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發展重點城市,“重”在哪?——山東足球觀察之三-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04 14:50:31
來源:新華網

足球發展重點城市,“重”在哪?——山東足球觀察之三

字體:

  新華社青島7月4日電(記者張武岳、岳東興、許仕豪)午後時分,山東青島嶗山區實驗學校的足球場上,歡聲笑語不斷。青島西海岸女足的姑娘們為低年級的“足球小將”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訓練課:她們耐心糾正孩子們的技術動作,分享與足球結緣的故事,將運動的快樂傳遞給每個參與者。

  青島西海岸女足的隊員正在指導孩子們訓練

  “在隊員們和孩子們身上,我看到了足球最本真的樣子。”西海岸女足主教練劉清感慨。這家於2023年4月成立的女足俱樂部,僅僅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就已成長為中國女足甲級聯賽的一支勁旅。俱樂部在填補當地職業女足空缺的同時,持續探索社區足球和校園足球的普及方式,助力足球文化在學校與社會之間推廣,為青島“足球城”建設添磚加瓦。

  這座北方海濱城市與足球結緣,最早可以追溯到百餘年前。

  1924年1月,青島觀象&職員宋國模邀請一批體育愛好者,組織成立了當地第一支足球隊——中華足球隊。自此,足球基因融入城市血脈,靜靜流淌。

  到20世紀30年代,青島已有大大小小的業餘球隊百餘支,經常舉辦各種足球聯賽。在老城區的街頭巷尾,喝啤酒、吃蛤蜊、聊足球,成為獨特的地域文化。1993年,青島海牛足球俱樂部正式成立,成為青島第一支職業化球隊,也是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創始成員。得益於濃厚的足球氛圍和當地對足球運動的重視,2022年1月,青島市成功入選“十四五”期間首批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

  “青島足球經過多年沉澱,歷代足球工作者打下了堅實基礎。如今的繁榮是所有足球人共同努力的結果。”青島海牛俱樂部投資人喬偉光説。

  在青島市足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田衛國看來,青島作為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的“重”,在於職業足球、社會足球、校園足球均衡發展、齊頭並進。

  2024年,在職業足球層面,青島的“一城雙超雙甲”格局成為亮點。青島海牛和青島西海岸征戰中超聯賽,青島紅獅和青島西海岸女足也分別在男足和女足甲級聯賽中有優異表現,當地職業足球俱樂部規模數量和發展層級均位居全國前列。

  “我們順利完成62場職業聯賽主場比賽組織工作,‘青島德比’‘齊魯德比’精彩上演,主場比賽吸引了不少球迷現場助威。”田衛國説,2024賽季青島職業隊伍全面保級,鞏固了職業足球發展良好局面。

  職業足球繁榮的同時,青島當地足球從業者也認識到,群眾的支持是保障足球運動長盛不衰的本源,讓足球走進社區、融入生活,才是推動青島足球持續發展的關鍵。

  青島城市聯賽比賽現場

  6月21日,2025青島市社區足球錦標賽開幕。本屆賽事吸引了24支社區足球隊、共600多名運動員參賽。據介紹,當地還建立起青島城市足球超、甲、乙、丙四級聯賽體系,共計69支隊伍參賽。經過不斷發展,青島城市足球聯賽已成為青島市社會足球的一面旗幟,獲評全國首批群眾“三大球”精品賽事。

  數據統計顯示,青島市每年開展的各類足球賽事達30余項,市級群眾性足球賽事超過6000場,全市常年參與足球活動人口達50余萬人,市足協盃賽、市直機關五人制足球賽、3V3足球城市挑戰賽、職工足球超級聯賽等賽事,深入基層、扎根社區,足球的激情在城市各處流動、持續升溫。

  抖音足球嘉年華青島站現場

  記者在採訪中還了解到,近年來青島不斷加大力度推進足球特色學校(幼兒園)的建設工作。全市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有400多所,200余所學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稱號,構建起“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四級校園足球聯賽體系,實現校園足球賽事全面化、一體化建設。以校園足球為引領的學校體育活動蓬勃開展,切實提升了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儘管在多個領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當地足球管理者和從業者對青島足球的發展現狀依然保持清醒。田衛國坦言:“國足戰績不佳,近年來接連在國際大賽中‘折戟’,這多少會影響老百姓看待足球的態度。青島雖然在頂級職業聯賽的球隊較多,但球隊成績並不突出,市民觀賽熱情也有所降低。”

  與此同時,由於市區體育場館收費標準高,城市聯賽的預算有限,不得不將比賽放在距離市中心較遠的場地,民眾去觀賽的時間和交通成本均較高。“賽事‘叫好不叫座’,這也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狀。”田衛國説。

  “近年來火爆的‘村超’‘蘇超’等給了我們很多啟示,下一步我們會繼續向他們學習,研究更多品牌化、商業化路徑,將城市聯賽等賽事打造成為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助力社會經濟發展、撬動城市全方位升級的精品活動。”

【糾錯】 【責任編輯:解冰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