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畔,秋高氣爽。煥然一新的北京首鋼園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9月10日至14日,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首鋼園隆重舉辦。9月10日,中國國際糖果季正式開幕,“甜蜜中國——讓世界愛上中國的甜”各項活動將持續至11月16日。
甜情蜜意的糖果季與“數智領航”的服貿會在首鋼園相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背後又蘊含多少深意?
首鋼園蝶變:鍛造“服務型園區”魄力
近幾天,首鋼園以全新面貌迎接八方賓客。
曾經鋼花飛濺的生産設施,歷經數輪改造提升,正式轉型為會展殿堂。從2021年起,服貿會便與首鋼園結緣,從今年開始更以“一會一址”形式在此永久落戶。
回望歷史,百年首鋼是我國民族工業發展的縮影。自1919年在石景山腳下籌建以來,首鋼便開始了波瀾壯闊的工業歷程。工業化,在一個國家邁向現代化的過程中是多麼重要。斗轉星移,2011年首鋼完成大搬遷,涉鋼産業由北京遷往河北曹妃甸,渤海灣畔建起了綠色鋼城,首鋼實現了産品迭代和産線升級。
2010年底,首鋼老廠區停止鋼鐵生産,啟動功能轉型。老廠區的工業遺存被完整保留下來,一部看得見、可觸摸的工業歷史,呈現在世人面前。巨型的煉鋼爐、高聳的散熱塔以及銹跡斑駁的管道,無一不是工業文明的記憶和見證。
與此同時,經過大力改造後的首鋼工業遺址華麗轉身,煥發新的活力,成為人們所熟悉的“首鋼園”“城市秀場”“工業風貌會展小鎮”,打造“北京服務”新標杆,服務中國和世界。
得益於2022年北京冬奧會,首鋼園建成了“飛天”造型的滑雪大跳&,而且成為世界首例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場館。作為首鋼園新地標,滑雪大跳&與周邊的工業遺存交相輝映,吸引無數市民和游客前來打卡。
中國國際糖果季開幕式上,在首鋼滑雪大跳&和冷卻塔旁,嘉賓們為糖果季原創IP“糖果精靈”揭幕,開啟了一場産業變革與消費升級的深度對話。

中國國際糖果季期間,首鋼園以“工業風”與“糖果美學”為核心,將滑雪大跳&等冬奧遺産以及冷卻塔等工業遺存改造為沉浸式體驗空間,並設計了非遺工坊、品牌展廳、互動娛樂、主題餐咖等十大功能分區。這裡匯成了大朋友們和小朋友們歡樂的海洋。
服貿煥新:展現“中國服務”魅力
國際經驗表明,人均國內生産總值達到1.5萬美元時,消費結構將加快從商品消費主導向服務消費主導轉變。我國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已超過1.3萬美元,服務消費進入“快車道”,消費形態逐步轉向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並重的新階段。
本屆服貿會通過一系列創新嘗試,積極培育服務消費新場景、新業態。首鋼園利用科技賦能文化體驗,廣泛布局AI、AR、VR、全息影像等前沿技術,推動傳統工業空間向數字消費場景轉型。首鋼滑雪大跳&“頑酷心跳塔”項目,創新性地利用大跳台獨特的空間資源,營造出“體育+”新消費場景。
中國國際糖果季則以“糖果”為媒,實現創意産業IP種類延伸拓展,創新打造新的文旅場域和消費風尚,助力北京服務業再上新&階,“成就他人,也成就自己”。
首鋼集團副總經理姜楠介紹,中國國際糖果季在主會場首鋼園、分會場798·751園區同期舉辦,通過多個特色主題活動營造甜蜜藝境,邀請藝術、科技、時尚人士互動參與,打造品牌與前沿藝術的交流&&。從匠心手作到數字互動,從糖畫、酥糖等非遺技藝到現代文創開發,糖果季的甜蜜故事在此娓娓道來。
姜楠&&,兩個園區都是新中國工業的記憶,都是城市更新的“活化石”。中國國際糖果季聯動798·751園區和首鋼園,在實現“東西聯動”跨地域合作的同時,也將“體育+”“文化+”“會展+”與消費緊密結合,共同打造新消費場景。
服務,既是航班上彬彬有禮的微笑,更是實驗室裏不滅的燈光。“中國智造”行銷全球,離不開“中國服務”特別是生産性服務業的有力支撐。數字貿易、智能醫療、低碳服務,服貿會上涌動的新潮,深刻體現着這種變化。
隨着數字技術與國際貿易不斷融合,數字貿易的邊界被不斷拓展。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為特徵的知識密集型“中國服務”,正在為中國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能。

今年服貿會集中發布的190多項新成果,不只是擺産品,更是“秀技術”“秀服務”,為各國企業融入中國服務大市場提供新機遇,也讓“中國服務”進一步走向前&、走向世界。
糖果季探路:提升“服務型製造”能力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糖果消費市場之一。糖果承載着很多人兒時的美好記憶。如今,消費者對糖果的需求更具個性化,在“主動健康、科學食糖”的新趨勢下,糖果行業迎來機遇和挑戰。
近年來,“服務型製造”備受重視,成為諸多行業企業破局的關鍵。這是一種製造與服務深度融合創新的産業形態,要求企業經營模式從生産銷售産品轉向提供“産品+服務”。
“微笑曲線”理論告訴我們,附加值最高的區域集中在價值鏈的兩端——研發設計和市場營銷,處於中間的製造環節附加值相對較低。“服務型製造”呼應了“微笑曲線”高附加值環節的需求。
今年中國國際糖果季打造集文化、科技、消費於一體的行業盛會,時間段不僅覆蓋2025年服貿會,還銜接WTT(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中國大滿貫賽事及國慶旅游黃金周。通過會展、賽事、文旅、消費相融合的模式,構建甜蜜經濟新生態,這正是糖果行業打破“微笑曲線”魔咒的積極探索。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蔡永峰建議,糖果企業要加大研發投入,圍繞健康、功能、文化等方向,開發差異化産品,提升核心競爭力;挖掘品牌文化內涵,塑造獨特品牌形象;加強跨界合作,與文化、科技、旅游等領域企業合作,擴展業務邊界,打造新的增長點。
中國財富傳媒集團中國財富研究院與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聯合發布的《糖果業轉型拓展密碼——食品工業融合文化創意産業發展報告》顯示,糖果企業與文化IP的合作日益深入,故宮、敦煌等傳統文化IP聯名糖果産品溢價率達40%~60%,不僅獲得市場廣泛認可,還推動了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和傳播,這種合作模式正在從簡單的商標授權向深度內容共創演進。
作為食品行業中兼具“情感屬性”與“文化載體”的重要分支,中國糖果業當下正站在“傳承經典、創新破局、走向全球”的關鍵節點,“數智領航”的服貿會給了糖果業更多前行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