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標準日來臨之際,兒童健康領域的標準化進程迎來關鍵進展。首都兒科研究所(以下簡稱“首兒所”)在國家衞生健康委婦幼司的指導下,近年來持續推進兒童健康領域標準體系建設,牽頭起草了四項國家衞生行業標準,包括:《WS/T 423—2022 7歲以下兒童生長標準》《WS/T 800—2022 不同胎齡新生兒出生時生長評價標準》《WS/T 479—2015 0~6歲兒童健康管理技術規範》和《WS/T 580—2017 0歲~6歲兒童發育行為評估量表》,涵蓋兒童生長髮育、健康管理和行為評估等關鍵領域。
在兒童生長髮育領域,《7歲以下兒童生長標準》由首兒所聯合多方權威機構精心打造,其數據源於大規模全國性調查,樣本量超 8 萬,極具代表性。通過科學嚴謹的統計方法,全面涵蓋年齡別體重、年齡別身高、年齡別頭圍等多項核心指標,精準勾勒出 7 歲以下兒童生長的標準輪廓。
《不同胎齡新生兒出生時生長評價標準》聚焦新生兒群體,全面覆蓋胎齡24-42周的新生兒,在樣本量、測量技術、統計方法等維度實現全方位升級。值得一提的是,該標準新增了小於28周早産兒的數據,滿足了當下新生兒救治與評估的迫切需求。借助這套標準,醫護人員能夠更準確地判斷新生兒的生長狀況,為每一個新生命的健康啟航保駕護航。
兒童早期健康與心理髮育至關重要,《0~6歲兒童健康管理技術規範》和《0歲~6歲兒童發育行為評估量表》正是這一領域的得力助手。《0~6歲兒童健康管理技術規範》為基層醫療機構提供了詳盡的操作指南,明確了從新生兒家庭訪視到各階段兒童健康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包括訪視時間、地點、詢問內容、體格檢查項目以及喂養、發育、防病指導等,讓基層兒童健康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實現規範化、標準化運作,將兒童健康保障的觸手延伸至每一個角落。
《0 歲~6歲兒童發育行為評估量表》則是兒童心理髮育評估的利器。它以本土化的視角,涵蓋大運動、精細動作、語言、適應能力和社會行為五大能區,全面評估兒童的發育行為。量表歷經多年打磨,建立全國常模,如今已在全國婦幼保健機構廣泛推廣,成為早期發現兒童發育問題的火眼金睛,為及時干預、精準治療爭取寶貴時間,助力每一個孩子在心理髮育的道路上健康前行。
多年來,首兒所始終秉持以兒童健康為核心的理念,在標準化建設的道路上步履不停。從新生兒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到兒童成長的每一個關鍵階段,首兒所都通過標準的力量,為兒童健康編織起一張嚴密的保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