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一代:青睞老品牌 愛上“新國潮”-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5/07 08:06:0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年輕一代:青睞老品牌 愛上“新國潮”

字體:

  北京稻香村零號店門前排起長隊,大白兔雪糕喚醒Z世代(泛指95後群體)的童年回憶,瑞蚨祥“新中式”旗袍成為年輕人新寵……眼下,曾被視為“爸媽輩專屬”的老國貨品牌,正以全新姿態“圈粉”年輕一代,掀起國潮消費新浪潮。

  在鞏固産品品質的基礎上,一批傳統老國貨聚焦年輕化、時尚化新趨勢,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創意,加快融合創新,吸引更多年輕人消費。《2024抖音老字號年度數據報告》顯示,90後已是購買老字號最多的群體,00後下單量增長最快,同比增速達95%。

  業內人士分析,老國貨既富含“老”的韻味,又懷揣“新”的動能,成為青年消費趨勢變遷的推動者與受益者。

  “國貨熱”背後——

  為“文化認同感”埋單

  近些年,“國貨熱”在各個消費領域興起,從美粧護膚、服裝飾品到餐飲零食……老國貨品牌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青睞。

  青年群體為何會愛上老國貨?相關調查發現,其高性價比是年輕人看重的因素之一。

  “我最近買了3包白玉霜、2包珍珠霜和1盒雪花膏面霜,這些單價不到10元的國貨,性價比都挺高。”在浙江省杭州市上大學的00後肖佳璐,最近入手了不少老牌國貨化粧品,“過去,我可能會認為這些産品都是媽媽輩,甚至是奶奶輩年輕時使用的,但最近在小紅書看到很多博主推薦,就抱着好奇心選購了一些,用了之後感覺還挺驚喜的,打算推薦給身邊的同學和朋友。”

  “在理性消費意識增強等多方因素助推下,老國貨化粧品逐漸贏回消費者的信任和認可。”北京工商大學中國化粧品研究中心主任董銀卯&&,近年來,老國貨化粧品品牌的營銷模式大膽創新,具有高性價比和良好使用體驗的老國貨品牌已成為許多年輕消費者的優先選擇。

  與此同時,獨特的中國傳統文化魅力,正喚起年輕群體的情感認同,讓他們更願意為老國貨買單,表達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個性化需求。

  “一開始是想選改良款旗袍的,後來試穿了一下,還是覺得古法旗袍更有味道。”北京前門大街的瑞蚨祥店內,顧客徐女士正在試穿不久前定制的旗袍婚服。她説,自己和愛人選擇來瑞蚨祥定制婚服,正是希望愛情能像綿延百年的老字號、傳承千年的老工藝一樣恒遠長久。

  北京瑞蚨祥綢布店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康海介紹,婚慶服飾作為瑞蚨祥高級定制業務當中的核心品類,面向的人群與年輕消費者有着高度重疊,門店會有婚慶禮服專員提供專屬服務,以滿足年輕顧客的個性化定制需求。

  筆者在瑞蚨祥門店看到一款名叫“錦鯉”的上裝,顏色清新亮麗,富有光澤,衣服上的盤扣是點睛之筆,別致精巧,並且呼應了服裝的色系。銷售人員稱,這款服裝是專為年輕消費者設計的,可以搭配牛仔褲一起穿。

  “隨着‘新中式’服飾潮流的發展,年輕人對傳統與現代的融合有着極高的熱情,他們既鍾情于立領、盤扣這些經典元素所帶來的古韻,又青睞匠心獨運的新穎設計。”康海説,近些年,瑞蚨祥不斷完善以絲綢面料為核心的全品類産品開發,讓年輕消費者能夠更多元化地接觸中式服裝文化、了解服裝製作技藝。“我們的感覺是,只要産品在設計、工藝和品質上足夠出色,年輕消費者是願意為之支付合理價格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的《數字時代文化強國建設研究》階段性成果顯示,90後和00後持有高度文化認同和文化發展信心的人數比例在各代際之中最高。

  “隨着了解的深入,我越來越感受到中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單是服飾這一領域,就蘊含着豐富的風土人情、禮儀審美等值得深入探究的文化元素。”95後白領李曉瑋説,當對腳下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有了足夠認知,刻在骨子裏的文化認同便蓬勃生長,為這份“文化認同感”埋單,她覺得非常值得。

  “部分國貨老品牌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輕粉絲,這一現象的背後,是品牌對厚重文化歷史傳承與現代元素融合策略的精準把握。”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常務理事姚承綱指出,年輕消費者對老國貨品牌及富含中國文化元素的品牌接受度日益提高,為國産品牌營造了更加寬鬆和平等的市場環境,同時令企業激發了更多創新思路。

  目標“年輕態”——

  老品牌找準新方向

  最近幾年,為了吸引年輕消費者,一大批老國貨品牌大膽創新,把情懷的“老酒”裝進時代的“新瓶”,創作出富含時尚元素、符合國潮消費需求的新産品。正如許多網友感慨:“老國貨,還挺‘潮’!”

  新京報貝殼財經發布的《2024中國青年消費趨勢報告》顯示,42.42%的受訪者&&因為老國貨品牌注重創新和研發而選擇該産品。

  復古木質窗框、小橋流水造景、星空屋頂設計、各式國潮糕點……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朝外市場街的北京稻香村零號店“廿四節氣館”,會隨着季節調整店內裝飾、推出新品糕點,由此吸引眾多年輕人拍照打卡。

  “二十四節氣的主題設計很新穎,糕點的口味和外觀也很特別,很適合年輕人來探店。”來自武漢的游客小張排了半小時隊,買到了零號店剛上市不久的穀雨椿芽酥和春分太陽糕。他告訴筆者,自己在大眾點評APP上看到一篇題為《尋味零號店:打卡北京稻香村的新玩法》的帖子,被其中的二十四節氣美食“種草”後,就迫不及待地來店內體驗。在他看來,北京稻香村零號店和傳統門店的最大區別在於新元素的加入,老國貨不斷地創新升級,才能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進店打卡。

  除了熱衷新産品,年輕人還注重追求消費新體驗,這促使老國貨在創新消費場景上不斷下功夫。

  “北京稻香村‘零號尋寶館’竟有如此多好吃好玩的!”探店博主王小花在自己的小紅書個人筆記中寫道。她前不久剛在“零號尋寶館”體驗了一次尋寶活動,印象最深的是盲盒尋寶環節。“拿起一塊兒糕點,用小木叉輕輕剝落粉白相間的酥皮,再撕下一層糯米紙,精緻的青銅器造型小點心就出現在眼前,仿佛有種‘考古’的樂趣。”王小花説。

  “‘零號尋寶館’是我們打造的第3家中華傳統飲食文化新型門店,想給來打卡的年輕消費者一場不一樣的尋寶之旅。”據北京稻香村零號店項目負責人曹思源介紹,為了吸引更多年輕顧客,店內設置了一些尋寶裝置——在一處“盉”模型裝置前伸手,裝置內就會噴出水霧;店內的“爵”字造型音樂盒,可以通過手勢感應播放古風音樂……

  “現在的年輕人喜歡老國貨,買的不僅是産品本身,還包括情緒價值。”曹思源告訴本報,市場在變化,消費者在變化,老字號中式糕點應傳承弘揚傳統食文化,走上創新之路,這樣才能把招牌越擦越亮。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老國貨品牌在擴展市場時不再“單打獨鬥”,而是選擇牽手同行,用聯名産品激活消費市場。例如,光明乳業聯手冠生園推出的大白兔雪糕,便成功吸引了許多年輕消費者。

  “經典奶糖與冰淇淋的搭配,堪稱一場夢幻聯動,打開包裝就是濃郁的大白兔奶糖味兒。”就讀於中央民族大學的江同學説,大白兔雪糕讓他想起了兒時攢下零花錢買大白兔奶糖,再小心翼翼收集糖紙的美好過往。“撕開包裝紙,舔着大白兔雪糕,一下子讓人找到童年的回憶。”

  專家指出,兩個熟悉的老字號品牌能撞出一個意想不到的新火花,聯名的魅力就在於,它不僅滿足了年輕消費者對“新鮮感”的追求,也讓老字號品牌從“産品銷售”轉向“情緒共鳴”,開闢了消費的新場景、新體驗。

  對於如今的老字號品牌,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老字號工作委員會主任張麗君用三個“更加”來概括:更加注重歷史文化資源挖掘利用、更加聚焦服務百姓日常生活、更加強調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令人欣慰的是,這兩年做得好的企業越來越多”。

  發力新營銷——

  拓寬青年消費新賽道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數字化時代,老國貨品牌在營銷手段上發力,積極推動品牌年輕化,以求拓寬青年消費新賽道。

  “1955年,海鷗手錶在天津誕生,富有節奏的‘滴答’聲,結束了我國不能造表的歷史。”近日,在某電商&&,主播用這段話作為開場白,帶領觀眾一同了解老品牌海鷗的發展歷史。“國貨品牌有底蘊,被‘種草’了!”“新款式也很潮!”觀眾頻頻打出“彈幕”。

  “我們希望拉近與年輕消費者的距離,讓更多人領略國貨的魅力。”海鷗表電商渠道負責人張倩説,海鷗布局短視頻直播帶貨領域,根據不同&&的受眾群體,推出不同側重的産品,“比如在年輕人聚集的潮流&&,我們主打‘潮表’系列,取得不錯效果。”

  邀請專家科普機芯知識、邀請達人分享穿搭……在網絡直播間裏,海鷗表不斷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促進下單轉化的同時,也擴大了品牌影響力。據統計,2024年,電商&&上海鷗表30歲以下消費者同比增長40%,主要消費群體平均年齡穩定在25—45歲這一區間,電商渠道商品交易總額同比增長30%以上。

  海鷗表的這種“新玩法”現在並不鮮見。探索零售新模式,已經成為不少老國貨品牌打開新消費者圈層的破局之策。

  在直播帶貨中,上海百年老字號杏花樓的王牌單品“鹹蛋黃肉松青糰”,在天貓線上首發。在最火爆的一場直播中,13萬盒青糰僅用10秒即售罄。惠豐堂的老北京炸醬、護國寺小吃的罐裝豆汁兒、月盛齋的羊蝎子、北冰洋的瓷罐酸奶等,這些老北京人熟悉的老字號美食,也通過即時零售重新回到年輕消費者視野中。

  “當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看著陪伴自己成長的國貨品牌以一種耳目一新的方式重新出現時,它帶來的驚喜能夠喚起人們內心的懷舊情愫,引領‘新國潮’。”網友“耀揚”評論道。

  一些老國貨品牌加速與短視頻“接軌”,通過入駐短視頻&&,向年輕客群講述自己的品牌傳承故事、展示百年非遺手藝。

  安徽同慶樓是中華老字號餐飲企業,始創於1925年,由19名徽商聯合創辦。據介紹,同慶樓已在短視頻&&搭建起包括集團賬號在內的賬號矩陣體系,積極拓展餐飲和食品相關業務。在短視頻&&上,同慶樓嘗試許多推廣新玩法,比如發起“臭鱖魚100種做法”的挑戰。“通過這一方式,同慶樓結交了許多‘新朋友’,把同慶樓的故事講得更廣,産品銷得更遠。”同慶樓副總經理周澤春説。

  抖音生活服務市場營銷負責人王丁虓&&,過去一年,中華老字號在抖音的視頻投稿量同比增長了99%,播放量達到4906億次,用戶在抖音上主動搜索“老字號”的次數達到1700萬,對比上一年增長217%。“抖音用戶對老字號的關注和需求十分旺盛,下一步,我們將投入億級流量,持續對老字號商家進行助力和扶持。”

  還有一些老國貨品牌,嘗試借助微短劇形式,以更具吸引力的形象走進年輕消費者的視野。

  已持續傳承近500年的國藥老字號廣譽遠推出穿越短劇《了不起的國貨》,通過一部好玩又有料的穿越劇,展示廣譽遠非遺國藥、古法炮製工藝、老藥工的匠心精神等內容,讓觀眾在輕鬆的氛圍中了解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

  廣譽遠相關負責人&&,每一次有影響力的營銷都會緊緊圍繞“激發興趣 傳播意義”來進行,激發興趣不是隨便娛樂,而是以一個相對輕鬆的形式展現在新生代消費者面前,讓消費者主動關注産品功能,這才是最終目的。據了解,《了不起的國貨》上線後不久,觀看量便超過100萬次。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當前新創意、新需求帶動新的消費業態不斷涌現,消費場景跨界融合帶來新的增量消費需求。要針對青年人消費特點,進一步健全服務體系,推動創新和豐富消費場景,增加優質消費資源供給,釋放青年人多樣化、差異化消費潛力。

  張麗君説,對老國貨品牌來講,要把握好國潮興起帶來的機遇,更要推動國潮産品高端化、品質化。同時,對於優秀的老品牌,相關部門也可進一步發揮合力,從政策、&&、人才等角度給予支持。

  目前,多地有關部門已通過加強知識産權保護、推動産學研結合等方式為老國貨品牌“助力賦能”。多位從業者期待,相關部門未來進一步搭建好&&,更好展現老國貨的“新風采”。(劉樂藝 孫宇婷 張力凱)

【糾錯】 【責任編輯:王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