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庫牽頭 115個國家學者參與《全球食物系統與SDG研究報告》召開意見徵詢會-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22 16:09:49
來源:中國食品報

中國智庫牽頭 115個國家學者參與《全球食物系統與SDG研究報告》召開意見徵詢會

字體:

  值此聯合國成立80周年之際,為推動全球食物系統轉型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的協同落實,8月20日,《全球食物系統與SDG研究報告》第三輪意見首場徵詢會在北京召開。《全球食物系統與 SDG 研究報告》由中國人民大學食學研究中心和世界食事論壇組委會牽頭,聯合全球115個國家學者共同編制。此次意見徵詢會是繼2025年6月至7月第一、二輪(17場)國際專家意見徵詢會後的第三輪的首場會議,來自中國頂尖學者、政策專家以及企業代表共聚一堂,就報告的科學性、實踐性和全球適配性進行深入討論。

  2025年《全球食物系統與 SDG 研究報告》主題為“問題盤點與應對”,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第四屆世界食學論壇的致辭為指導思想,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為研究報告撰寫前言,旨在為全球食物系統問題的解決提供理論與實踐支持。來自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遼寧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機構的權威專家學者出席研討。

  與會專家在會上圍繞全球食事問題的分類與編號、可持續發展路徑與政策建議以及中國食物系統面臨的挑戰等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設性的建議。中國工程院尹偉倫院士指出,2021年9月聯合國首屆食物系統峰會的召開,推動了全球視野從糧食、農業領域拓展至整個食物系統,標誌着全球學者的目光已經從糧食、農業領域,拓寬到整個食物系統。統籌認知食物供給、氣候變化、健康膳食、科學與技術夥伴關係等問題,以食學整體應對食物系統問題已引起廣泛關注。

  食學整體論的提出具有開創性和國際前瞻性,作為新興交叉學科,建議以食學論壇為&&在中國成立“世界食學組織”,開展國際間的廣泛合作,掌握國際食學理論與實踐創新的話語權。遼寧大學副校長仇煥廣首先肯定了報告聚焦全球食物系統的重大意義,並強調食事問題整體性、關聯度高,涉及聯合國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13項,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抓手,食事問題得不到全面解決,可持續發展就不能實現。同時建議明確“食物生態學”在食學中的理論定位,以提升報告學術嚴謹性。

  中國人民大學食學研究中心主任劉廣偉強調,本報告以食學理論體系為指導, 以“食者”為中心,核心內容聚焦“一個盤點、兩個匹配”,通過對全球食物系統問題的系統梳理,建立“問題—國家”和“問題—解決方案”的匹配模型, 通過“問題—國家匹配”精準識別不同國家面臨的具體挑戰;通過“問題—解決方案匹配”為不同問題梳理適配的解決路徑。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劉益東研究員認為,食事、食者、食序、食學、等標識性概念,是支撐建構自主知識體系的基石,能夠標識該體系的獨特性和系統性,在體現知識體系基本理念的同時,還能彰顯自主知識體系的主體性。同時呼籲報告中納入食者中心觀與資源平等理念,積極響應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帶來的挑戰。中國農業科學院加工所研究員段玉權研究員建議優化“生存、健康、可持續”三部分的內容比例,完善相關表述以提升學術嚴謹性。

  會議一致認為,中國在踐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2030議程中取得了突出成績,為此《全球食物系統與SDG研究報告》開闢中國優秀企業案例專章,面向中國徵集踐行社會責任(ESG)可持續發展(SDG)的品牌案例。應徵案例須體現企業在食物系統可持續治理模式、技術突破與社會責任等方面的實踐成果,為全球食物系統轉型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中國經驗。相關案例經專家評審後納入報告,入選案例將獲國際推介。

  會議透露,該報告將於今年10月舉行的“第五屆世界食事論壇”上正式發布,並遞交聯合國相關部門。(連帆)

【糾錯】 【責任編輯: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