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倫敦9月19日電 記者手記丨在倫敦,感受中國經濟“新引力”
新華社記者高文成
初秋的倫敦天氣漸涼,而位於市中心的英國律師協會大廳17日下午的氛圍卻分外火熱,一場聚焦産業合作與投資對接的交流熱烈展開。來自北京市朝陽區的中國企業代表團與英國48家集團組織的本土企業代表團相聚於此,暢談商機。
英國48家集團主席傑克·佩裏興致勃勃地向記者介紹在場陣容:英國企業涵蓋金融、能源、醫療健康等領域,或重塑清潔能源獲取方式,或引領全球零售變革,或攻堅下一代儲能技術。再看另一側,來自能源、投資、消費、數字科技、文化等領域的中國企業代表遠道而來,同樣“新”意滿滿。
“中英企業歡聚一堂,是為了締結夥伴關係、促成務實成果。”佩裏道出了這場對接會的核心:中國市場的獨特吸引力,正讓全球優質資源主動聚攏。
中國經濟的“引力”有哪些體現?在場英國企業給出了清晰答案。“是中國在能源轉型中的全球引領地位。”英國新能源企業奧克特珀斯能源公司國際業務主管克裏斯托弗·菲茨傑拉德的話頗具代表性。
作為英國最大能源供應商,該公司早已用行動投票:今年與中國車企比亞迪聯合推出“車-樁-電”全鏈條服務,通過智能調節充放電、每月返還充電費等方式提升用戶體驗;從中國採購高質量核心産品,更攜手本土夥伴深度參與中國能源轉型進程。“中國處於創新和國際合作的前沿,創新正在中國蓬勃發展,我們既要學習,更要深度合作。”菲茨傑拉德的話,道出眾多跨國企業的心聲。
“中國的發展速度常常讓人驚嘆,是我們跟不上,還是中國跑得太快了?”今年已經四次訪華的畢馬威英中業務部主管馬特·傑克遜這樣感慨。
他説,20年前畢馬威專門設立英中業務部,見證了中國經濟引力的升級之路:從早期中國資本涉足英國基礎設施,到中國銀行業扎根倫敦金融城,再到如今兩國科技企業攜手攻堅前沿領域。“英國確定的很多新産業戰略與中國存在天然協同,英國歡迎中國投資,畢馬威隨時準備協助中國企業進入英國市場。”
傑克遜坦言,相較於中國發展速度,自己常常擔心英國在對華合作方面做得還不夠。“但今天,我們齊聚於此,有不少英國的優秀企業參與,而且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兼有英國金融服務業的助力。”
英國商業貿易部金融事務司司長休·德呂西尼昂在當天活動上説,希望能夠進一步發揮英國全球領先的金融貿易服務、保險及外匯服務優勢,助推企業合作發展。
從英國企業和政府代表的發言不難發現,中國經濟的“新引力”已超越傳統意義上的製造能力與市場規模,根植於中國既能輸出成熟技術方案、落地創新應用場景,還是全球前沿領域合作的重要夥伴。
這種引力,更被第三方視角精準捕捉。全球廣告傳媒巨頭WPP集團全球零售業務負責人戴維·羅思長期追蹤全球國家發展態勢,其團隊研究顯示,在創業生態與創新能力兩大經濟增長核心驅動維度上,中國的排名靠前,“與實力高度契合”。
“更關鍵的是中國品牌的全球崛起。”羅思説,中國品牌在海外的表現正重塑全球認知,“技術、氣候科技、數字轉型這些中國核心優勢,正成為全球年輕消費者看待中國的新標籤”。
活動現場,一份來自北京朝陽的“禮物”恰好印證了這一點,中國客人為英國代錶帶來了泡泡瑪特熱門IP“拉布布”盲盒。這家中國企業如今已成為全球潮玩市場的熱門品牌。英國企業家們迫不及待拆開盲盒,在驚喜中直觀感受中國消費品牌的感染力。
“中英企業間的合作機遇巨大,共贏前景清晰可見。”正如倫敦金融城候任市長蒂莫西·黑爾斯所言。從能源轉型的技術協同,到金融服務的生態對接,再到消費品牌的情感共振,這場倫敦的對接會顯然超越了商業洽談範疇,折射出中國市場的巨大引力、中國發展的外溢效應與中國理念的全球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