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堤1954:71載匠心淬煉 品讀一杯“非遺茶”-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04 17:43:15
來源:新華網

海堤1954:71載匠心淬煉 品讀一杯“非遺茶”

字體:

7月1日,廈門金沙書院的古雅庭院裏茶香浮動,以“承輝煌・開新境”為主題的海堤1954新品發布會在此啟幕。中茶廈門公司首款以成立年份1954命名的烏龍茶新品揭開面紗。

真正的經典,既要扎根於歷史,更要回應於時代。”中糧集團(福建)區域協同&&主任、廈門市茶葉協會會長、中茶廈門公司總經理趙大川&&,1954這個極具紀念意義的數字融入産品為其命名,是傳承匠心的拳拳使命。

中茶廈門公司總經理趙大川

廈門老字號協會榮譽會長楊毅記得,計劃經濟年代,海堤茶的檢驗標準嚴苛如鐵:“專家們踏遍閩山閩水,只有他們認證的茶園才能‘不交公糧交公茶’,這種對源頭的堅守,刻進了海堤的基因。”如今,這份堅守化為30000畝出口備案基地、6000畝可控核心茶園的底氣,40%以上原料可追溯的透明體系,讓每一片茶葉都能找到從土壤到茶杯的軌跡。

廈門老字號協會榮譽會長楊毅

“這罐茶裏有兩岸茶人都懂的語言——既是‘移山填海’精神的延續,也是非遺技藝的創新表達。”廈門海關原副關長、一級巡視員、廈門市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副會長楊述明盛讚,從1976年叩開日本市場的鐵觀音,到如今大阪世博會上的中國茶香,海堤茶的創新始終圍繞一個核心:讓傳統文化在當代生活中煥發新的生命力。

廈門市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副會長楊述明

從“國營老廠”時期的茶票記憶,到出口59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鄉愁”,再到如今的“國民消費茶”,海堤茶71年未變的,是“安全、穩定、美味、健康”的承諾。趙大川説:“海堤1954以年份命名,就是要把這份跨越時代的信任,鄭重交到消費者手中。”

海堤1954新品發布

活動現場,中茶廈門公司副總經理楊鵬代表中茶廈門公司與經銷商代表就“海堤1954”市場推廣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互利共贏,共拓市場。

中茶廈門公司副總經理楊鵬(左一)與簽約嘉賓及見證領導合影

“這縷蘭花香,它藏在茶湯裏,像山間雲霧一樣捉摸不定,是130多套樣本裏挑出的獨一份。”中茶廈門公司總經理助理林廷好説道,為了捕捉這抹“香在無心處”的韻致,中茶廈門公司的研發團隊用一年半時間踏遍武夷山的山山水水。

中茶廈門公司總經理助理林廷好

這份執着,源自“廈門烏龍茶傳統精製技藝”的非遺傳承。71年淬煉的拼配、烘焙工藝,是海堤1954的“獨門秘籍”:大紅袍需按黃金比例融合“岩骨”與“花香”,讓岩韻、蘭香、蜜甜層層綻放,形成獨一份的“海堤味”。

海堤1954系列産品

“傳統不是守舊,是把老祖宗的智慧做細做精。”如今老師傅的“看火色”經驗,已轉化為智能設備的精準控溫,但“不搶香、不壓韻”的老規矩,仍在每一道工序中堅守。這種對技藝的敬畏,讓海堤1954的每一口茶湯,都帶着時光沉澱的醇厚。

中茶廈門公司總經理助理胡軍彬

“創新是讓傳統活在當下。”中茶廈門公司總經理助理胡軍彬説,這種活態傳承藏在細節裏:立體鎖鮮技術讓茶葉鮮度更持久,自動化産線±0.5克的灌裝精度,是對“精工”二字的現代詮釋;而“可飲、可禮、可藏”的定位,讓高品質的茶品既能融入日常茶席,又能成為傳遞文化的使者,滿足現代人對品質與精神的雙重追求。而“海堤”商標背後的精神內核從未改變:1.2萬名建設者“移山填海”的壯舉凝結成的“團結奉獻、自強不息”,如今仍在茶罐的浮雕裏、在師的指尖上,成為情感紐帶。

暮色中的金沙書院,茶香與海風交織。海堤1954的推出,不是對過去的復刻,而是以71年匠心為基,為傳統茶文化注入新的注解。正如趙大川所言:“守正,是守住老茶鋪的本分;創新,是讓這份本分在新時代生生不息。”這杯茶裏,有老廈門的煙火氣,更有中國茶走向世界的從容與底氣。

 

【糾錯】 【責任編輯:任禹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