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故事:草地上的臨時黨支部
1927年11月14日,黃麻起義爆發,圖為鄂東軍保衛黃安油畫
作者:羅沙粒
羅沙粒(女),父親羅玉琪,曾任上海警備區司令部防化處處長、上海警備區後勤部部長,在長征時是紅四方面軍4軍10師新劇團的一名戰士。從羅沙粒小時候開始,父親就經常給她講那些戰鬥的故事,而羅沙粒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父親跟着“草地黨支部”突出重圍的經過。
1935年深秋,茫茫草地上沼澤密布,年僅13歲的父親追隨大部隊走了整整27天,因為長時間在黑水裏浸泡,父親的腳已經爛了,起初還能一瘸一拐的跟着部隊,但因為好幾天沒吃東西,禁不住頭暈、肚餓、腳傷的多重煎熬,父親掉隊了。
天色漸黑,人也越來越少,父親越走心中越忐忑,最後,他索性坐了下來,心想完了,糧食沒有,傷口又疼,什麼時候能出草地也不知道。萬一遇上國民黨的騎兵隊,或藏人中的反動傢伙,也是一樣沒命,想著想著,眼淚開始在眼眶打轉……
“小鬼,你是哪個單位的?”忽然,父親聽到有人詢問,他抬頭一看,只見一個拄着拐杖的人正瞪眼看著他,這人的右腿已經受傷,不時滲出殷紅的鮮血。不等父親回答,他已經一把把父親拉了起來,父親發現,在他們周邊,東倒西歪着二十多個掉隊的戰士,都筋疲力盡,不住地喘着粗氣。
“同志們,要咬緊牙關,堅持到底就是勝利,我是四方面軍二十八團三連副連長。” 因為時間久遠,父親已經不記得那位副連長自報的姓名,直到後來多方查探,才知道副連長的名字叫李玉勝。大家聽了他的話,也紛紛提起精神作了自我介紹,眾人相互扶持,一起向不遠處的一個山上走去。
山上有一個棵四五人合抱不住的大樹,中間都空了,大樹周圍有一塊較乾燥的地方,大家就在那兒休息,一兩個斜倚着槍,傴着腰,蜷着腿,悶聲不響地坐了下來。聽不見往日的歌聲,看不見黃昏的營火,心裏沉甸甸的……
看見大家無精打采的樣子,李副連長髮火似地衝着他們説:“幹嘛這個模樣!鐵尺男兒,怎能垂頭喪氣!我們要活,一定要想辦法活下去!”他給大家分析了當前的形勢,並提議成立臨時黨支部,“只有團結起來,靠組織的力量才能把咱們帶出草地,請黨員、團員舉手!”
大家一致選舉李副連長為支部書記,統計結果出來,29名傷員中,有13名正式黨員,4名預備黨員,6名團員,父親是團員,也被編到了小組中。
“同志們,今夜我們就在這裡宿營,現在,我召集開我們支部第一個會。”父親説,李副連長講的不多,但是意思大家都很清楚,李副連長説,大夥雖然來自不同的部隊,但同屬於紅軍這支大隊伍;部隊按行動方案北上前進了,我們要努力跟上不能掉隊;臨時黨支部對29名傷員統一領導,帶領大家先走出草地再趕上隊伍。
接着李副連長和幾位支委具體分配了任務:找野菜的找野菜、拾草的拾草、燒火的燒火……父親告訴我,那一刻,臨時黨支部就像那剛點着的篝火一樣,在大家心中燃起熊熊的希望。
從那時起,他們相互扶持,忽然感覺自己又有了依靠,因為有了副連長這個主心骨,他們又能眾志成城與死神相抗爭。
“副連長……”一天行軍,伴隨一聲撕心裂肺的呼叫,戰士周炳忽然陷入沼澤,緊跟周炳深後的一名戰士急忙去拉,可泥潭差點把他也拖進去。
“不要動,你動得越大,陷得越快,你不要動,我們來救你。”李副連長大聲喊道,他讓大家迅速把綁帶接起來,自己帶着一頭,匍匐着爬到周炳身邊,將綁帶遞到周炳的手上,大家一起慢慢用力,終於將周炳拉出了泥潭。
“謝謝副連長,是您救了我的性命。”小周激動地眼淚直掉。
李副連長擺着手安慰周炳:“小周,是黨救了你!同志們救了你!我們黨支部這個戰鬥集體救了你!”
茫茫草地上,危險總是不期而至,但最大的危險,還是飢餓,很多人走着走着都會突然摔倒在地上,要不是相互關照,大家早就堅持不下去了。
一天傍晚,大家圍坐在一起燒水煮野菜,焦急地等待着李副連長。説是煮野菜,不僅野菜味道難吃,關鍵菜葉還少得可憐。但大家都沒急着吃,因為李副連長還沒回來。
正在這時,在黑糊糊的天光中,看見他和另外一人回來了,身上斜挂着槍,還拖着一隻死山羊。大家一下樂開了,真是好多天來沒嘗過油腥味了,於是又忙得不亦樂乎,七手八腳地剝開皮洗乾淨就整只燒來吃。
當大家興高采烈地吃着山羊肉的時候,李副連長卻一聲不響的躲在一邊光吃野菜,被父親發覺了,父親一定要他來吃,李副連長卻説:“讓傷重的同志多吃點吧,我還能動呢!”這下更弄得大家也不吃了,後來還是通信員給他分了一塊羊肝,他接了過去啃了起來,大家才像如釋重負似的,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肚子飽了,精神也振作了,大家的勁頭一下高昂了起來。
接下來的行軍,大家走得精神了些,可到傍晚,戰士小張還是餓暈了過去。
“副連長,小張是餓的,吃羊肉的時候,小張為了照顧傷病員,吃得最少。”李副連長二話沒説,掏出樹葉包裹着的羊肝,這時大家才知道,原來副連長只在羊肝上咬了幾口,趁大家不注意便偷偷藏了起來。小張睜眼看到,感動得説不出話來……咬了兩口,他再也捨不得吃了,把它遞給了重傷的戰友。
最終,一塊羊肝你傳我,我傳你,還是傳到副連長手上,見此情形,李副連長決定,給重傷員每人分了一塊:“我還能撐下去,多活一個人就多一粒革命的種子,多一份勝利的希望。”大家含着淚把這塊羊肝吃完了。
“草地雖然大,但總有一天會走到頭的!”一次休息,副連長主動和父親聊上了天,他摸着父親的手,和藹地説:“你是共青團員吧!你知道戰勝困難就是勝利這句話嗎?我們的革命才開始呢,你們小青年是有遠大前途的,我們這個黨支部一定會帶領大家走出草地的,你也要好好堅持下去!”他又講故事給父親聽,説以前有個飛毛腿,本事很大,一天能跑好多裏,在草地上疾步如飛,身上負了傷還和敵人作戰,副連長的話讓父親充滿了鬥志……
終於一天,幾個支委帶着小組在前面發現了大部隊的足跡,隊伍裏大家都高興極了,鼓足精神向着茫茫無邊的草地邊沿繼續前進。就這樣一路走,餓了就吃野草,過了三天,父親他們終於在李副連長率領下走出了草地。更令人高興的是,部隊正好也在就地休整,好像是專門在等待掉隊的人員,父親他們很快找到各自單位,患難相逢的大家各自分手了。找到紅10師新劇團之後,父親就向上級報告了李副連長帶自己走出困境的經歷,並鄭重地向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萬學林、陸超整理)
1940年,部隊護送朱總司令去洛陽和國民黨談判,消除抗日中國共摩擦
傘降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