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適配産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創新研究揭榜單位》公布-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03 10:30:18
來源:新華網

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適配産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創新研究揭榜單位》公布

字體: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發布了《關於公布適配産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創新研究揭榜單位的通知》,其中,北方工業大學、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河北工業大學等10家本科院校(含職業本科)以及廣東理工職業學院、貴州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等14家高職院校經過多輪篩選,入圍承擔了人才培養方案創新揭榜任務。

  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人才研究處副處長李利利介紹,此次揭榜工作重點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産業、新能源、新材料、大數據、智能製造、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工業互聯網、集成電路、網絡安全、高端裝備等産業領域。這些領域都是國家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方向,技術迭代快、産業帶動性強、人才缺口大,亟需打造貫通“産業需求-人才標準-教育培訓-能力評價-供需對接”的人才服務生態體系,推動産教協同發展。

  此次揭榜工作重點選擇這些領域開展人才培養方案的創新研究,她稱,“就是為了緊跟國家戰略布局,精準對接産業前沿需求,推進重點産業領域人才培養適配産業需求,加快培養具備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服務支撐産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國正處於産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快速發展,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人才供給滯後於技術迭代速度,傳統的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模式難以匹配産業動態需求,“學用脫節”現象亟待解決。

  “此項工作將很好地促進院校與企業、産業之間的協同合作。”李利利介紹,工作明確要求揭榜單位組建包含供需雙方參與的項目團隊,開展深入的人才需求調研,利用人工智能專用模型提取産業對人才能力的共性需求,並依據調研結果優化人才培養方案,通過這樣的方式,院校能夠更清晰地把握企業用人需求,企業也能更早介入人才培養過程,實現“供需對接、協同育人”,最終形成校企合作、産教融合的良性循環。

  她舉例稱,2024年6月,中國農業大學在生物育種科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基於納人AI專用模型分析生物育種産業上中下游企業所需要的共性崗位能力,形成量化能力圖譜,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今年,合肥工業大學基於納人AI專用模型在集成電路、車輛工程等四個本科專業進行産教融合課程體系重塑實踐。

  談及參與此項工作的初衷與期待時,貴州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校長程曉慧稱,貴州作為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國家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産業高速發展,但行業內“企業招不到適用人才、學生找不到對口崗位”的供需矛盾仍客觀存在。面對數字産業機遇,希望通過此次揭榜,把水利領域“工學結合、産教融合”的成熟經驗遷移到數智人才培養中,用更精準的方案打通“産業需求—人才培養”的堵點。

【糾錯】 【責任編輯:高方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