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安曼8月11日電 記者手記|降雨減少、熱浪加劇——約旦河谷農民面臨氣候變化壓力
新華社記者何奕萍
約旦首都安曼西北40多公里處有一片肥沃的土地。作為約旦河谷的一部分,這裡農作物豐富,是約旦重要的農業區之一。然而近年來雨季縮短、熱浪加劇,給這裡的農民生産帶來不少壓力。
約旦河谷位於海平面以下200多米,以前這裡夏天炎熱、冬天溫暖多雨(雨季從11月底持續到次年4月),適合很多果蔬生長,被稱為約旦的“菜籃子”。
拉法特·奧拜迪是這裡的蔬菜種植大戶,家裏有一個農場。8月初的一天,太陽曬得大地發燙,奧拜迪正坐在自家屋前的大樹下納涼,門前大片的蔬菜地處於休整狀態,搭建的大棚只剩下鐵架,塑料膜已經揭去。
他告訴記者,雖然以前夏天的約旦河谷也很熱,但是現在能明顯感受到氣溫升高,天氣預報下周的溫度可能達到50攝氏度,“這是以前沒有的”。夏天只能種一些耐旱的蔬菜,比如秋葵等,三分之二的地蓋上塑料薄膜休整,等到冬天再種上黃瓜、西紅柿等作物。
奧拜迪説,冬天的氣溫也升高了,種植的時間只能往後推,必須等到氣溫合適的時候才能播種。
記者在前往奧拜迪家途中遇見阿卜杜拉·易卜拉欣,他正開着他的犁地車往家走。作為這裡土生土長的農民,54歲的他依然清楚地記得小時候種樹的場景。
“一棵小樹苗種下去,稍微澆澆水就很容易成活。現在不同了,相同的樹苗種下去,需要更多的呵護。冬天沒有足夠的雨水,夏天從水庫供應的水也不足。”
易卜拉欣説,旱季的農田主要靠大壩雨季攔蓄的水灌溉,但去年雨量很少,導致蓄水不足。按照政府的計劃,現在大壩每週放兩次水,這些水只夠澆灌四分之一的土地。
另一位農民納瓦什·亞茲津多年來一直在約旦河谷務農,由於持續的熱浪和降雨減少等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他的灌溉土地面積減少了一半。
“這導致許多農民負債纍纍。”亞茲津告訴記者,“化肥和勞動力等投入成本飆升,而農作物價格卻在下跌。種植變得困難,許多人被迫放棄務農,前往城市。”
據約旦氣象部門負責人拉伊德·拉菲德介紹,約旦的氣候模式正在發生明顯轉變。他説,過去10年,約旦熱浪的數量、強度和持續時間都在增加,僅在2020年,約旦就記錄了5次熱浪,這是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高值。
約旦環境聯盟主席奧馬爾·紹尚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也&&,不規律的雨季和更加頻繁的熱浪對農村地區的影響尤為嚴重,由於高溫,小麥、柑橘和蔬菜等作物的産量正在下降,曾經可供數月放牧的牧場現在只能提供幾週的飼料。
他説,這些氣候變化造成的壓力迫使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加深了國家對糧食進口的依賴。
約旦河谷農業局局長亞辛·阿德萬説,為應對氣候變化,農業部門正在對農民實施技術指導,比如採用滴灌技術、引進抗旱作物、優化灌溉時間以減少蒸發等。
然而紹尚&&,雖然滴灌和抗旱作物提供了部分解決方案,但如果沒有可靠的國際氣候資金,適應氣候變化的努力將仍然有限,這將威脅到糧食安全和農村穩定。他呼籲在技術和資金方面開展國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