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證監會發布《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標誌着我國公募基金行業進入深化改革、提質增效的新發展階段。行動方案作為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北京作為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公募基金機構數量全國第二,業態豐富,開放程度高。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北京證監局深刻把握新時代資本市場的功能定位,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及證監會黨委工作安排,充分發揮首都金融資源集聚優勢,穩步推進各項改革舉措落地,努力打造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的“北京樣板”。
把握新時代要求 深刻認識高質量發展重大意義
改革是時代所需。公募基金行業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成為資本市場重要的專業機構投資者,管理規模超過30萬億元,投資者數量超過8億,在服務實體經濟、促進共同富裕、維護金融穩定等方面承擔着重要使命。但隨着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行業在經營理念、功能發揮、治理水平等方面仍存在不足,迫切需要通過深化改革,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
改革是市場所趨。公募基金行業連接着資産端和負債端,在優化資金供給結構、推進産融結合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但行業因高速增長引發的系列問題,不僅制約了行業自身發展,也影響了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行動方案提出的一系列回應市場和社會關切的改革措施,力圖推動行業機構專注主業、優化供給、提高價值創造能力、形成適合各類投資者需求的多樣化金融産品和服務體系,探索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公募基金髮展新模式,真正形成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拐點”。
改革是民心所向。信義義務是公募基金行業的基礎。在行業高速發展的過程中,“重規模、輕回報”傾向、投資者獲得感不強等問題逐步暴露。行動方案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突出行業發展的政治性與人民性,以一系列投資者可感可及的政策舉措,引導行業機構牢固樹立以投資者最佳利益為核心的經營理念,進一步強化與投資者的利益綁定、降低投資者成本、優化投資者服務,推動公募基金行業牢牢站穩人民立場。
北京聚集了大量金融機構總部和國家金融基礎設施,理應在服務國家戰略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北京證監局通過專題培訓、政策解讀、座談調研等多種形式,推動轄區38家公募基金管理人、8000余名從業人員深入理解行動方案精神實質,引導行業將自身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好發揮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
打造新基金業態 構建多元化專業化發展格局
北京證監局積極引導轄區行業機構深入轉變發展理念,優化業務結構,着力構建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適應的産品和服務體系。
第一,大力推進業務創新發展。引導首都公募基金行業加大創新力度,持續優化業務布局。一是推動浮動費率産品創新,指導轄區7家公募基金管理人成功申報新型浮動費率基金,實現管理人與投資者利益更好地綁定,目前相關産品運作平穩。二是積極發展權益類産品,引導機構加大研發投入,創新投資策略,2025年上半年轄區新發權益類基金産品73隻,規模合計415億元,在管權益類基金産品共1106隻,規模合計1.66萬億元,持有A股市值合計1.58萬億元。三是用好增量政策,指導2家基金公司參與首批互換便利操作,推動3家公司發行首批中證A500ETF基金共60億元,為穩市提供增量資金。
第二,優化行業服務體系。着力推動首都公募基金行業向“以投資者為中心”轉變。一是豐富個人養老金産品供給,今年以來轄區已新增3隻指數基金納入個人養老金産品名錄,截至目前轄區共14家公募基金管理人的81隻公募基金産品被納入名錄,為投資者養老投資提供了更多選擇。二是完善投資者陪伴體系,督促機構建立全生命周期陪伴機制,通過投資理念宣導、市場解讀等方式,幫助投資者樹立長期投資理念。三是推進數字化轉型,支持機構運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服務效率,創新服務模式,改善投資者體驗。
第三,提升投研核心能力。投研能力是公募基金行業的立身之本。督促首都公募基金行業構建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投研體系。一是推進數字化投研&&建設、基金經理團隊制、一體化投研體系等先進做法在轄區先行先試,加快建設“&&型、團隊制、一體化、多策略”的投研體系。二是優化投資決策機制,完善投資決策流程,加強研究對投資的支持作用,減少投資行為的隨意性和盲目性。三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健全人才培養、考核、激勵機制,培養一批具有全球視野、專業精湛的投資管理人才。
創造新價值貢獻 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北京公募基金行業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積極融入首都發展大局,在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中展現新作為。
第一,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引導行業資金精準投向國家重點發展領域。一是服務科技創新,支持轄區機構設立科創主題基金,截至2025年上半年,轄區在管科創板基金48隻,規模1732.36億元。二是支持綠色低碳發展,鼓勵公募基金管理人開發ESG産品,完善ESG投資體系,截至2025年上半年,轄區已有ESG主題基金37隻,規模合計248.09億元。三是深化REITs市場發展,2025年上半年轄區新發REITs産品3隻,發行規模38.03億元,轄區累計發行REITs産品37隻,規模1033.95億元。有效盤活存量資産,支持基礎設施建設。
第二,服務首都高質量發展。支持轄區機構充分發揮資金優勢和專業能力,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注入金融活水。一是支持高精尖産業發展,引導資金投向北京市重點發展的産業領域。截至2025年上半年,轄區在管北交所主題基金9隻,規模36.80億元。二是支持城市現代化建設,通過REITs産品支持産業園區、交通、倉儲物流、生態環保和保障性租賃住房等各類項目建設,為重資産項目拓寬融資渠道,助推投融資良性循環。2025年一季度,市場首單城市更新産業園REITs上市,募資11億元,積極助力北京市屬國企盤活存量資産,成為首都城市産業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第三,深化投資者保護。首都公募基金行業始終將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放在首要位置。一是推進費率改革,自2023年7月起持續推動公募費率改革,基金管理費、交易佣金已顯著下降,行業費率水平持續優化,2024年轄區機構已為投資者節省72億元,實實在在讓利投資者。二是推進投資者教育創新,引導投資者充分認識各類産品的風險特徵。督促機構嚴格執行投資者適當性要求,確保産品風險等級與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三是完善投訴舉報處理機制,建立快速響應、高效處理的投訴糾紛解決渠道,將投資者保護貫穿監管全鏈條。
第四,強化風險防控。堅持“看得清、管得住”的原則,全面提升風險防控能力。一是健全監管體系,綜合多方信息為轄區行業機構描繪立體畫像,構建全方位立體監管模式。二是強化日常監管,通過非現場監測與現場檢查相結合,實現對機構經營風險的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三是落實“長牙帶刺”,對違法違規行為堅持“零容忍”,從嚴從快處理違法違規機構和責任人員。四是防範化解重點風險,密切關注治理風險、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等關鍵風險點,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北京證監局將與市場各方攜手並肩,以行動方案為指引,以更大的決心、更實的舉措,推動北京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不斷邁上新&階,為服務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加快建設金融強國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