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中國中醫藥出版社舉辦"好編輯是如何煉成的"心得交流會暨《紙上懸壺——100種中醫藥好書執手策編記》新書發布會。發布會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總編輯李秀明主持。中國編輯學會會長郝振省、中央宣傳部出版産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主任袁亞平、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王國辰、中國出版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利明、全國名中醫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經方學院院長黃煌、《衞生室的經方故事》作者王彥權等十余家醫藥類出版社相關負責人出席會議,共同探討編輯人才培養與出版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新書揭幕現場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社長侯衛偉在致辭中回顧了出版社從起步到成為行業領軍者的三十年發展歷程,他指出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之所以能躋身行業前端,源於一代代中醫出版人的接續奮鬥。他特別向張鋼鋼、華中健兩位編輯專家致敬,稱讚他們"從講&到書案,將學者的嚴謹與出版人的敏銳完美結合",為出版社留下了《中醫古籍整理叢書》《中醫藥暢銷書選粹》等學術著作。
“這不僅是一場新書分享會,更是對出版社四十余載出版積澱的回顧,是對編輯薪火傳承的致敬。”侯衛偉説,在當前媒體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中醫藥出版面臨着新的機遇與挑戰。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將繼續堅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發展理念,加大對優秀編輯人才的培養力度,推動中醫藥出版事業高質量發展。希望通過《紙上懸壺》的出版,能夠激發更多編輯同仁的職業熱情,共同為中醫藥文化的傳播與創新貢獻力量。
中國編輯學會會長郝振省在隨後的講話中系統闡述了對“好編輯是如何煉成的”的深刻見解。他指出,好編輯應具備五大素養:“情懷”是好編輯的動力;“一雙慧眼”是好編輯的靈魂;“專博結合”是好編輯的根基;“匠心”是好編輯的初心;“守正創新”是好編輯的使命。
在下半場編輯交流環節,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王國辰從中醫藥學科發展的角度闡述了優秀編輯工作對學術傳播的重要性。之後,文愈龍、王彥權、黃煌等專家學者分別從不同角度分享了他們對中醫藥出版事業的見解和建議。
發布會的壓軸環節是張鋼鋼、華中健兩位編輯專家的經驗分享。他們回顧了數十年的編輯生涯,通過具體案例展示了如何策劃、編輯中醫藥好書的實踐經驗和思考感悟。兩位編輯&&,《紙上懸壺》是他們畢生心血的結晶,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為年輕編輯提供參考,推動中醫藥出版事業的傳承與發展。
與會專家&&,《紙上懸壺》雖然立足於中醫藥專業出版,但其中所蘊含的策劃思路、工匠精神、價值追求,對所有編輯工作者都具有廣泛的借鑒意義。這本書不僅是對兩位編輯職業生涯經驗的總結,更是對中醫藥出版事業未來發展的展望,將成為編輯從業者的實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