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地産新政 力促市場回暖-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11 10:17:29
來源:經濟參考報

北京&&房地産新政 力促市場回暖

字體:

  8月8日,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優化調整本市房地産相關政策的通知》,明確京籍居民家庭及在京連續繳納社保或個稅滿2年的非京籍居民家庭,購買五環外商品住房不限套數;成年單身人士購房按居民家庭執行限購政策。而五環內限購政策保持不變,京籍家庭限購2套,非京籍家庭(連續繳納社保或個稅滿3年)限購1套。

  這是繼去年“930”政策後,北京在限購領域的又一重要調整。

  房地産新政發布後的第二天恰逢周末,位於昌平北七家的北京國賢府售樓處來了不少人,近10組家庭正拿着戶型圖在樣板間穿梭,沙盤旁的洽談桌上更是座無虛席。

  記者觀察到,到訪的人群涵蓋了各個年齡段,其中不少是帶着孩子來的。銷售人員介紹説,“新政&&疊加周末效應,今天來看房的人明顯多了不少。”

  據悉,作為中建智地旗下改善型産品的代表作,國賢府緊鄰地鐵17號線,打造了近5600平方米的實景園林和2600平方米湖景,自4月開盤後就受到了較多關注。

  “此次優化主要是放寬了五環外的住房套數限制,五環內住房政策保持穩定。”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放開符合條件的家庭購房套數限制,讓有能力、有意願、有需要的居民家庭進入市場,在促進市場修復的同時,也可以更好地支持職住平衡。

  根據中指研究院監測,今年1月至7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套數中,五環外佔比超80%,是新房市場的絕對成交主力地區,二手住宅成交套數五環外佔比也超過了50%。

  克而瑞研究中心副總經理楊科偉也認為,去年一線城市購房限制性政策松動調整,除廣州全域解除限購外,京滬深三城市依然保留核心區限購,外圍區域有條件放開。今年以來,京滬外圍項目銷售去化壓力凸顯,為行政性限制措施逐步退出市場打開了空間和可能性。利用“核心區嚴控、郊區松綁”的差異化策略,一方面可以消除投機顧慮,另一方面也能滿足合理自住購房需求。通過釋放郊區購房需求,既能緩解庫存壓力、提振經濟,又能服務於人口疏解、區域協同等戰略目標,實現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與城市可持續增長的雙贏。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政還加大了住房公積金的支持力度,一是擴大了首套房公積金貸款支持範圍,對借款申請人在京無房但全國有1筆已結清公積金貸款記錄的,由此前認定為二套房,調整成認定為首套房;二是提高了最高貸款額度,將二套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由60萬元提高至100萬元,如果借款人滿足適用公積金支持建築綠色發展、支持多子女家庭購房等政策條件,還能享受最多上浮40萬元貸款額度的政策優惠,首套房最高可貸款160萬元。

  此外,新政還將二套房公積金貸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由購買五環內住房不低於35%、購買五環外住房不低於30%,統一調整為不低於30%,不再區分五環內外,且支持繳存人在提取公積金支付購房首付款的同時申請公積金貸款。

  “公積金的調整是北京本次調整的重點。”陳文靜説,優化首套認定標準、提高二套貸款額度、降低二套貸款首付比例、提高年度繳存公積金可貸額度等,均有利於降低購房者置業成本和購房門檻,增強購房者置業能力,未來公積金政策仍有進一步優化預期,如支持公積金“帶押過戶”,進一步加大人才公積金政策支持等。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從安居客的線上數據來看,一線城市總體掛牌量攀升,其中北京7月二手房掛牌量環比上漲4.6%。目前,居民的住房需求已逐漸從單一的剛性需求向多樣化的改善性需求轉變。在此背景下,政策調整顯得尤為必要。

  在陳文靜看來,政策落地將有利於提振市場預期,帶動市場活躍度好轉,進一步推動房地産市場“止跌回穩”。

  (記者 梁倩 實習生王一赫對本文亦有貢獻)

【糾錯】 【責任編輯:王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