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基層動員會(浙江站)舉辦 聚焦基層醫療創新探索慢病管理新路徑-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07 17:50:44
來源:新華網

2025年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基層動員會(浙江站)舉辦 聚焦基層醫療創新探索慢病管理新路徑

字體:

新華網寧波7月7日電(吳起龍)7月3日,由國家衞生健康委中國健康教育中心指導,新華網主辦,中國社區衞生協會、寧波市第二醫院、寧波市第二醫院鎮海分院和寧波市鎮海區龍賽醫療集團共同支持的“健康素養 全民同行”——2025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基層動員會(浙江站)在寧波召開。

本次活動以“慢病管理與創新診療”“心腎代謝疾病的醫聯體共管”為核心議題,圍繞《全民健康素養提升三年行動(2024—2027年)》重點任務,吸引了來自政産學研醫等多方代表,共商健康知識普及與基層醫療服務升級路徑。

2025年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基層動員會(寧波站)現場

當前,我國慢性病防控形勢嚴峻,基層作為守護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在健康素養提升和慢病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寧波市作為沿海經濟重鎮,近年來在基層醫療創新、慢病管理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新華網健康事業部總經理周詩華在致辭時説,此次動員會落地寧波,旨在通過區域實踐案例的分享與交流,探索健康素養提升的基層路徑,為全國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新華網健康事業部總經理周詩華

他&&,新華網始終以“傳播健康理念、服務全民健康”為己任,通過搭建學術交流&&、推動優質資源下沉,助力健康中國戰略實施。健康素養是影響健康水平的核心因素之一,此次活動將進一步推動健康知識轉化為可操作的健康行為,讓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務基層群眾。

“基層醫療協同發展是提升全民健康素養的關鍵。”寧波市鎮海區龍賽醫療集團副院長羅央清致辭&&,龍賽醫療集團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深化與各方的合作,探索“醫防融合”“醫教協同”新模式,助力構建高效可持續的基層健康服務體系。

寧波市鎮海區龍賽醫療集團副院長羅央清

“我們希望通過多學科協作與資源共享,推動基層醫療機構在慢病管理中主動作為,讓科學健康知識真正走進社區、走進千家萬戶。”她補充説。

專家聚焦慢病管理,探討從腦卒中到偏頭痛治療的創新實踐

在“慢病管理與創新診療”主題分享環節,來自寧波市醫療機構的四位專家圍繞腦卒中、偏頭痛、呼吸疾病及慢性疼痛等常見慢病,分享了最新診療經驗與技術進展。

寧波市第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範偉女

寧波市第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範偉女以《溶栓三十載,奮進新征程》為題,系統梳理了靜脈溶栓治療的發展歷程。她&&,隨着影像學技術的進步,靜脈溶栓時間窗已從1995年的3小時逐步拓展至24小時,且適用人群不斷擴大,包括輕型卒中、高齡患者、前循環大血管閉塞等特殊群體。

“通過卒中中心建設與AI技術應用,我國靜脈溶栓DNT(從入院到溶栓時間)已縮短至43分鐘,與發達國家差距逐漸縮小。”范偉女補充。

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主任醫師林淑琴

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主任醫師林淑琴聚焦偏頭痛診療,強調這一“失能性疾病”對中青年女性的影響。她介紹説,偏頭痛不僅是頭痛問題,還與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密切相關,先兆性偏頭痛患者腦梗風險是普通人的2.6倍。

林淑琴還提到,2024年《中國偏頭痛急性期治療指南》明確了口服CGRP受體拮抗劑的地位,這類藥物不僅能快速止痛,還能降低發作頻次,為患者帶來綜合獲益。

寧波市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董昭興

寧波市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董昭興圍繞慢阻肺病與支氣管哮喘管理,分析了基層診療痛點。“慢阻肺病的核心症狀是活動後呼吸困難,而小氣道病變是急性加重的關鍵因素。”他在分享中説,肺功能檢查應像量血壓一樣普及,但目前基層開展率不足;呼籲加強早期篩查與規範化治療,通過吸入治療、康復訓練等手段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疼痛科主任林慧丹

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疼痛科主任林慧丹則分享了慢性疼痛管理的創新實踐。她&&,慢性疼痛已成為繼心腦血管疾病、腫瘤後的一類值得關注的重要健康問題,需通過多模式綜合治療實現有效控制。

“疼痛科通過射頻消融、神經調控等微創技術,結合適當的藥物治療,以及心理干預與康復管理,可為患者提供個體化解決方案,讓‘減痛生活’成為可能。”她説。

醫聯體協作破局,探索心腎代謝疾病的“雙軌模式”

在“心腎代謝疾病的醫聯體共管”主題討論中,寧波市第二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夏金盈主持圓桌對話,寧波市鎮海區蛟川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寧波市鎮海區招寶山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等基層機構代表圍繞醫聯體協作、資源優化配置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

寧波市第二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夏金盈

夏金盈&&,2型糖尿病應採取個體化治療策略,對於合併心腎代謝疾病的糖尿病患者,GLP-1受體激動劑、SGLT2抑製劑已成為一線用藥,其在心血管保護、腎臟獲益、代謝改善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她還結合2024年《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更新內容稱,指南強調了“以人為本”的治療理念,未來需要不斷加強基層醫生對新型藥物的認知與應用能力。

寧波市鎮海區招寶山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院長王瑛

寧波市鎮海區招寶山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院長王瑛分享了基層慢病管理的實踐經驗。她介紹,通過“1+1+1+N”醫療直通車模式,即社區中心、總院、三甲專家與基層站點聯動,實現了專家下沉、藥品直通與服務升級;目前社區已開設慢病一體化門診,整合診前、診中、診後全流程服務,並通過家庭醫生簽約提供上門護理,切實提升患者獲得感。

寧波市鎮海區蛟川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副院長金琰

寧波市鎮海區蛟川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副院長金琰則展示了“數字家醫”的創新實踐。通過引入智能設備與移動醫療系統,蛟川實現了慢病患者的移動建檔、隨訪與簽約,簽約率較去年同期提升10個百分點。“我們還開展了糖尿病併發癥篩查,通過眼底檢查、頸動脈B超等手段,將防治關口前移。”她補充道。

在討論中,專家們一致認為,基層醫療需以“疾病為中心”向“以患者為中心”轉型,通過醫聯體協作、技術賦能與健康宣教,逐步提升慢病管理的精準性與可及性。

基層本土化創新,數字家醫賦能與多學科協作落地實踐

在基層經驗分享方面,來自蛟川與招寶山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的專家代表,從數字技術應用、多學科協作等角度,展示了寧波基層醫療的創新成果。

寧波市鎮海區蛟川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慢病專家楊繼紅

寧波市鎮海區蛟川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慢病專家楊繼紅詳細介紹了“鎮醫雲管家”數字家醫項目。“通過醫保識別、移動隨訪等功能,該項目實現了慢病管理的智能化與便捷化。”她説,我們還設置了個性化簽約服務包,涵蓋眼底篩查、糖化血紅蛋白監測等內容,可有效提升患者的健康管理參與度。

寧波市鎮海區招寶山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慢病專家王維維

寧波市鎮海區招寶山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慢病專家王維維分享了“GP主導MDT模式”的本土化實踐。她介紹,通過引入澳洲全科醫學理念,招寶山在養老機構落地多學科協作模式,整合中醫、心理、康復等資源,為老年共病患者提供全人照護;同時,社區還推出了“離世不出院”安寧養護服務,讓患者在熟悉環境中體面地走完生命最後一程。

寧波市鎮海區招寶山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慢病專家朱雲龍

在案例分享中,寧波市鎮海區招寶山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慢病專家朱雲龍講述了通過慢病隨訪發現早期結直腸癌的故事。他回憶稱,當時一名患者因體重下降就診,通過基層體檢與轉診,最終確診早期結直腸癌並成功實施手術,正是基層篩查與醫聯體轉診幫助了這位患者。

寧波市鎮海區蛟川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慢病專家王成傑

寧波市鎮海區蛟川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慢病專家王成傑則&&,基層醫療需回歸本質,通過第三方檢測和集團資源整合,可實現糖尿病、骨松等慢病的早期篩查與連續性治療。他還特別提到,通過與上級醫院合作開展骨轉換指標檢測,基層醫生可精準評估患者骨松風險,助力分級診療落地。

夏金盈在總結發言中&&,基層醫療需加強適宜技術應用與人才培養。如配備眼底篩查儀、神經篩查包等設備,若能充分利用,可有效提升併發癥早期發現率。她呼籲上級醫院加強對基層的技術支持與培訓,共同推動健康關口前移。

健康素養提升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醫療機構、媒體、社區協同發力。此次動員會的舉辦為基層醫療工作者提供了交流互鑒的&&,也為全民健康素養提升注入了新動能。未來,新華網將繼續聯動地方政府與基層醫療力量,推動健康科普從“知識傳遞”向“行為轉化”升級,讓“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真正落地生根,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糾錯】 【責任編輯:孫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