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行加大中長期貸款支持力度、科學設計融資方案——
綠色金融在“浙”裏精準發力
“綠色金融”是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
截至去年底,我國本外幣綠色貸款餘額36.6萬億元,同比增長21.7%,增速比各項貸款高14.5個百分點。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的《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相關金融機構要聚焦綠色低碳發展重點領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動基礎設施綠色升級和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
綠色金融如何推動綠色發展?國家開發銀行在浙江進行了一系列有效探索。
長期資金補短板,湘湖成為新名片
陽春時節,草長鶯飛。楊堤、巡越&、壓湖山……在杭州西湖東南方向十幾公里之外,位於錢塘江、富春江、浦陽江交匯口旁的湘湖,正成為越來越多人休閒參觀的好去處。
湘湖人氣的提升,凝聚着各方努力。據了解,儘管湘湖自然環境基礎好、人文歷史底蘊厚,但長期以來因為知名度、地理位置等原因,如何平衡開發與保護困擾着當地。
“經過多年治理,到2020年時依然有部分五金配件、紡織等高能耗、低産出企業分佈在湖邊,制約着湘湖地區綠色發展。”湘旅集團副總經理曹凱指着湖邊的一個煙囪對記者説,煙囪下邊曾經有一座磚窯廠,現在通過“湘湖·三江匯未來城市先行實踐區EOD(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項目”進行改造後,磚窯廠變成了陶瓷藝術館。
如何盡快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讓湘湖的綠水青山加速變成金山銀山?政策性金融發揮了重要的賦能作用。
據了解,一直以來,缺乏市場化投融資機制都是生態環保項目的短板。為此,國家開發銀行總分行協同聯動,積極推動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與綠色産業開發項目一體化實施。截至2024年底,國家開發銀行浙江分行對相關項目的貸款餘額達62.28億元。項目實施後,湘湖地區通過騰退一些落後産能企業,加快“騰籠換鳥”,引進了如紫光未來工廠、先臨三維、雲尖信息技術等一批龍頭企業,新興産業加快集聚。
這些中長期貸款資金,有效破解了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資金短缺的問題,湘湖的面貌正加速煥新。“現在,我們不僅加快湘湖水域和水體環境治理步伐,還利用原湘湖師範學院舊址‘修舊如舊’打造‘湘湖院士島’等人才落戶基地,吸引智能視覺、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等高端前沿産業的研發部門落戶於此。”湘湖國家旅游度假區管委會主任徐斌説。
“自國家發布首批EOD試點項目以來,我們從統籌謀劃到實踐操作,推動構建政府主導、金融支持、社會資源參與的廣泛且深入的合作機制,實現與浙江省入選生態環境部EOD國家試點名單項目融資合作的全覆蓋。”國家開發銀行浙江分行副行長陳向前説。
水庫建設周期長,“前期貸款”幫大忙
經濟越發展、人口越集中,對生態環境承載力的需求也就越大。在紹興、寧波等地,近年來人口持續流入讓當地生産生活用水日益吃緊。
地處江南水鄉,為何這些地方供水能力還有缺口?記者從當地水利專家那裏了解到,當地河道水源較為充足,但水質不如水庫水,處理成本較高且受季節影響大。近幾年精密製造等新興産業對優質水源需求增多,結合山區地形建設新的水庫就成為解決問題的“必選項”。
如今,浙江鏡嶺水庫的建設有望改變用水緊張情況。據了解,鏡嶺鎮位於紹興市新昌縣城區30公里外的澄潭江畔。按照規劃,浙江鏡嶺水庫正常蓄水位為128米,水庫總庫容為3.13億立方米,電站總裝機容量為5.6兆瓦。工程概算總投資達122.55億元,建成後不僅可以補齊流域防洪短板,保護附近220萬人生命和財産安全,還可以加強周邊水庫聯合調度能力,為紹興城區、嵊新片區等地400萬城鄉居民提供用水保障。
水庫建設周期長、回報慢,增大了前期資金的籌集難度。此時,綠色金融精準發力尤顯重要。
2024年11月,銀華紹興原水水利REITs(不動産投資信託基金)上市,通過將已建成的湯浦水庫經營收益轉化為不動産投資信託基金髮行,募集資金用於鏡嶺水庫工程建設資本金。國家開發銀行根據水庫建設特點和規律,科學合理設計融資方案,為水庫建設提供了前期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的授信。截至目前,國家開發銀行浙江分行已經為項目累計發放前期貸款2億元。這些貸款還本付息節奏安排較為適當,有效減輕了工程推進前期工作期間的資金壓力。
“這些都十分有助於我們穩步推進水庫建設各項工作。”紹興市鏡嶺水庫工程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唐一帆説,目前庫區移民搬遷有序推進,今後村民居住環境將大為改善,水庫建設進展也很順利,有望在2028年投入使用。
資金價格優惠多,撬動經濟良性循環
天藍水清,需要着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記者採訪中發現,有效降低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是綠色金融的重要發力點。
排水流量每小時3000立方米、水中氨氮含量每升0.5毫克……走進海鹽縣城鄉污水處理廠控制室,生産生活污水的凈化過程指標在大屏幕上不停地更新跳動。在不遠處的高效沉澱池內,工作人員在出水口旁邊圍起了一個生態觀測區,十幾條金魚在裏邊歡快地游動着。“經過一系列凈化處理,我們出水的水質可以達到地表四類水以上。”海鹽縣水務集團污水處理廠經理張建軍指着金魚説。
據海鹽縣水務集團董事長高庭介紹,經過改擴建後,海鹽縣城鄉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達到每天20萬噸,能夠有效滿足全縣居民和企業生産生活污水處理需求。“2021年以來,國家開發銀行浙江分行向項目共發放貸款3.2億元,今年4月初就有一筆1500萬元的最新放款。這些中長期貸款資金利率優惠,較一般同期限商業性貸款利率低30個基點(1個基點等於0.01%),切實緩解了建設方壓力。”高庭説。
除了直接與生態環境領域相關外,綠色金融帶來的融資成本降低,還有助於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産業的發展。
在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總部展廳內,擺放着吉利銀河、領克等多個系列的熱銷新能源車。據了解,由於車企在研發環節不確定性較強且難以在短期內形成固定資産,因此研發環節的融資一直是個難題。國家開發銀行浙江分行通過研發貸款提供價格優惠的資金支持,讓企業在研發環節可以更加放開手腳,獲得産品更新較快、車型設計時尚、使用綠色環保、緊貼客戶需求等優勢。
中國人民銀行浙江省分行等部門發布的信息顯示,浙江力爭2025年全省綠色貸款餘額突破4.2萬億元,2026至2030年綠色貸款增速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綠色貸款佔比每年穩步提升。國家開發銀行浙江分行相關負責人&&,下一步,將結合浙江實際情況,加大對綠色基礎設施、低碳領域科技創新、行業節能降碳、清潔能源高效利用等綠色低碳重點領域、重大項目支持力度,撬動經濟良性循環,為當地更好實現綠色發展賦能。(記者 王俊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