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集團發布年度ESG公益短片《我們》:堅持,讓美好發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2/18 09:47:02
來源:新華網

伊利集團發布年度ESG公益短片《我們》:堅持,讓美好發生

字體:

12月12日,伊利集團簡稱:伊利年度ESG公益短片《我們》在新華網首發短片通過簡單的敘述和溫暖的情感,展現了伊利集團堅持公益十數年背後的動人故事。從兒童安全到老年營養從可持續發展到社會公益,每一個小小的改變都凝聚着伊利的堅守與信念。在全球經濟承壓的背景下,伊利以守望與創新的姿態,堅定地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相信並踐行“只要堅持,美好就一定會發生”。

關切“一老一小”

用安全與健康護航

“一老一”是大多數家庭的主要關切服務保障好“一老一小”,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重要基礎,事關國家長治久安,關乎千家萬戶利益,關係人民安居樂業。

隨着我國老年人口規模的增大和老齡化速度的加快,建設老齡事業和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日益凸顯,任務更加艱巨繁重。伊利關注且推動老齡服務公益事業,旨在保障老年人健康養老的切實需求。

2024年,伊利聯合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發起“老年營養改善工程”,為退伍老兵、老科學家、老教師等群體在內的,6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營養守護,與“伊利營養2030”一起構建出“一老一小”健康公益格局。

據了解,針對老年人群體,伊利以社區為中心長期開展公益行動,並在今年發起“老年營養改善工程”,聚焦銀齡人群,為退伍老兵、老科學家、老教師等群體在內的6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營養守護,將深入社區、養老院、軍休所、榮軍院、老年大學、長者食堂等,常態化開展營養健康科普宣教活動,助力老年人營養膳食改善。

北京市朝陽區青青家園活動現場

收到伊利欣活紓糖膳底配方奶粉的活動參與者

與此同時,兒童健康成長是每個家庭最為關心的話題,在兒童領域,從健康到心理,伊利開展了多個公益項目,以確保孩子們的安全、健康地發展。

“伊利方舟”兒童安全公益項目,專注兒童安全,是由伊利與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共同發起的兒童安全公益項目,旨在通過一系列的專家培訓、案例分析、實地考察、安全演練,為兒童安全提出因地制宜的解決方案。自2012年至今,項目已走過12年,為全國26個省區、41個縣市的600余所學校,送去了因地制宜的安全教育,37余萬孩子受益。

2024年久久公益節,“伊利方舟”、巧樂茲攜手心理藝術團隊,在雲南省大關縣向陽村完小開展“快樂開學第一課”,帶孩子們共創120平方米笑容巨畫

“伊利營養2030”&&型公益項目,專注兒童營養,是2017年由伊利聯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共同發起“伊利營養2020”精準扶貧項目,並在2021年將其升級為“伊利營養2030”&&型公益項目,旨在通過營養物資捐贈、健康知識科普、夢想關愛守護三大行動,用營養守護孩子的夢想。截至2023年底,“伊利營養2030” 已覆蓋全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累計投入超1億元,近80萬兒童從中受益。

2023年開學季,“伊利營養2030·為熱愛上場”公益行動走進村超發源地貴州省榕江縣,為那裏的孩子們帶去營養並宣布修建“熱愛足球場”,孩子們拿到牛奶後開心的笑容

“伊利童夢同宇”天文科普公益項目,專注兒童教育,2022年10月發起,以“滋養天文夢,科技向未來”為理念,通過建設科普基地、開展天文與航天知識科普公益活動等形式,為青少年群體,特別是偏遠地區的青少年搭建起學習天文知識的課堂,讓他們擁有享受國家科技科普資源的平等權利。截至目前,項目已先後走進青海德令哈、甘肅民勤、貴州赫章、貴州凱里、貴州平塘、內蒙古四子王旗6個地區,覆蓋60所小學,助力近8000名孩子獲得了優質的天文科普資源。

2024年中國航天日,“伊利童夢同宇”走進四子王旗,給孩子們帶去了天文科普課程,同時邀請了航天教員王一為他們帶來天文科普公開課,共繪天文夢想畫卷

守護自然環境

做“可持續發展”的推動者

作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頭部企業在積極的探索和實踐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2016年,伊利成為中國首個簽署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企業與生物多樣性承諾書》的企業,在伊利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潘剛“對生物多樣性的關注就是對未來的關注”理念引領下,積極踐行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九大承諾,並正式發布“伊利家園行動”公益項目,以TNFD和“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雙框架”應用為引領,持續輸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中國故事。

在“伊利家園行動”的號召下,去年3月12日,金領冠塞納牧首次開展植樹公益活動,聯合中國綠化基金會在阿拉善荒漠化地區種下10萬棵梭梭樹。這些梭梭樹成活率達84%,成年後能累積固沙84萬平方米。截止目前,金領冠塞納牧已累計在阿拉善荒漠化地區種植20萬棵梭梭樹,這些梭梭樹成林後,預計可固沙200萬平方米荒漠;既對當地防風治沙、維穩自然的生態特性發揮重要作用,也對當地農業種植環境的改善起到積極影響。

多年來,在“自然需要誰,我們就是誰”的公益理念指引下,伊利誕生了一批批自然守護者,以不同的身份持續守護野生動植物的多樣之美。伊利不僅是呼倫貝爾草原生態友好管理的“種草人”,還是在阿拉善種植梭梭樹的“種樹人”;不僅是守護疣鼻天鵝濕地樂園的“護鳥人”,還是為亞洲象建“大象食堂”的“護象人”………“伊利家園行動”公益項目持續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綠化基金會等權威組織合作,陸續開展阿穆爾-黑龍流域農牧業綠色發展、國際重要濕地候鳥保護、亞洲象棲息地食源植物修復等活動,伊利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已經廣泛覆蓋到濕地、草原、海洋、熱帶雨林等諸多領域。

2024年,伊利金領冠塞納牧聯合中國綠化基金會,延續2023年的在阿拉善地區建立“梭梭保護林計劃”,再次種下10萬棵梭梭樹

在今年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伊利延續多年的慣例發布ESG報告,報告包括《可持續發展報告》《零碳未來報告》《生物多樣性保護報告》以及全球食品行業首個《ESG價值核算報告》,這些報告展示了伊利在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最新進展和實踐,推動了ESG進入到量化時代。據了解,伊利的ESG實踐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連續5年獲得中國社科院“五星佳”可持續發展報告最高評級,在MSCI 2024年最新ESG評級中,伊利連續4年評級提升,突破性獲得AA評級。

與此同時,今年5月,伊利聯合WWF在健康谷成立“公民科學家賦能中心” 旨在共同推動公眾科普教育。除此之外,伊利還通過舉辦2024“紅氣球挑戰賽”(呼和浩特站)、“零碳守護——從陸地到海洋”行動等多形式、多主題的公益項目,號召全産業鏈夥伴共同支持公民科普教育、踐行低碳可持續發展,業內人士&&,伊利持續推動公益項目的創新實踐,為共同關注和守護的群體以及地球家園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2024年8月,伊利攜手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在呼和浩特市伊利智慧健康谷舉行“紅氣球挑戰賽”公益活動,吸引到社會各界人士參加

在伊利公益的實踐中,我們看到了堅持的力量。無論是兒童的安全教育,還是老年人的健康守護,亦或是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伊利始終以行動詮釋着“堅持美好,好事必將發生”的信念。伊利的公益之路,是對社會責任的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是對美好未來的堅定承諾,這些公益活動不僅為伊利自身帶來了積極的變化,也為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沈美)

【糾錯】 【責任編輯:任禹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