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19日電(記者王日晨)當前,房地産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人民群眾的住房需求,正在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建設“好房子”直接關係到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適應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要,完善標準規範,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這是“好房子”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目前,各地正在紛紛開展“好房子”建設實踐探索。
面對這個行業新命題,廈門老牌國企聯發集團將目光聚焦在新青年群體,積極探索“新青年好房子”這個更為縱深垂直的賽道。9月16日,聯發集團全新推出的新澍産品在南京發布亮相。
聯發集團董事長 王文懷
“這是一個被忽視且大有可為的市場,值得我們去做。”聯發集團董事長王文懷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聯發之所以選擇新青年這個賽道,一方面是基於企業的市場定位和自身發展的考量。另一方面,作為一家國有企業,聯發應該去關注並解決這部分人群的住房痛點問題。
聚焦新青年群體 打造“新青年好房子”
對於一個城市而言,青年人有希望,這個城市就有希望;青年人有未來,這個城市就一定有未來。解決好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問題,讓他們能夠在城市安居樂業,是提高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抓手。
除了保障性住房,通過市場來提供多樣化、多元化的“好房子”,也是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問題的有效途徑。
建“好房子”不等同於建“大房子”“貴房子”,而是要通過好的設計、好的施工、好的材料、好的服務等,解決居住中的痛點問題,全面提升住房品質。不同地區、不同面積、不同價位都應當有不同的“好房子”。
聯發集團堅持以打造“好房子”為導向,聚焦新青年群體,讓新青年産品戰略成為企業的差異化解題思路,深度洞察新青年主流客群在文化審美、情緒價值、産品功用、健康智慧等生活需求,積極研究打造“優總價、高品質、強運營、智慧化”的、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青年好房子”。
優總價,即在一二線核心城市産業集群的片區,創新推出60~80平米主力戶型,並結合強功能的産品設計、公共空間設計,給房子更大的空間韌性、更久的居住生命力。高品質,通過集約化的收納空間、家電,更透明的品質鑒證,實現“質而美”的回歸。強運營,以長效的社區運營激發公共空間活力、以社群運營服務逐漸營造業主自治的氛圍,凝聚社區的煙火氣。智慧化,秉持實用、好用、常用的原則,讓科技融入日常,實現“智而精的發明”。
“新青年的好房子首先應該是買得起的房子。作為國企,我們既要遵循市場化、商業化原則,又要兼顧優總價的目標。所以我們不追求暴利,只獲得合理的利潤。”王文懷認為,如果跑通了這條賽道,相信會有更多企業參與進來。
“新青年好房子”背後,離不開新青年供應鏈&&建設的支撐。這意味着在建造端,通過客戶需求的洞察倒逼家電、家居等産品的研發,打通C端與B端的橋梁;在服務端,通過社區運營實現家的功能性延展。以産品經理的思維做好房子,這種能力又有別於傳統開發商。
與城市發展同頻 探索行業發展新模式
目前,聯發集團已在廈門、上海、南京、深圳四城推進6個“新青年好房子”樣板項目,廈門“環島新澍”、南京“雨花新澍”等項目正按計劃推進入市。
聯發·雨花新澍
今年以來,聯發集團在土地市場頻頻出手,接連在一些熱點城市拿地布局。聯發集團2025年上半年中期業績公告顯示,聯發集團在一、二線城市的權益口徑土地儲備(未售口徑)貨值佔比超79%,較上年末提高13.61個百分點,土儲結構大幅改善。
顯然,“新青年”産品係將成為聯發集團未來的重要發力點之一。
“很多人認為我們在大城市積極拿地有些冒進,但是只有一二線城市才有足夠多的新青年群體。另外,我們的産品已經迭代到2.0,也有信心敢於進入這個市場。”王文懷強調,聯發的拿地策略是先看城市的産業集聚地,尋找潛在目標客群,促進産城融合、職住平衡,避免在傳統核心板塊進行盲目布局。
當前,我國城鎮化正從快速增長期轉向穩定發展期,城市發展正從大規模增量擴張階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為主的階段。房地産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房企需順應趨勢,積極轉型升級,推動産業高質量發展,實現與城市和居民需求的深度融合。
“企業的發展必須和城市的未來同步。換句話説,就是與城市共新生。” 聯發集團副總經理李鏹説,推出“新青年”這個産品,就是希望幫助城市留住年輕人,也支持青年發展型城市的建設。這件事做好了,其實是企業、城市和年輕人三方共贏的結果。
未來,建設“好房子”將是産業轉型發展的新賽道,以後的企業競爭,拼的是新科技、高質量、好服務,誰能抓住這次轉型的好機會,誰能為群眾建設“好房子”、提供好服務,誰就能有市場、有發展、有更好的未來。
王文懷認為,房地産行業要回歸需求角度去考慮産品,為市場提供多元化選擇。“好房子”應當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去定義,聯發錨定新青年這部分特定人群,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