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8月6日電(記者鄧倩倩)帶着族譜回到祖厝,找尋家的起點;背着行囊追逐夢想,開啟家的新篇章。對於許多台灣青年而言,“家”是一場跨越海峽的追尋。6日,在福建福州舉辦的第十三屆海峽青年連心匯活動中,多位&&分享了自己來大陸尋根、安家、圓夢的故事。
“沒想到,太奶奶帶爺爺住過的百年老宅還在,從老井到土灶,每一磚一瓦都告訴我,這就是家。”&&翟翾含着淚水講述今年和父親回大陸尋根的過程,她説,從&&到鄭州的直線距離1313公里,他們翟家卻用了三代人的光陰才抵達。
回家,是翟翾爺爺的遺願。踏上鄉土的那一刻,她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默念著:“爺爺,我們替你回來了。”幸運的是,她還找到了爺爺失散在大陸的親生兒子,他們一同在祖宅祭拜後,她情不自禁在黃土地上寫了個“家”字。她説:“那一刻,我們終於感覺到有根了。”
這是8月6日拍攝的海峽青年連心匯活動現場。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翟翾和父親還去了山東的&兒莊。“因為這裡是爺爺浴血奮戰過的地方,他生前經常寫紀念抗戰的文章,我們也把爺爺的一些作品捐贈給&兒莊大戰紀念館。”翟翾説。
有的&&循着血脈的牽引而來,也有的&&在大陸築起屬於自己的新家。“從台灣到漳州再到福州,我們一共搬了8次家,現在,我們在福州有了自己的房子。”來自台灣桃園的黃鈺婷滿臉幸福地聊起自己的兩岸愛情故事。
2016年,黃鈺婷與曾在台灣求學的福建漳州男孩組建家庭,之後有了兩個可愛的孩子,如今一家人定居在福州。
讓她更感覺到滿足的是,她在福州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在福建海峽銀行福州閩江支行擔任理財經理。“這是專門服務台胞&企的網點,我作為台胞,特別能理解他們的需求,在工作中和很多台胞客戶慢慢處成了親人。”黃鈺婷説。
8月6日,在海峽青年連心匯活動現場,兩岸青年代表宣讀《海峽青年發展型城市合作宣言(福州宣言)》。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在海峽青年連心匯的舞&上,很多台灣青年説出自己的心聲:“來大陸的選擇沒有錯!”來自台灣高雄的朱婉寧用十年的努力證明,她在大陸如願追夢。
“2015年海南航空首次在台灣招募乘務員,3000人應聘選50個,我很幸運地被選中。”朱婉寧説,工作10年,飛了17個國家33座城市,700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175圈,畫了張“空中追夢地圖”。有一次飛布拉格的航班上,台灣阿姨認出她是老鄉,跟她説“在大陸工作真棒”,更激起她對這份工作的自豪感。
許多在大陸“追光”的&&,用奮鬥寫就“登陸”故事,用實力解鎖“高光時刻”。來自台灣新北的陳炳均是廣汽集團的一名設計師,他主導設計了廣汽昊鉑HT全新改款車型,讓他成就感滿滿。
“我做到了,過不了多久馬路上就能看到我設計的新車。”陳炳均夢想“駛”進現實的故事,恰是無數&&投身大陸發展浪潮、與時代同頻共振的生動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