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旅成就我夢想 ——記晉城市高平籍正營職參謀王磊
新華網消息:王磊,男,2001年9月入伍,少校軍銜,66267部隊裝備部戰技勤務處正營職參謀。連續四年參加北京軍區裝備參謀比武競賽並獲得金牌,先後被北京軍區表彰為“優秀參謀”、“要訊工作先進個人”、“裝備保障訓練先進個人”,榮獲軍隊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項,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
吃苦才能成長,在加班加點中提升工作能力
2001年,19歲的王磊懷揣着大學錄取通知書,踏上了新的征程,跨進了培養裝甲兵專業高科技人才的高等院校。剛入校,便憑藉自己的能力當上了模擬連骨幹,白天既要跟隊上課學習專業知識,業餘時間還要參與學員隊管理。三年時間裏,王磊打下了深厚的的裝甲維修專業知識基礎,也掌握了開展行政工作的方法技巧。
軍校畢業後,他被分配到27集團軍某旅修理所當技術員。沒過多久,領導看他既懂業務、又懂管理,就把他調入主戰坦克營當排長,有意讓他歷練一下。王磊二話不説,打起背包來到連隊,半年下來,靠着一股不怕吃苦的韌勁兒,他從一個文縐縐的學生官變成了指技合一的優秀基層幹部。
2009年,王磊剛剛被調入司令部機關不久,就遇到了“使命行動—2009A”跨區機動演習任務。這次演習規模大、層次高、兵種全,上下非常重視。在演習期間,他連續加班50多天,在演習最後的十幾天,每天也就睡3、4個小時,雖然很苦很累,但王磊説,得到的鍛煉和收益是巨大的。
第一才是目標,在嚴扣細訓中提振精神鬥志
“沒有技術就沒有裝甲兵”,過硬的技術是坦克兵的看家本領。2010年,王磊再次回到基層,成為一名主戰坦克營的連長。沒過多久,上級要求他帶領連隊參加軍區“尖兵-2010基礎訓練比武”,這對一名新連長來説,是個不小的挑戰。從不服輸的王磊沒有退縮,帶領全連官兵連續奮戰在訓練場上。
坦克發動機的巨大轟鳴聲、柴油濃烈刺鼻的味道、崎嶇不平道路的顛簸,王磊在車內經常出現頭暈、噁心和嘔吐的現象。尤其是在比武后期,室外溫度達到30多度,坦克車內溫度高達40多度,王磊在車內一呆就是四五個小時,背上長滿了痱子,汗水一浸就象針扎一樣痛,下車之後衣服能擰出半盆水來。但訓練2個月,他從來沒有叫苦叫累,從來沒有離開過戰士們。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通信專業比武中,王磊的連隊提前3分鐘排除了電台故障。在體能考核中,全連官兵相互幫助、相互鼓勁,最終以整體20分46秒跑完了全程,這個成績對於坦克兵來説,就是一個挑戰極限的突破!
付出才有收穫,在奉獻堅守中追逐青春夢想
2011年3月,年僅28歲的王磊因業務突出,被選調到集團軍裝備部工作,擔任戰技勤務處參謀。戰技勤務處是裝備部的綜合處,上聯總部軍區機關,下牽部隊裝備一線,既要為首長決策提出建議,還要負責機關和直屬隊的教育管理工作。
同年5月,北京戰區舉行了轟轟烈烈的華北大練兵活動。王磊首次代表集團軍參加軍區裝備參謀比武。王磊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在以後的90天裏,他把自己關進集訓隊的“小黑屋”,抓緊一切時間訓練,在最短時間裏訓練補齊了短板。在最後的比拼中,王磊取得了5個課目的3金2銀4銅的好成績,靠着這種頑強的精神鬥志,在北京戰區內,他帶領集訓隊連續四年保持了裝備參謀比武的金牌和獎牌總數第一。
2014年,集團軍下屬某單位擔負北京軍區夜訓試點任務,由於微光瞄準鏡器材短缺,部隊夜訓面臨着很大挑戰。據王磊回憶,那段時間,他既要向總部軍區申請領取,又要跟友鄰單位協調借用,還要抽調集團軍所有旅團現有裝備集中保障。盯着這頭兼顧那頭,最後終於協調總部軍區把僅有的庫存調撥部隊,保證了試點任務的圓滿完成,部隊階段性訓練成果受到總部調研組和軍區首長的充分肯定。
王磊説,雖然工作很辛苦,但正是在一次次上下統籌協調中培育了大局觀念,在一次次紮實細緻準備中鍛煉了能力素質,得到的歷練和提高是全方位的。談起這麼多年的軍營路,王磊深有感觸:“正是部隊成就了自己的夢想,一定將個人夢融入強軍夢,加倍努力捍衛來之不易的軍人榮譽。”
王磊(右二)在裝備車間工作
王磊(左一)在指導戰友進行標圖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