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隨着“兩新”政策尤其是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激發消費活力效果明顯,家居家裝等多個領域迎來新一輪增長。2025年家裝廚衛“煥新”工作開展以來,各地積極落實各項舉措,持續釋放家居家裝消費潛力。
圍繞“煥新”這一核心主題,新華網聯合東方雨虹共同推出《煥新了家裝第二季·2025領軍企業巡禮》系列欄目,就家裝行業的發展趨勢與行業轉型升級,同家裝企業負責人及行業領袖展開對話,為觀眾展示家裝行業新風向,共同暢想行業發展美好新未來。
本期節目,我們將走進廣東星藝裝飾集團有限公司,對話廣東星藝裝飾集團總裁孫師恒。
新華網北京8月7日電(記者 王日晨)2025年以來,隨着市場集中度提升和跨界競爭加劇,家裝行業面臨深度整合與模式創新的考驗。一面是行業集中度不斷向頭部企業集中,貝殼整裝煥新升級、互聯網巨頭京東介入等動作不斷攪動市場格局;另一面是增量市場收縮明顯,存量房改造、局裝、適老化等細分領域成為裝企爭奪焦點。
“總體能感受到的,是‘冷’大過於‘暖’。”星藝裝飾總裁孫師恒如此描述當下的市場體感。不過,在行業普遍感受到寒意時,成立34年的老牌裝企星藝裝飾卻呈現出別樣的溫度。“截至5月底,公司整體業績保持穩定,合同金額、開工量與現金流均與往年基本持平。其中,全國近20%~30%的單位實現了逆勢增長。”孫師恒顯得底氣十足。
企業價值觀的關鍵調整
1991年,來自江西武寧縣的余靜贛(余工)捨棄體制內的“金飯碗”,來到中國改革開放前沿的廣州,帶領外出務工的鄉親們創立三星服務部。後來,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註冊,以“星藝裝飾”為品牌商標標識。經過多年的努力和發展,成為一家以承擔各類建築室內、室外裝飾裝修工程設計和施工為主,以製造傢具、銷售建築裝飾材料和裝飾工藝品為輔的大型裝飾集團公司。
回溯過去34年的發展脈絡,孫師恒認為,星藝裝飾在行業裏一直保持着穩健經營,目前在全國擁有300多家經營網點遍佈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沒有一家加盟商。公司之所以能夠延續至今並且對未來充滿信心,來源於企業價值觀的三次關鍵調整。
企業創立之初,創始人余靜贛提出幫助員工實現“三個有錢”,即小孩有錢上學,病人有錢醫治,老人有錢贍養。這不僅凝聚了鄉親們的創業初衷,更成為企業最原始的生命力。
1998年,星藝裝飾逐漸開啟布局全國,在實施“棋行天下”的品牌擴張戰略下,“人人當老闆”的價值觀應運而生。這一極具魄力的理念,激發了內部一大批優秀管理者的創業熱情,推動星藝裝飾以驚人的速度擴張。
但當規模擴張到一定程度,管理挑戰隨之而來。後來,經過數次的研討,推動價值觀再次升級:“客戶讚許、員工依戀、社會尊重”。這一價值觀沿用至今,標誌着星藝從粗放的“老闆驅動”轉向更可持續的“系統驅動”。“如果每個管理者都以純粹老闆心態經營,對企業長遠發展未必有益。”孫師恒解釋説,在每個特定時間點確定不同的價值觀,是星藝裝飾能夠走到今天的關鍵。
高效運轉背後的“平衡術”
可以説,支撐全國數百家分支機構保持高效運轉的背後,是星藝裝飾獨特的“三緣文化”基因與強總部管控的微妙平衡。
“以血緣、親緣、地緣構成的‘三緣文化’是星藝裝飾的底層紐帶。”孫師恒坦言,“全國70%左右的公司主要負責人來自同一地域(江西武寧),這種緊密的鄉土網絡形成了強大的自我約束力。肩負起‘三緣’群體生存安全的責任成為無形的管理動力,促使經營者必須拼盡全力做好本地市場。”
但僅靠人情網絡遠不足以駕馭龐大體系。孫師恒補充説,集團總部通過三大抓手構建剛性框架:
首先,注重品牌管理。管理者和員工都認同星藝品牌文化。對經營不善的分支機構果斷清算關閉,不能讓個別公司影響品牌。
其次,強化人才培養。所有公司新經理必須通過集團“特訓營”的嚴格培訓和考核,合格後方能“開疆拓土”。
最後,財務垂直管理。財務管理是保障一個企業健康運營的關鍵,所有財務人員必須由總部進行選拔、調崗、輪換(3-5年),成為洞察一線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人人當老闆,我們更關注管理者的心態和品格。責任帶來的動力,會促使管理者想方設法做好當地市場。此外,品牌管理、人才培養、財務控制,這三者缺一不可。”孫師恒總結道。但他也清醒意識到,面對未來,僅靠“三緣文化”和傳統管理已不夠,數字化、人力資源體系升級勢在必行。
做強為做大 交付是王道
面對行業變局,星藝裝飾選擇了更為審慎的戰略姿態:從追求規模轉向苦練內功。
“當下核心是做好減法,讓能活下來的公司先做強。”孫師恒&&,針對持續虧損的單位,集團建立預警機制,一旦出現虧損或現金流危機,總部則做減法處理。
在孫師恒看來,無論戰略如何調整,最終落點是交付品質。“家裝行業,前端做得再大,沒有交付能力,企業一定走不遠。”30多年來,星藝裝飾始終將“交付為王”刻入企業基因。
一是標準先行。星藝裝飾有一套完整的標準化管理手冊,要求嚴於國標,尤其重視隱蔽工程與全程售後。
二是落實標準。要求工程管理人員和工人加強學習並通過考核,清楚掌握所有工藝標準。
三是嚴苛巡檢。每年由集團發起全國工程大巡檢,跨區域交叉打分評優。
四是工藝比武。星藝裝飾每年在全國範圍內舉辦“工藝大比武”,通過比賽推動一線技藝精進,提升交付能力。
“不少公司回頭客的轉介紹率高達60%,這證明我們在交付端實現了真正的品質交付。”孫師恒説,星藝裝飾深耕厚植“設計領先、産品為本、服務至上、交付為王”的品牌核心文化。
今日不學習 明天就出局
一直以來,星藝裝飾提倡“今天不學習,明天就出局”理念,時刻提醒每一位星藝人時刻不忘學習、拓寬視野、更新理念,以迎接市場的變化和客戶的需求。
“我們每一年在學習方面花費的時間非常多,涉及面也非常廣,這主要得益於創始人余工對於企業學習的重要性有着深刻思考和崇尚。”孫師恒&&,每年公司會安排集團高管和全國經理人走進知名高校特訓,感受大學的文化熏陶;邀請管理、家裝領域的專家給公司管理層當面授課。同時,也會安排設計總監到全國知名城市進行設計特訓,培養專業能力和開闊眼界。
人才儲備方面,星藝裝飾大力實施“優才戰略”,從一線經營管理者中精心挑選一批品格過關、業績達標的青年人才,送到全國重點高校進行學習深造。“這部分優才是星藝的未來,更是公司未來發展的‘脊梁’”。
在核心骨幹培養上,星藝裝飾也有一個“優才計劃”,即組織全國分支機構的中層管理人員進行培養和輸送。未來,企業擴張將從這些專才隊伍裏涌現出的精兵強將去開疆辟土。
此外,星藝創始人余工在2003年創辦廬山西海國際藝術學院,培養和輸送了大量的設計人才,為星藝裝飾的設計師培養與人才隊伍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和提供很好的示範。
保持競爭力的關鍵支點
如何在市場中保持競爭力並謀劃未來?星藝裝飾的答案聚焦於四個支點。
重塑設計話語權。面對行業競爭的加劇,星藝裝飾正整合30多年的設計案例庫,借助AI技術提升設計效率與思想深度。“設計是龍頭,舞不起來,對空間的理解就難透徹。”孫師恒強調。
擁抱數字化浪潮。自2021年起,星藝已發力線上獲客,目前60%以上流量和獲客源於新媒體。更深層的數字化轉型正滲透至全鏈路和全過程:客戶畫像精準分析輔助設計決策、施工全流程可視化監控、經營數據實時驅動管理優化。“數字化是未來一個趨勢,我們要思考如何真正助力企業經營和工程管理。”孫師恒展望道。
構建供應鏈生態。孫師恒預判,未來競爭的關鍵在於供應鏈整合能力。“誰真正構建起環保、綠色、高性價比的供應鏈生態,誰就擁有核心競爭力。”
確保高質量交付。家裝不管未來發展如何,企業要想走得更遠,最終的落腳點依舊還是交付。星藝裝飾在材料、工藝和工具研發上每年都會申請專利,同時追求高質量的工程施工和交付。
聚焦客戶需求精準發力
經過多年的經營與沉澱,星藝裝飾對客戶需求變遷有着深刻洞察。孫師恒觀察到明顯的分化趨勢:改善類客群追求定制化與智能化,偏好個性化點綴;剛需群體則聚焦高性價比的標準化套餐。從市場角度看,細分市場同樣勃發:局改成為存量房入口,適老化改造需求激增,年輕消費者更催生出寵物友好空間、去客廳化交際場景等特殊個性化需求。
針對不同的客群需求,星藝裝飾由全國各地一線管理者根據自身情況,結合市場和行業競爭態勢去做客群定位。
面對一站式的整裝模式成為市場主要趨勢,星藝裝飾有自己的思考。“區別於標準化整裝套餐産品,我們希望在半包的基礎上,更多地去引入供應鏈的整合,形成個性化的整裝産品。”孫師恒認為,目前主要通過供應鏈整合以及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去實現向整裝轉型。他指出,“在當下市場競爭環境下,從企業經營角度看,不管什麼客戶,只要選擇星藝,我們就盡量滿足每一位客戶的實際需求。”
當被問及什麼是“好裝修”,孫師恒的答案回歸本質:“不是材料的堆砌,也不是設計師的個人炫技。好的家裝,是能夠深刻洞察和精準聚焦客戶的‘煥家’需求,讓他住得舒心和‘裝’得開心,在每一次歸家時能真正感受到身心的安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