快戰鬥力生成模式轉變的步伐更加堅實有力

    戰鬥力建設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棋局”——

    ·“中國製造”“互聯網+”、大數據助力國防科技創新,軍民融合向網絡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航空航天等領域縱深推進

    ·空軍與清華大學聯手培養飛行員、戰略支援部隊多項戰略工程“借智”地方科研院校,軍地共育人才、共贏發展成效日益顯現

    ·高鐵輸送兵員和裝備成為常態、第三代戰機首次在高速公路成功起降,國防動員體系不斷完善,平戰轉換實現“無縫鏈結”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常規導彈第一方隊接受檢閱(2015年9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李剛攝

【糾錯】 [責任編輯: 王楠楠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7129298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