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至22日,由中國建設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建科)、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雄安新區建設和交通管理局、雄安新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中國建築學會、中國勘察設計協會、中國建設教育協會、北京工程勘察設計協會、河北省工程勘察設計諮詢協會、中央建築企業數字化協同創新&&、中央企業BIM軟體創新聯合體等指導,中國建科所屬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院)和中設數字技術有限公司(簡稱中設數字)聯合主辦,河北省建築信息模型與智慧建造技術創新中心、河北省建築信息模型學會、雄安新區勘察設計協會、雄安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雄安雄創數字技術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協辦,以“國産利器,智繪未來”為主題的京津冀建築設計數字化發展大會在河北省雄安新區成功舉辦。中國建科黨委書記、董事長孫英,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副理事長王子牛,中國建設教育協會駐會副會長李平,中國建築學會黨支部書記、副秘書長張松峰出席大會並致辭,中國建科黨委委員、副總裁劉志鴻,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河北省工程勘察設計諮詢協會會長梁金國,雄安新區建設和交通管理局副局長路濤、信息化處處長侯嚮導,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科技協作與支援合作處調研員呂華鋒,中國建科副總工程師、中國院總工程師仲繼壽,中國建科副總工程師於潔以及來自行業主管部門、中央企業、設計院、科技企業及知名院校等單位的數百名代表參加大會,共同見證國産建築設計數字化軟體生態的重要突破,深入探討行業數字化發展的未來趨勢。中設數字副總經理(主持工作)汪浩、中國院數字智慧科技中心主任郭偉峰主持會議。

圖為大會現場

圖為中國建科黨委書記、董事長孫英
孫英在致辭中指出,中國建科作為城鄉建設科技領域的“國家隊”,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洞察行業發展趨勢,主動扛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任,在“十四五”期間,以集團豐富的業務場景為依託,以中設數字為主體,舉全集團之力,成功自主研發“馬良”數智設計軟體與“八仙”數字化協同交付&&,有效提升集團數字設計的智能化水平,構建企業數字化協同的堅實底座,有力支撐集團的業務升級與數字化轉型。中國建科作為科技型中央企業,有責任、有意願與行業分享經過實踐檢驗的經驗和成果。未來,中國建科將繼續秉持開放合作的理念,與行業各界攜手共進,共同推動建築業數字化轉型,為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推動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大會發布中國建科自主研發並已全面自用的兩款數字化“神兵利器”——“馬良”數智設計軟體和“八仙”數字化協同交付&&。孫英、王子牛和梁金國共同見證。

圖為軟體發布
上述兩款産品的發布,標誌着國産數字化軟體在核心功能與關鍵性能上已正式具備商業化規模推廣與産業化深度應用的能力,為全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自主可控的核心工具支撐。
大會啟動“國産數字化設計軟體進校園”活動。劉志鴻、李平、王子牛和張松峰共同向北京建築大學、天津大學、天津城建大學、河北大學捐贈 “馬良”國産軟體,並宣布活動正式啟動。

圖為軟體捐贈
活動旨在通過公益捐贈、專業師資培訓、聯合開發課程等舉措,將自主可控的數字化技術成果融入高校教學,為建築行業培育既懂專業知識又精通數字化技術的複合型新生力量,夯實行業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基礎。
大會舉辦國産設計軟體鴻蒙適配啟動儀式。中設數字副總經理韓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終端雲服務生態發展部副部長趙德軍、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數創中心總工程師趙廣坡、深圳市斯維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立傑、北京天正軟體股份有限公司行銷總監秦驥、廣州中望龍騰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大客戶技術經理於帆共同啟動適配工作。

圖為適配啟動儀式
多款國産設計軟體集中與鴻蒙系統啟動適配合作,將有效打破不同終端、不同系統、不同軟體間的數據壁壘,為建築設計行業打造更安全、高效、統一的數字化技術底座,推動國産設計軟體生態體系進一步完善,助力構建自主可控的建築數字化技術生態。

圖為於潔
於潔、李伯宇等圍繞研發背景、功能特性、生態構建等核心維度,全面展示“馬良”與“八仙”的最新技術成果。來自中國院等單位的與會代表分享BIM體系建設和應用實踐、技術融合發展路徑等最新成果,為行業數字化發展提供新思路。
從核心産品發布到生態合作啟動,從實踐經驗分享到前沿趨勢探討,此次京津冀建築設計數字化發展大會不僅是一次國産數字技術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場推動建築行業數字化協同發展的“集結號”,為政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搭建深度對話的橋梁,讓自主可控的數字化技術理念深入人心,也為京津冀地區乃至全國建築設計行業的轉型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未來,隨着“馬良”“八仙”等國産軟體的規模化應用、鴻蒙適配生態的持續完善,以及校企協同育人機制的落地見效,建築設計行業將加速邁向數智化、自主化的新征程,為“中國建造”高質量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深化實施提供堅實的數字化技術支撐,共同繪製建築行業數字化未來的壯麗藍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