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4日電(記者馮家順)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11月14日聯合發布5件涉鳥類保護刑事典型案例,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鳥類保護的良好氛圍。
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吳兆祥介紹,近年來,各級人民法院、公安機關和林草部門充分發揮各自職能作用,在鳥類保護領域依法履職盡責,通過加大執法力度、依法審理案件、開展宣傳教育等多種舉措,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鳥類保護工作格局。
這批案例中,有人通過架設捕鳥網及播放畫眉鳥叫聲等誘捕手段,非法獵捕並向他人非法購買共計800余只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畫眉鳥,用以出售牟利;有人使用粘網和誘鳥器大量獵捕野生鳥類,公安機關查獲880余只鳥類死體和活體,其中包含大量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黃胸鹀。人民法院依法嚴懲非法獵捕販賣國家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違法犯罪行為,彰顯對珍貴、瀕危野生鳥類實行重點保護的鮮明司法態度。
近年來,不法分子流竄作案、跨省作案、網絡銷贓,形成野生鳥類非法交易鏈條。這批案例中,張某等人從貴州駕車至河北,使用粘網、鳥籠非法獵捕數百隻棕頭鴉雀,並通過網絡拍賣銷往全國;馮某海等人在內蒙古、安徽等多地野外獵捕蒙古百靈和畫眉鳥,並運輸至山東等地出售給他人。人民法院依法對流竄作案、橫跨多省市的非法捕鳥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打擊,斬斷了專門從事非法獵捕、運輸、出售野生鳥類的犯罪網絡。
同時,人民法院依法全鏈條打擊危害野生鳥類資源違法犯罪行為。在一起案例中,李某等人負責獵捕野生蒼鷺、灰雁等幼鳥及蛋卵出售給陳某范,陳某范在其租用的養殖場孵化、喂養後出售給他人。人民法院以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非法狩獵罪,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分別依法判處陳某范等人八年至十個月不等有期徒刑。
吳兆祥&&,下一步,人民法院、公安機關和林草部門將持續加大對非法獵捕販賣鳥類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開展形式多樣的普法活動,進一步凝聚全社會愛鳥護鳥的強大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