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陸軍第38集團軍某團官兵理財涉法問題的調查與思考

2016年08月21日 16:10:14 來源: 解放軍報

    當理財産品走進軍營

    ——陸軍第38集團軍某團官兵理財涉法問題的調查與思考

    互聯網時代,理財産品市場琳瑯滿目。如何引導官兵正確看待理財?如何幫助他們解決理財涉法問題?帶着這些疑問,記者在陸軍第38集團軍某團進行了調查。

    1

    説起理財,二營六連排長小許心中仍有餘悸。2015年11月,小許休假回家,被老家某理財公司産品吸引,便與家人商量後,認購了一萬元的産品。“像我們未婚幹部,日常開銷省着點花,每月工資能留些結餘,就想通過理財為日後娶妻生子、父母養老積蓄‘家底’。”小許告訴記者。然而,他在收到一個月的利息後再無下文,家人前去發現,該公司早已人去樓空。

    軍人作為典型的“工薪族”,每月定時定額發放工資,只要不出營門,用錢的地方並不多,這樣的收入特性給理財投資帶來了充分規律的現金流。2013年,全軍推行軍人保障卡輔卡,方便了官兵購買合適的理財産品。

    小許作為該旅工資理財的“吃螃蟹者”,初嘗盲目選擇的“苦果”。幸運的是,在他着急懊惱之時,該團法律服務站向他伸出了援手。他們第一時間啟動“官兵跨區維權協調機制”,通過聯合駐地相關部門與小許老家當地工商局、民政局及司法部門取得&&,併發函請求當地人武部協調處理此案,及時跟進案件進展情況。不久喜訊傳來,當地公安部門已將潛逃的公司法人抓獲,幫助小許成功追回被騙錢款。

    調研中,記者還了解到,智能手機在軍營放開使用後,手機理財受到年輕官兵青睞。然而,面對市面上“五花八門”的理財産品,若不睜大眼睛謹慎選擇,很容易走入不法分子設下的“圈套”。

    2

    記者選取了80後帶兵人與90後戰士這兩類部隊基層主體進行調研。

    一營營長孫要人掰着手指頭,給記者算了一筆賬:80後官兵多為獨生子女,贍養四個老人和養育一個孩子的“421”倒金字塔式家庭結構,讓大家倍感“負”重。未婚官兵也並不輕鬆,欲結婚先購房,已成當下社會的一種約定俗成,無形中也增加了經濟壓力。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總有一天要踏出營門步入社會,既要學本領,也要有一定經濟基礎。”司令部直屬隊90後戰士小張直言,自己家庭條件不好,想通過理財的方式增加積蓄,為退伍後二次就業提供保障。前段時間外出和朋友聚餐,聽到大家在討論虛擬貨幣投資,言語間透露出可觀收益,一番盤算後,小張覺得比之前存入的“××寶”可謂“物美價廉”,於是在風險面前,決定大膽嘗試一把。

    “年輕官兵在人生爬坡階段面臨的可能是一輩子最大的投資,積累一定的資金是他們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此,他們‘大膽’理財,一旦遇到‘好項目’,一切便拋在了腦後。”該團政治處主任李江濤告訴記者,大家懂得攢錢理財自然是好事,但是,有了理財意識,並不等於就學會了理財,經過一番調研後,他們將官兵理財失誤的原因歸結為以下幾點——

    缺渠道。由於部隊日常演訓任務繁重,官兵們生活環境相對封閉,普遍對理財産品知之甚少,主要靠在網上“自學成才”,或通過“道聽途説”獲取理財信息,致使理財變成盲目跟風。

    少常識。大家對如何在法律保護下進行理財可謂霧裏看花,有的不知道哪些理財産品軍人可以購買,有的不知道哪些産品可以放心讓家人購買。由於缺少必要的法律知識,個別官兵為了眼前的高收益,不顧巨大風險,將錢款投入高風險的P2P、貴金屬等交易中,最後出現虧損,有的還捲入理財涉法問題當中。

    無計劃。一些年輕官兵缺乏理財觀念,單純地認為“理財就能少花錢”,把大部分工資都投入到理財産品當中,毫不考慮自己工作、學習和生活預算開支,缺少明確的理財計劃,造成急用錢時取不出來,為自己徒增煩惱。

    3

    在該團採訪期間,記者注意到,在每個連隊電子滾動屏播放的內容中,都有這樣幾句順口溜:“從軍不商應牢記,理財陷阱要躲避;切莫妄想發財夢,非法投資不觸碰;繫緊腰包多謹慎,警鐘長鳴多思慮。”

    “只有及時對官兵理財行為進行科學正確的引導,為他們撐起法律‘保護傘’,不讓理財涉法問題牽扯官兵精力,才能確保部隊安全穩定。”該團政委李鵬介紹説,為了幫助官兵廓清模糊認識,他們加大法治教育力度,對照條令條例和《證券法》等相關法規,對軍人不得私自經商、不得購買股票等理財範圍進行明確規範;組織該團法律骨幹將理財涉法案例及相關法律知識製作成小冊子、刻錄成光盤下發到各基層連隊,讓大家了解專業法律知識,增強依法自我防範意識。

    為打通官兵涉法維權渠道,他們與駐地律師事務所簽署合作協議,建立“維權在線”微信群,聘請專業法律顧問入群進行在線法律諮詢,方便官兵訴訟,及時有效解答官兵涉法問題。與此同時,他們還邀請法律專家結合《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對非法借貸、非法融資等商業詐騙案件進行詳細剖析,教授官兵如何在遭詐騙後正確維權。

    “讓理財成為合理消費,讓官兵感受經濟社會發展紅利。”李鵬告訴記者,該團一系列舉措施行後,官兵的法律維權意識有了明顯提升,消費觀、理財觀也變得更加成熟。“收益率高於百分之十,返息的期限又那麼短,這個産品不靠譜。”得知母親打算認購某理財産品後,一營一連上等兵小馮學以致用及時制止,避免了家人蒙受財産損失。(鄒菲、梁辰宇、李志濤)

【糾錯】 [責任編輯: 李朋芳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1181292455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