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聚力共築食安防線 眾智協同同繪治理新篇 “壓實‘兩個責任’ 共享食品安全” 主題論壇在京舉辦-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22 13:53:32
來源:新華網

多方聚力共築食安防線 眾智協同同繪治理新篇 “壓實‘兩個責任’ 共享食品安全” 主題論壇在京舉辦

字體:

10月20日,2025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市場監管總局重點活動,“壓實‘兩個責任’ 共享食品安全”主題論壇在京舉辦。活動由中國質量報刊社主辦,中國質量新聞網、報刊社影視製作中心、《中國質量萬里行》雜誌社承辦。

論壇重點圍繞持續推動落實“兩個責任”落實,確保完成“三年見成效”目標任務等熱點話題,通過權威解讀、主旨發言、主題分享、企業分享、承諾倡議等形式,共同深入探討食品安全治理的新思路、新舉措,總結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經驗。

市場監管總局食品安全總監孫會川出席論壇並作總結講話。他指出,經過全系統上下的共同努力和社會各方的協同配合,“兩個責任”工作機制已在實踐中展現出強大生命力。目前,責任體系基本建立,工作機制有效運行,風險防控能力顯著增強,食品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同時,“兩個責任”落實也還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部分領域、部分環節的責任落實還需進一步深化。下一步,還要在深化認識上再下功夫,進一步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在健全機制上再求突破,推動“兩個責任”落實更加科學、高效;在壓實責任上再見實效,確保工作機制真正落地生根、發揮實效;在共治共享上再聚合力,積極營造人人關心、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良好氛圍。

 

在主旨發言環節,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生産經營司副司長張士俠&&,食品生産經營司在深入分析食品安全形勢基礎上,着力完善食品生産經營全過程食品安全相關監管制度。同時,圍繞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治理,加強督促指導,強化風險意識。下一步,將在完善監管制度、強化監管措施、提升監管效果方面持續發力,推動“兩個責任”落地見效。

 

市場監管總局餐飲食品司副司長潘惠青&&,近年來,該司聚焦餐飲領域的全鏈條主體和風險環節,突出校園餐、網絡外賣、連鎖餐飲等重點領域,探索創新監管模式,連續&&多項規定,着力構建完善系統完備、精準施策的制度體系。下一步,將在推動制度體系更加完善、推動責任落實更加精準、推動社會共治氛圍更加濃厚3個方面再發力。

 

在主題分享環節,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副市長於大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徐艷玲,北京市市場監管局食品安全總監、食品藥品安全協調處處長張海京,山東省高密市委常委、副市長馬明分別介紹了地方落實屬地責任與企業主體責任的典型做法和成功經驗,體現出各地政府和相關部門在深入壓實“兩個責任”工作中的創新探索與務實成效,為後續工作開展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寶貴經驗。

於大志&&,該市構建了市、縣、鄉、村四級包保責任體系,將2.59 萬戶食品主體納入分級管理,精準匹配 3500 名包保幹部。通過創新“四個體系”閉環機制與“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企業自治模式,實現風險隱患前端處置 808 處,推動規上食品企業産值達 252.6 億元,“佳木斯大米” 品牌價值超 200 億元,走出安全與發展雙贏之路。同時,當地推行的 “互聯網 + 明廚亮灶” 覆蓋 121 家學校食堂,食用農産品追溯體系日趨完善,智慧監管成效顯著。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副市長於大志

徐艷玲&&,全區 5.15 萬名幹部包保33.1萬家食品生産經營主體,配備 5.57 萬名食品安全總監、17.85萬名食品安全員。在頂層設計上,制定分類督導指引與高風險主體包保清單,針對生産環節82個風險點細化防控措施。部門協同方面,明確集中用餐單位包保責任,建立20家成員單位風險會商機制。制度創新上,推行企業“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特色乳製品生産企業“兩檢兩公開”等制度,切實築牢食品安全防線。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徐艷玲

張海京介紹説,2022 年9月起,北京以 “四個最嚴” 為遵循,錨定“三年目標”,25 萬經營主體中23 萬納入&&,依託29.9萬名相關人員整改問題 10.2 萬個,整改率超 96%,考核保持 A 級,抽檢合格率、市民滿意率雙提升。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食品安全總監、食品藥品安全協調處處長張海京

    馬明介紹説,高密市以“細、新、嚴”“育、護、促”“聚、聯、享”三組關鍵詞,展現了基層食安治理的創新路徑。該市建立三級包保體系,對 10431 家食品主體實現全覆蓋管理,通過“兩提醒”機制推動監管從被動服務向主動防範轉變,年內已整改隱患 980 余處。在激發企業活力方面,高密打造“高密味道”區域品牌,評選 43 種特色美食,以嚴格抽檢與多維推廣實現“良幣驅逐劣幣”;通過校園“家長監督團”“透明工廠”體驗日、10 萬批次“你點我檢”等活動,讓群眾滿意度連續三年攀升。

 

山東省高密市委常委、副市長馬明

把食品安全責任壓實到“最小工作單元”,企業責任是關鍵一環。論壇上,來自蒙牛乳業、伊利乳業、光明乳業、飛鶴乳業、雀巢(中國)、百勝中國、海底撈餐飲、元氣森林、美團、京東、抖音、快手、拼多多等50多家食品生産企業及&&企業的代表,也就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各抒己見。蒙牛集團質量管理評審總監石永強作為企業代表,在分享中&&,蒙牛作為中國乳業代表性企業,將食品安全視為重中之重,近年來,通過“一套管理體系,三級管理架構,五級檢索機制”,持續推動主體責任落實。下一步將在持續完善食品安全責任體系、創新工作方法、強化工作部署等方面繼續努力。

 

當天,在論壇現場,包括原始黃金乳業、伊犁那拉乳業、華萊士、霸王茶姬、完美(中國)等在內的企業及社會組織代表共同發起《“食品安全 人人有責”北京倡議》(以下簡稱《倡議》)。《倡議》呼籲,做落實黨的食品安全大政方針的堅決執行者、恪守食品安全生産經營的遵紀守法者、壓緊食品全鏈條安全的責任承擔者、推動食品安全良好市場營商環境的堅定參與者、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安全”的共同維護者,誠信尚儉,共享食安,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貢獻力量。

 

作為新聞媒體單位和論壇主辦單位,如何從自身角度推動“兩個責任”長效機制走深走實、如何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享等,一直是中國質量報刊社不斷思考、不懈探索的話題。為進一步夯實社會共治基礎,呼應“全民參與食安治理” 的論壇理念,中國質量報刊社一年前開展了面向社會公開招募食品安全義務觀察員的活動。論壇上,來自各行各業共10名食品安全義務觀察員代表首次亮相,進行集體宣誓。他們&&,將積極履行觀察員職責,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及時反饋風險隱患,共同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此次論壇上,中國質量報刊社還特別聯合北京市西城區順城街第一小學,共同推出兒童食育主題情景劇《京娃娃食育小當家》。通過小學生現場演繹,讓更多孩子、家長以及社會層面了解食物、食品教育,從小樹立其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這也是中國質量報刊社影視製作中心“小飯碗”公益計劃的題中之義。

 

市場監管總局食品安全協調司副司長趙影映、市場監管總局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司副司長吳莉梅、市場監管總局特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司二級巡視員於薇等市場監管總局有關司局和中國質量報刊社負責同志,部分地方政府和市場監管部門負責同志,企業界、技術機構、教育界、新聞界代表共計120餘人參加了論壇。

【糾錯】 【責任編輯:李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