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疾病“零級預防”全國行動暨紅曲他汀族干預心腦血管疾病真實世界研究在京啟動-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4/29 17:55:32
來源:新華網

心腦血管疾病“零級預防”全國行動暨紅曲他汀族干預心腦血管疾病真實世界研究在京啟動

字體:

4月27日,由國家公眾營養改善項目辦公室指導,中國産學研合作促進會臨床營養協同創新&&、代謝病防治協同創新&&聯合主辦,北京市益升好美健康管理中心承辦的“心腦血管疾病零級預防全國行動”在北京啟動。

本次活動旨在探索發酵紅曲食品科學與臨床醫學、發酵中藥融合下的科研成果,倡導“零級預防”新理念,積極遏制血管硬化、斑塊進展,血脂異常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活動中同期啟動了“紅曲他汀族干預心腦血管疾病真實世界研究”項目。據了解,該研究覆蓋全國10個省市,將納入10萬例血脂異常及高危人群,干預方案是對比紅曲他汀族與傳統他汀的療效、安全性及長期預後,重點關注心血管事件發生率、血管彈性改善、肝腎功能影響等。

啟動儀式上,國家公眾營養改善項目辦公室主任于小冬&&:“通過‘頸動脈內膜厚度分級’等國際前沿評估手段,我們可以更早發現血管健康隱患。此次工程就是要推動防治關口前移,讓健康管理從‘有病治病’轉向‘無病防病’。”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馬方教授在啟動儀式上強調:“傳統的三級預防體系已經不能滿足當前防控需求。‘零級預防’是在疾病危險因素形成之前就進行干預,是真正的‘治未病’。這不僅是醫學模式的創新,更是健康理念的革命。”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劉玄重教授闡述了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因素與機制。他&&,加強心腦血管疾病的“零級防控”的教育,提高國民對疾病防控意識,建議把零級預防關口前移,要把已經成為心腦血管必要的一級預防與二級預防前移到0.5級預防,為一、二級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建立了新的心腦血管安全預防新標準。

北京醫院心內科主任汪芳教授闡述了心腦血管疾病“零級預防”的必要性。她指出,在綜合管理中加入天然紅曲他汀小分子族等方案進行血脂管理預防動脈硬化的進展是相當重要的。解放軍總醫院彭國球教授講解了紅曲作為傳統中醫藥,從古至今的研究進展。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主任孔博教授就《動脈硬化硬化斑塊逆轉新進展及紅曲他汀族在高脂血症患者中的應用》做了發言。

清華海峽研究院醫學營養治療研究中心主任鄒愛標教授是我國最早主持研發他汀藥物的科學家。他在1993~2005年間主持研發了阿托伐他汀(商品名“阿樂”)等系列創新藥物,填補了國內空白,開創了中國心腦血管藥物研發的新紀元。鄒教授對北京大學張茂良教授團隊的紅曲他汀研究給予了高度評價,並親赴河北涿州生物醫藥公司進行技術指導。通過對傳統固態發酵工藝的創新性改良,研究團隊實現了三大突破性進展:建立了小分子他汀穩定性調控體系,開發了生物活性定向增強技術,揭示了多靶點協同作用機制。

中國臨床營養協同創新&&李景仁教授介紹:“我們將開展‘健康血管中國行’系列活動,包括百萬家庭健康承諾、健康廚房創建、社區健康大使培養等,讓健康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北京益升好美健康管理中心總經理韓釗&&,未來將開展血管健康科普宣傳和培訓,組織“血管健康,營養先行”公益講座,組織心腦血管和臨床營養等學科專家走進社區,開展心腦血管疾病零級預防講座等一系列公益活動。

【糾錯】 【責任編輯:孫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