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舞忠誠——記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測試站一室女科技工作者群體
新華社甘肅酒泉9月19日電題:巾幗舞忠誠——記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測試站一室女科技工作者群體
李國利、羅梓豪、劉輝産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測試站一室,是一個曾榮獲集體一等功的功勳室。在這裡,有這樣一群女科技工作者,她們常年奮戰在測發工作一線、奔波在發射場的各個崗位,用自己的雙手一次次將火箭送入太空。
安新平:扎根戈壁為航天
1999年從西北工業大學畢業後,工程師安新平懷揣航天夢想,和男友雙雙來到西北戈壁。
17年過去,曾經的戀人早已成為恩愛夫妻。丈夫憑藉過硬本領,一步步走上了一線指揮崗位,不甘落後的她也在不斷超越自己。
她先後在電池單元測試操作、慣性&&單元測試指揮等多個崗位工作,獲得過首次載人航天任務突出貢獻獎,參與研發的“航天發射一體化倣真訓練系統”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在神舟十號飛行任務中,運載火箭捷聯慣組先於其他産品半個月進場。此時,她剛完成火箭動調&&和激光慣組測試任務,來不及休整,便投入捷聯慣組的測試工作。
捷聯慣組是運載火箭的核心精密儀器,測試要求高。36天的連續測試,她解算、判讀了數萬個關鍵參數,完成了88頁測試記錄、匯報材料,形成了長達138頁的狀態檢查和過程數據記錄表。
同事們常常擔心她過度勞累而吃不消,她卻説:“我沒有那麼嬌弱。”
史常香:誰説女子不如男
一次衛星發射任務,隨着零號指揮員“點火”口令的下達,一個身着淡藍色工作服的女同志果斷按下發射按鈕。
她就是發射測試站工程師、航天發射任務首位女火箭點火手——史常香。同時,她也打破了男性擔任點火手的傳統。
剛開始走上如此重要的崗位,史常香曾面臨不少困難,但是性格倔強的她並沒有畏難退縮。白天,她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向身邊的同事請教;晚上,她加班加點挑燈苦讀。幾個月下來,她熟記每個測試數據的意義和參數範圍要求,吃透了每個操作的技術要求和注意事項,熟悉掌握各種測試原理,成為專業崗位上的行家裏手。
20年來,她先後完成60余次航天發射任務。今年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中,她又走上了系統主控微機崗位。
主控微機作為測試發射設備的“指令官”,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上百個指令輸出。發射任務中,她不僅能在規定時間內準確無誤地完成上百個指令輸出,同時還兼顧到了上千個控制系統有線參數的實時判讀工作。
9月15日,天宮二號成功飛入太空。史常香説:“我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
王磊:無悔堅守的母親
“爸爸媽媽愛你,很愛你!但我們是軍人,軍人的肩膀上肩負的是如山的責任!”在單位組織的“改革強軍 航天報國”演講比賽上,助理工程師王磊的演講讓在場的聽眾為之動容。
原來,王磊和在海軍工作的丈夫常年過着兩地分居的生活,1歲半的兒子從出生後就沒見過爸爸幾面。從事控制系統地面電源工作的王磊,因為要常常奔波在航天發射任務保障一線,陪着兒子的時間也屈指可數。
久而久之,兒子開始慢慢變得不願意和她親近,也不願意再看那個手機屏幕中的爸爸。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中,王磊是參試隊伍中的一員。每次加完班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家,看著兒子帶着兩眼淚痕的稚嫩面龐,她的內心深處充滿了愧疚與自責。
但一想到航天事業的神聖和肩上擔負的使命,她又把所有的困難與艱辛都化作了無限的動力。她説:“我從事的事業很偉大,我想兒子長大後一定會理解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