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加拉加斯9月15日電 題:加勒比海上的美國霸權主義陰霾
新華社記者孟宜霏 田睿
美國與委內瑞拉之間軍事緊張持續,加勒比海域劍拔弩張。美軍持續增加在加勒比海域軍事部署,5架F-35戰機13日抵達與委內瑞拉隔加勒比海相望的波多黎各一處軍事基地。委內瑞拉則加強國內戰備,以應對可能的入侵。
拉美專家認為,美國以“緝毒”為名對委施壓,意在顛覆委內瑞拉政權,同時謀求繼續增強在拉美地區的掌控力。對於美國的“門羅主義”霸權思維,拉美國家集體説“不”。
加勒比海域“大軍壓境”
美國近期對委內瑞拉持續施壓。8月,美國以“涉嫌通過犯罪組織向美國輸送毒品”為由,懸賞5000萬美元緝拿委總統馬杜羅;隨後又以“打擊拉美販毒集團”為由,在委附近加勒比海域部署多艘軍艦。馬杜羅説,8艘總計攜帶1200枚導彈的美軍戰艦和一艘核潛艇正“瞄準”委內瑞拉,給委方造成100年來“最大威脅”。
9月1日,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在首都加拉加斯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講話。新華社發(薩爾戈多攝)
進入9月,美國動作進一步升級。美軍2日在南加勒比海襲擊一艘據稱“從委內瑞拉出發的運毒船”,打死船上11人,但未就美方説法公開任何證據。委方譴責美軍此舉是“未經法定程序的謀殺”。
五角大樓4日稱兩架委軍戰機從加勒比海上一艘美軍戰艦附近飛過,指責這是“高度挑釁舉動”。美國總統特朗普聲稱,委方戰機如果把美國軍艦“置於危險境地,將被擊落”。
美國駐圭亞那使館7日發布兩架美軍戰機當天低空飛越圭亞那首都喬治敦的視頻,聲稱表達對圭亞那的“持續支持”。圭亞那與委內瑞拉圍繞油氣、礦産等資源豐富的埃塞奎博地區的主權歸屬,長期存在爭端。
13日,委內瑞拉政府指責一艘美國驅逐艦在委專屬經濟區內非法截停一艘委方漁船,並扣押漁船長達8個小時。此外,據報道,美國下令在海外屬地波多黎各增派10架F-35戰機,其中5架已於13日抵達。
“緝毒”幌子下的三重目的
美國聲稱向加勒比海派兵是為“緝毒”,但委方多次指出,美國所謂“涉毒指控”實為政治污名化。
委內瑞拉官員和媒體指出,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2025年世界毒品報告》顯示,自委過境的販毒活動很少;另外美國毒品管制局發布的2024年和2025年“國家毒品威脅評估”報告,也從未提及委內瑞拉是對美販毒活動的重要相關方。
委內瑞拉方面認為,美國政府強化在加勒比海軍事部署有三個目的。
其一,企圖顛覆委內瑞拉政權。馬杜羅5日指責美方所謂販毒問題是“完全虛假”的説辭,其目的是攻擊委政府。委防長帕德里諾·洛佩斯8日説,美國舉動意在引發委“政權更迭”,企圖煽動叛變,“從內部瓦解委內瑞拉國家機構”。
9月13日,委內瑞拉國防部長帕德里諾·洛佩斯(中)在位於首都加拉加斯的蒂烏納堡陸軍基地視察民兵訓練。新華社發(薩爾戈多攝)
其二,覬覦委內瑞拉戰略資源。委內瑞拉卡拉沃沃大學社會科學院教授路易斯·德爾加多認為,美方最新舉動意在覬覦委內瑞拉的石油、天然氣、黃金和鈳鉭鐵礦等戰略資源,“根本目的在於使委內瑞拉豐富的資源服務於美國戰略利益”。
委內瑞拉是重要産油國,今年以來原油日産量已超過100萬桶。美國對委實施禁止原油出口等經濟制裁,卻允許美國雪佛龍石油公司在委開展有限業務。
其三,威懾拉美地區其他國家。德爾加多説,委內瑞拉位於加勒比海南岸,是連接南北美洲的重要通道,美國增兵加勒比海也是為強化對這一地緣博弈要衝的控制,同時對地區形成壓力,謀求迫使相關國家在經貿、航道等問題上對美妥協。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對於美國霸道行徑,委內瑞拉政府強硬應對。馬杜羅11日宣布啟動“獨立200計劃”,在全國284個“前線”地點部署軍隊、警察和民兵。他説,委內瑞拉不侵犯他國,也絕不接受被任何國家威脅,這次部署旨在捍衛委內瑞拉的和平權利。
9月11日,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在北部拉瓜伊拉州宣布啟動“獨立200計劃”。新華社發(委內瑞拉總統府供圖)
委政府近期多次開展全國徵兵。在徵兵現場,委內瑞拉民眾表現出高昂士氣,抗議美國軍事威脅。德爾加多説,美國的軍事施壓強化了委各界反對外來干涉的意志和決心。
德爾加多指出,美國以“緝毒”為名,在拉美地區繼續推行“門羅主義”,視拉美為“後院”,不惜代價維護自身霸權地位,引發多國強烈反對。
玻利維亞總統阿爾塞、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墨西哥總統辛鮑姆、洪都拉斯總統卡斯特羅等多國領導人以及古巴外交部紛紛對委內瑞拉&&支持,反對美國霸權干涉行徑,批評美國行為威脅地區和平、侵犯相關國家主權、違反國際法基本原則。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刊文説,美國政府近期對拉美地區的一系列強硬舉措引發地區國家普遍不滿,“可能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