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語:數字化浪潮席捲各行各業,對經濟方方面面進行顛覆性催化和變革。《領航高質量·數字化篇》系列報道不停留於數字化轉型的宏大敘事,轉而深入聚焦不同行業上市公司數字化轉型樣本,在實地企業調研及人物採訪中,挖掘並記錄數字化及智能化在生産和生活方方面面帶來的變化,為更多堪稱數字化進程中的“趕路人”提供現實參考。
新華網北京12月18日電(黃海榮)全球製造業智能化進程不斷加速,智能製造是推動數智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主戰場,是建設製造強國的主攻方向。近日,在金蝶組織“益企行動 看樣學樣”走進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航宇科技(全稱貴州航宇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調研交流活動中,航宇科技首席信息官蘭寶山在接受採訪時&&,對於航空航天製造業而言,智能化運營和柔性製造能力是鍛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分步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最終到智能化,循序漸進迭代升級是建設智能工廠的有效路徑。
航宇科技首席信息官蘭寶山在活動現場講解。
建立智能製造架構 構建數字化車間全流程閉環
航宇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航空航天及高端裝備複雜零部件精密製造系統解決方案的科創板上市公司,是我國航空發動機核心環鍛細分龍頭之一,産品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艦船、新能源等高端裝備製造領域。2019年航宇科技入圍首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是中國航發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及國際主要發動機廠商的各類金屬合金材料環鍛件的主要供應商。
在航宇科技貴陽生産車間,記者看到不同類型、不同型號鍛件分門別類有序流轉進入貨架,智能化生産車間可以實現從原材料切割、鍛造成型、機加工到最終打包發貨全流程自動化。多層立體無人倉儲系統在數字化運營管理系統的支持下,讓不同批次的貨品有序進入“格子間”整裝待發。在航宇德蘭生産基地精密環鍛件智能製造生産線,智能機械臂、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自動導向車)等裝備有序協作,實現全流程數字化管理閉環。
航宇科技副總經理黃冬梅在活動中&&,基於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構建敏捷高效的智能製造協同&&來支撐企業的發展管理,已經是企業生存的必要條件。這個&&系統既要符合企業的自身行業特性和運營模式,還要貫穿企業生産運營的全流程管理,實現採、供、銷、技術、質量、研發、人事、考核等信息共享互通,從而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惑。通過企業管理能力的提升,提升全球市場競爭力。
蘭寶山介紹,航宇整個智能化生産的布局中涉及應用多個領域的數字化系統,在生産環節包括覆蓋全生産流程的SCADA系統(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數據採集與監視控制系統)、APS系統(Advanced Planning and Scheduling高級計劃與排程系統)、PLM系統(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産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MES系統(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生産執行系統),在非生産環節包括人力資源系統(HR)、自動化辦公系統(OA)、出口智慧通關&&(TCS)等,構成整個智能製造鏈條架構。
“所有系統需要高效協同服務於公司業務需要,搭建打通所有流程數據的業務&&非常關鍵。”蘭寶山&&,目前公司數據輻射流向形成以金蝶雲·星空為中心,向排程系統、爐溫系統、人事系統、辦公系統等輻射的一體化數字&&。整個企業的運營管理依託於金蝶雲·星空&&,包含了從産、供、銷、技術、質量,包括車間設備的物聯都依託於雲星空的核心系統。
據蘭寶山介紹,在航宇科技沙文新廠,工藝布局執行、生産、檢驗、物料運輸相關的設備都是數字化的設備,自動進行通訊數據的採集或指令執行,生産用的物料、托盤通過數字化的標識,系統進行自動或半自動化的交付,實現整個生産流程可追溯,車間與車間的物流和管理全部互聯。
提出“單機自動化”概念 建成鍛造行業首個柔性工廠
“航空航天製造業行業對産品精密性、穩定性、可靠性及生産製造效率等有着極高的要求。”蘭寶山指出,鍛造行業是産業鏈條中較為上游和基礎的行業,鍛件的性能往往決定了單個産品性能和安全性。航空鍛件是多品種、小批量産品的典型代表,需要産線保持足夠的柔性,以適應顧客的價格、服務、質量、交付周期、服務體驗等要求,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是公司提升競爭力,實現長遠發展的必然選擇。
為了滿足柔性製造需求,航宇科技提出“單機自動化”概念,即每個生産流程都是獨立的生産執行系統,都滿足數字車間的智能化要求。不同於大批量生産的標準化理念,柔性生産要求每個單元都有獨立的自動響應能力,及時根據不同訂單規格和需求變化調整産線,完成整個生産流程的快速切換,從而保證對客戶需求的迅疾響應。
高靈活度的柔性生産需建立在高度數字化的基礎上,根據“數出一源”的原則,建立起完整的編碼體系,搭建統一的信息基礎&&,實現財務、供應鏈、生産、研發等業務領域基礎數據的同步,確保數據流轉和業務財務一體化,實現統一的技術文檔無紙化管理。蘭寶山説,“只要工程變更通過審核,相關的生産訂單會被全部挂起,防止因為工藝變更造成批量生産訂單報廢或非預期的結果。”
自2010年航宇科技便已開始應用數字化産品,2020年攜手金蝶雲·星空深化數字化轉型,建成國內鍛造行業首個柔性智能製造工廠,可實現單月數百個品種近千個批次的混線柔性生産。
目前,航宇科技已沉澱積累4年生産經營數據,並在此基礎上搭建起智能決策&&,遵循“所有的管理活動都要進行評價、監督和迭代”的原則,將新增訂單、&&庫、銷售收入、不合格比率等所有指標做成績效色卡看板,形成預防為主、過程管控的航空鍛件管控辦法。
數字化轉型是一項長期工程,從長遠來看,其對效率的提升、管理的優化、産品的創新、業務的開拓都具有持續的積極作用。蘭寶山説,“下一步,我們將向燈塔工廠邁進,將訂單管理、報價、項目執行、設計、物流、智慧物流中心、質量管理、生産計劃、計劃與調度、資産,能源管理、碳管理等通盤整體考慮進去。”
航空航天製造業是國防建設和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關乎着國家戰略安全、經濟建設與科技發展。以航宇科技為代表的航空航天製造企業,正把握以數字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歷史趨勢,抓住新一輪發展的機遇,推動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技術在航空航天的普及應用。