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4月25日電 題:萬商雲集處 文化味正濃
新華社記者趙紫羽
當全球客商涌入正在舉行的第137屆廣交會,在各展區尋覓商機、穿梭洽談時,這場貿易盛會正以它獨特的方式編織着跨越國界的文化對話。
“你們看,這座拱橋、這些房屋和往來的人群再現了中國古代的市井生活。”在廣州市谷希歐皮具有限公司的展位前,來自秘魯的採購商謝爾梅莉正通過直播展示一款融合了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經典元素的女士手提包。
4月23日,第137屆廣交會第二期展出谷希歐皮具生産的《清明上河圖》箱包系列。新華社記者趙紫羽 攝
該包使用彩色數碼織錦工藝,生動呈現了畫中汴河兩岸的繁華盛景,獲得眾多秘魯消費者的青睞。“這款包在秘魯賣斷貨了,我自己也特別喜歡,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謝爾梅莉説,中國電視劇在秘魯很受歡迎,大家對中國文化的好奇也促使了這款包的暢銷。
該系列箱包至今已出口到加拿大、泰國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谷希歐皮具品牌經理陳彥榮介紹:“這款包剛做出來的時候,很多外國客人&&喜歡,但誤以為圖案是國外的橋,我覺得我們文化出海還是做得不夠,要繼續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和産品深度結合。”
來到廣交會二十多年的“老朋友”——深圳市斯達高瓷藝有限公司的展位,仿佛步入一個巨大的調色盤,抬頭可見的琺瑯彩瓷器流光溢彩,訴説着跨越歷史的匠心傳承。
4月23日,第137屆廣交會第二期展出斯達高瓷藝創作的“春滿園”系列瓷器。新華社記者趙紫羽 攝
“我們在展位入口擺放的‘春滿園’系列瓷器,在許多重大場合均有亮相,這次廣交會又有不少採購商下了訂單。”斯達高董事長詹劍粧介紹,該系列在器型設計上以漢唐金銀器藝術為來源,在裝飾圖案上以漢唐裝飾藝術中的纏枝蓮紋為設計靈感,瓷質細膩通透、器型美觀典雅。
這家做陶瓷花紙起家、創立於1989年的公司,如今已形成集研發、設計、生産、銷售、自主品牌為一體的全産業鏈,出口瓷器遠銷海外100多個國家及地區。
“之前國內陶瓷花紙的質量不好,我們就專門去研究英國、德國等國的陶瓷花紙,花了很大力氣做研發。”詹劍粧説,“這些年我們一直在堅持自主創新和弘揚中國陶瓷文化,客戶都説不用他們自己再去想設計、想風格了,直接賣我們的産品非常暢銷。”
一瓷一物皆有故事,一角一隅皆是文化。
以山海關老龍頭長城為靈感設計的耳飾、融入千年古剎毗盧寺壁畫元素的絲巾……河北潤石珠寶飾品股份有限公司展&吸引了不少人駐足。
“繁花”系列真絲圍巾實拍圖。(受訪者供圖)
“我認為文化自信並不是要凌駕於別人的文化之上,而是通過我們的産品實現文明的對話與交融。”河北潤石總經理郭利峰説,以“繁花”真絲圍巾為例,我們在尺寸、顏色上參照了國際標準和潮流,但圖案融入了古寺彩色壁畫的元素,既保留了東方神韻,又能被全球消費者所欣賞。
絲巾面向市場兩個月,訂單成交額達30萬美元,目前已出口到美國、德國、俄羅斯、瑞典等國。
就在記者採訪間隙,和河北潤石合作十多年的德國採購商貝金特來到展位和郭利峰親切攀談,“上次見你還是個小姑娘,我五年沒來廣交會了,再次見面很驚喜。”他們的緣分始於廣交會,十幾年來一直保持着密切合作。這次久違的見面以探討新品開始,以一張闔影結束。
4月23日,貝金特(左二)和郭利峰(左三)在展位前合影。(受訪者供圖)
郭利峰告訴記者,他們和很多客戶都相處得像老朋友一樣,儘管不常見面,但生意場上真誠是永遠的必殺技。“‘溫潤如玉,堅如磐石’是我們的準則,對員工、對客戶要溫潤,做産品要質量好、講原則、有立場。”
行走在展館裏,總能聽到參展商和採購商“去我的工廠看看”“不急着走的話約飯”等邀約。截至4月24日中午,已有來自全球218個國家和地區的195851名境外採購商到會。萬商雲集於此談生意、交朋友,他們帶走的不僅是心儀的商品,更是一份跨越山海的文化共鳴——這正是“中國第一展”歷久彌新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