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朔爾茨以退為進 提前大選結局難料-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2/17 14:25:41
來源:新華網

國際觀察|朔爾茨以退為進 提前大選結局難料

字體:

  新華社柏林12月16日電 題:朔爾茨以退為進 提前大選結局難料

  新華社記者李超 邰思聰

  在16日舉行的德國聯邦議院(議會下院)信任投票中,總理朔爾茨未能獲得多數議員支持。根據德國《基本法》,在此情況下,總統可在總理建議下解散聯邦議院,並在60天內舉行新一屆聯邦議院選舉,以確定新任總理人選。

  分析人士指出,朔爾茨政府走到這一步是執政聯盟內部矛盾總爆發的結果,他選擇主動發起信任投票或有觸發提前大選以尋求連任的政治考量。但在德國各黨派力量均不夠強大的形勢下,未來德國政壇走向充滿不確定性。

  提前大選箭在弦上

  舉行此次信任投票的動議由朔爾茨11日正式向德國聯邦議院提出。聯邦議院共有733名議員,朔爾茨必須獲得過半數即至少367名議員信任才能繼續執政。在16日舉行的投票中,僅有207名議員投下信任票。

  圖為德國總理朔爾茨2月1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出席歐盟特別峰會時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新華社記者趙丁喆攝

  自2021年12月執政以來,由社民黨、自由民主黨、綠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在內政外交方面內部分歧頻出,不少爭議逐漸公開化,聯盟內部衝突愈演愈烈。由於無法就財政預算等議題達成一致,朔爾茨於11月6日解除自民黨主席林德納的財政部長職務,自民黨當天宣布退出執政聯盟,三黨聯盟就此破裂。由於社民黨與綠黨合計議席不滿半數,朔爾茨政府成為少數派政府。在野黨要求朔爾茨盡快舉行信任投票,從而可以將原定於明年9月舉行的新一屆聯邦議院選舉提到更早時間。

  各方對朔爾茨無法通過信任投票早有預料。根據此前社民黨、綠黨以及最大在野黨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的協商結果,新一屆聯邦議院選舉預計將於明年2月23日舉行。

  事實上,自三黨執政聯盟破裂後,德國各黨派就已經進入競選階段。德國電視一台11月的調查顯示,超五成德國人支持提前舉行大選。

    深陷困境以退為進

  分析人士指出,朔爾茨政府走到現在這一步是執政聯盟內部深層矛盾長期積累、集中爆發的結果。

  2021年的聯邦議院選舉後,德國在聯邦層面首次出現三個政黨聯合執政,這被視為德國政黨格局發生變化的標誌。但隨後的事實證明,更多政黨的加入雖然讓政府確保了議會多數地位,但也讓執政聯盟內部矛盾更多且更難調和。朔爾茨政府執政期間面臨經濟持續低迷、能源價格高漲、製造業衰退、社會治安惡化、財政負擔沉重等壓力,三黨卻在諸多議題上無法達成一致,導致選民對政府逐漸失去耐心。

  2021年12月15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在聯邦議院發表上任後的首份政府報告。新華社記者單宇琦攝

  就導致執政聯盟最終破裂的明年財政預算問題而言,三黨事實上從一開始便在經濟和財政方面理念不合。自民黨強調財政收支平衡,社民黨和綠黨則主張擴大政府債務規模。此次預算談判期間,這一分歧終於達到無法彌合的程度。朔爾茨要求放鬆“債務剎車”制度來為援助烏克蘭、刺激經濟等政府支出提供財政來源,但遭到自民黨堅決反對。

  德國外交政策學會旗下的《國際政治》季刊執行編輯亨寧·霍夫認為,在黨派矛盾日益尖銳的背景下,林德納早就在尋求時機推動提前大選。特朗普重新當選美國總統後,林德納出手阻止德國增加對烏援助,導致三黨長期矛盾爆發、聯盟瓦解。

  關於朔爾茨為何明知信任投票不可能通過還要主動發起,有分析指出,繼續領導少數政府勉強執政不僅無法在聯邦議院推進重大立法,反而會消耗朔爾茨的政治資本。三黨聯盟瓦解後,朔爾茨所在的社民黨支持率反而有所回升。通過發起信任投票觸發提前大選,或許是朔爾茨為尋求連任走出的重要一步。

    政治走向仍不明朗

  一般情況下,在德國聯邦議院選舉中獲得最多議席的黨派所推舉的人選將出任新一屆政府總理。目前,德國4個政黨推出了總理候選人,分別是社民黨的朔爾茨、基民盟主席默茨、來自綠黨的現任副總理哈貝克、德國選擇黨主席魏德爾。

  這是1月5日在德國柏林拍攝的德國國會大廈一角。新華社記者任鵬飛攝

  德國福沙輿論調查所10日發布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由基民盟及其姊妹黨基督教社會聯盟(基社盟)組成的傳統中右翼黨派聯盟黨排名第一,支持率為31%;極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以18%的支持率位列第二;社民黨和綠黨的支持率有所回升,分別為17%和13%。

  由於德國各主要黨派所能贏得的選票較為分散,單一政黨難以獲得過半數議席,因此需要多黨聯合組閣。

  多家德國媒體及觀察人士認為,明年大選後,有較大可能出現的組閣方案是聯盟黨與社民黨組合或聯盟黨與綠黨組合。不過,這些推測能否實現現在還很難説。當前,聯盟黨與社民黨關係緊張,雙方高層頻繁互相攻擊;聯盟黨重要人物、基社盟主席澤德則明確排除與綠黨組閣的可能性。可以預見,明年大選後的德國政局將充滿不確定性,各黨派之間必定會有一番激烈博弈。

【糾錯】 【責任編輯:趙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