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雷鋒”余方銀的新故事
原標題:不願享清福 回家拉“隊伍”
“老雷鋒”余方銀的新故事
“在城裏耍的三天,我一身都不自在,回來立馬就好了。”余方銀説。覃寧波 攝
外孫開車接他去“享清福”,他卻只呆了3天就鬧着回了家,還組織起一支“老年雷鋒隊”——近日,記者在綦江區石角鎮幹壩村採訪時,發現上半年採訪過的85歲“活雷鋒”余方銀,故事又有了“續集”。
再見余方銀時,他正在為村裏二社一條石板路鏟路邊雜草。“不是所有的草都要一次性鏟完。”余方銀摘下帽子扇了扇風,指着路邊一片金黃色的野菊花説,“這些留給大家看,明年春天再鏟。”
“你‘逃跑’回來,就是為了繼續當雷鋒嗦!”幾個路過的村民和余方銀打趣。余方銀是村裏有名的“活雷鋒”,1980年退休回鄉後,義務鏟草、清溝、幫人補背篼、打掃村辦公室……基本沒閒着。
余方銀的老伴已過世,女兒住在重慶主城,經濟條件也不錯。今年重陽節前,名下有數家企業的外孫,開着車來接他。以前每次要請余方銀進城“享清福”,他都能找到理由推脫,外孫這次只好上門“堵人”。
考慮一番後,余方銀與外孫講起了“條件”:“就耍兩天,家裏還有很多事等着我哩!”
兩天后,余方銀“如期”要求回老家,卻被“扣住”,只好裝病。就在兒孫們手忙腳亂要送他去醫院的時候,余方銀雙手一攤:“我這‘病’,只有在老家才醫得好!”
一天后,余方銀如願以償回到家,下午就“開工”:拄着拐杖去給缺菜的鄰居送蔬菜。
為了讓女兒外孫不用擔心自己“孤單”,他組織起一支“老年雷鋒隊”:一社63歲的楊國倫當“義務跑腿”,向上爭取資金,並號召大家出力修路,解決了80多人的出行難;二社70歲的劉廷華,修整了社裏200多米的石板路;四社年過六旬的何學雲、曹祥敏夫婦,剷除了2公里長的大路路邊雜草……
“村裏很多公益性的事,余老也出錢、出力。”石角鎮宣傳委員孫振營告訴記者,楊國倫組織修路時資金緊張,余方銀就主動掏出500元給大家改善伙食;拓寬二社機耕道時,他又拿出1萬元、帶頭背石子,讓本不想出力的村民也跟着拿起了鐵鍬。
“我每月有1300多元的工資,自己用300元,留300元獎勵表現好的曾孫,餘下的都拿來做好事。”余方銀説話時揮動着手,穿了20多年的毛衣的袖口,因嚴重磨損而跑針,幾縷毛線不經意地鑽出來,在半新的黑色大衣衣袖外晃蕩。
余方銀發現了,趕緊把線頭塞進袖口:“莫説出去哈,不然我就給我兒孫丟臉了!”(羅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