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覽軍事)戎馬軍旅“文藝花” ——記晉城市陽城籍某油料倉庫政委李東東
李東東,男,漢族,1972年10月出生,山西陽城人,1991年12月入伍,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上校軍銜,現任蘭州軍區69056部隊政治委員。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4次,創作、參演的歌曲、小品分別榮獲蘭州軍區“崑崙文藝獎”、全軍第九屆“戰士文藝獎”聲樂類創作二等獎、全軍文藝會演表演二等獎等獎項。2013年月10月,被文化部在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群星獎”評審中榮獲“群文之星”稱號。
軍人子弟再圓參軍夢
李東東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姥爺在解放太原時犧牲,父親也當過5年兵。從他記事起,就對家門上懸挂着的“烈屬光榮”和“軍屬光榮”兩塊牌子十分崇敬。自古忠孝難兩全,孩子當兵夢並不是母親的現實願望,飽嘗失去親人和兩地分居苦楚的母親最初並不願意李東東繼續參軍。
或許是兩塊牌子的榮譽召喚,也許是血管中流淌着的軍人血液,高中畢業兩年後,李東東最終還是勸服了家人,離家千里,走進軍營,進入新疆軍區步兵四師。
真金在哪都發光
1995年7月,各部隊奇缺排長,於是,李東東那一批學員提前離校,到基層實習一年後再畢業。他被分配到了汽車第五十六團,在一營二連任排長,連續帶車隊前往西藏阿里執行高原邊防運輸任務。3年時間裏,先後25次帶車隊勇闖崑崙山,曾2次單獨帶領車隊完成運輸任務。
1998年5月,李東東被提升為該連副政治指導員。1998年12月,團隊發現他的文字功底較好,在基層也十分活躍,便把他調整到團政治處宣傳股任幹事,一肩挑起了團隊的教育、文化和新聞工作。初上機關,李東東不懂就問,不會就學,以勤補拙,加班加點成了家常便飯。在宣傳股工作期間,他注重發揮文藝方面的特長,狠抓基層文化工作開展,積極向團隊建議,組建了百人威風鑼鼓隊、腰鼓隊、舞龍舞獅隊、戰士軍樂隊、戰士業餘演出隊。
工作實踐中,李東東深深地感悟到,年輕時吃苦是一種福氣,受磨難是一種鍛煉,幾年的磨煉讓他自身素質得到很大提高。李東東説,凡事都有個從不會到會的過程,第一次撰寫團隊的正規化建設錄像片腳本時,自己熬了好幾個通宵,但也是因為那幾夜的辛苦,為他多年後編導多部DV短片奠定了基礎。第一次嘗試編導的連隊晚會,被新疆軍區表彰為“優秀連隊演唱組”,創作的歌曲《汽車兵情懷》,獲新疆軍區優秀創作獎。由於工作出色,李東東先後於1997年、1999年、2001年、2003年分別榮立個人三等功,1998年、2000年、2002年、2004年被團隊表彰為優秀機關幹部,3次被表彰為優秀共産黨員。
筆耕不輟成就軍旅文藝花
這些年來,李東東在幹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堅持業餘時間進行創作,通過幾年的摸索,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績。先後創作了歌曲20余首,DV作品5個,錄像匯報片5個。其中,歌曲《平凡的輝煌》《哥仨哨所》、快板《崑崙秋演兵》和小品《小卡德爾的博客》獲蘭州軍區“崑崙文藝獎”,歌曲《我是你生命的延續》獲全軍第九屆“戰士文藝獎”聲樂類創作二等獎,DV作品《讓愛持續》獲蘭州軍區三等獎,《擰在大山的螺絲釘》、《一個名額》獲蘭州軍區二等獎,《士兵與黃羊》、《撒向患者都是愛》獲蘭州軍區一等獎,並獲全軍二等獎。自己表演的小品《小卡德爾的博客》獲蘭州軍區表演二等獎,導演和表演的小品《玉樹不倒》,獲全軍文藝會演表演二等獎。2013年月10月,他作為全軍唯一選手,被總政推薦到全國,被文化部在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群星獎”評審中榮獲“群文之星”稱號。2014年,創作的歌曲《沙蔥花》榮獲蘭州軍區第十四屆“崑崙文藝獎”三等獎,創作的詩詞榮獲全軍第二屆“當代中華軍旅詩詞獎”。
晉城軍分區政治部主任王軍喜:受家庭的感召光榮參軍,在部隊完成大學夢,在部隊光榮入黨,苦練駕駛技術,筆耕不輟搞創作,無論在哪個崗位,李東東都能耀眼地散發出自己的光芒。人生因奮鬥而精彩,他的軍旅生涯從未離開過奮鬥二字,他所體現出的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的品質,正是中國軍魂的內涵所在。
李東東接受晉城電視台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